人物簡介
韓弘(765-822),河南滑州匡城人。唐朝 藩鎮割據時期任宣武軍節度使,早年忠於朝廷,後期陰謀割據。
生平經歷
兒時即成孤兒,依靠舅舅劉玄佐生活,後舉明經不中,棄文從武,學習騎射,在劉玄佐成為宣武節度使後,韓弘官運亨通,由下層官吏升為大理評事,後成為宋州南城守將。劉玄佐死後,其子劉全諒繼任為節度使,以韓弘為都知兵馬使。貞元十五年,劉全諒病死,軍中將吏思念劉玄佐,因韓弘文武全才,又是劉玄佐的後人,因此擁立其為留後,得到朝廷批准,被加授為檢校工部尚書,知節度事。
796年,忠武節度使曲環病死,割據淮西的吳少誠曾與劉全諒合謀襲取陳、許二州,韓弘繼位時,淮西使者仍在賓館中,韓弘為表示忠於朝廷,命人將他們斬首,挑選精銳士兵三千人,與朝廷討伐軍會合,攻擊吳少誠,但大敗而歸。宣武一鎮自從劉士寧割據以來,軍士驕惰,動輒誅殺長官,韓弘上任後,將其中素來最愛鬧事的牙將劉鍔等三百人全部處死,流血丹道,韓弘言笑自如。從此以後,宣武士卒再不敢作亂。平盧節度使李師古屯兵曹州,企圖占領鄭、滑等州,被韓弘嚇退。此後,韓弘因忠於朝廷,不斷升遷,累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弘卻認為官小,唐憲宗正用兵淮西,因此特意優容,加授檢校司徒。
當時,嚴綬討伐淮西失敗,朝廷以韓弘為淮西諸軍行營都統,讓他率領大將李光顏、烏重胤等軍攻擊叛軍。韓弘聽命,表面上以其子韓公武領兵三千協助李光顏,其實卻企圖阻撓對淮西的討伐,養寇自重,每次諸將告捷,韓弘都悶悶不樂。後來,李愬雪夜襲取蔡州,削平淮西,韓弘因功被加授為侍中,封許國公。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因叛亂伏誅後,韓弘大懼,表請入朝,被冊拜司徒、中書令,因足疾,見駕時唐憲宗命中人攙扶他參拜,韓弘表示願意留在長安。
820年,唐憲宗駕崩,韓弘攝冢宰,又被任命為河中節度使。他稱病請還長安,再被任命為司徒、中書令。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十二月,他病死於長安,時年五十八歲,被追贈為太尉,諡號隱。
韓弘為人精明,勤於政事,自宣武來朝時,曾一次獻馬三千匹、絹五十萬、錦彩三萬,而宣武的府庫仍有廄錢百餘萬緡,絹也有百餘萬,馬七千匹,糧食三百萬斛,兵械鎧甲不可勝數,足見其能力。
人物傳記
新唐書《韓弘傳》
韓弘,滑州匡城人。少孤,依其舅劉玄佐。舉明經不中,從外家學騎射。由諸曹試大理評事,為宋州南城將。事劉全諒,署都知兵馬使。貞元十五年,全諒死,軍中思玄佐,以弘才武,共立為留後,請監軍表諸朝。詔檢校工部尚書,充宣武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先是,曲環死,吳少誠與全諒謀襲陳許,使數輩仍在館。弘始得帥,欲以忠自表於眾,即驅出少誠使斬之,選卒三千,會諸軍擊少誠,敗之。汴自劉士寧以來,軍益驕,及殺陸長源,主帥勢輕,不可制。弘察軍中素恣橫者劉鍔等三百人,一日,數其罪斬之牙門,流血丹道,弘言笑自如。自是訖弘去,無一敢肆者。李師古屯曹州,以謀鄭、滑,或告:“師古治道矣,兵且至,請備之。”弘曰:“師來不除道也。”師古情得,乃引去。累授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以官與太原王鍔等,詒書宰相,恥為鍔下。憲宗方用兵淮西,借其重,更授檢校司徒,班鍔上。
嚴綬以王師敗,乃拜弘淮西諸軍行營都統,使扞兩河,而令李光顏、烏重胤擊賊。弘不親屯,遣子公武領兵三千屬光顏,然陰為逗橈計,以危國邀功者,每諸將告捷,輒累日不怡。元濟平,以功加兼侍中,封許國公。李師道誅,弘大懼,因請入朝,冊拜司徒、中書令,以足疾,命中人掖拜,固願留京師。帝崩,攝冢宰。俄出為河中節度使。以病請還,復拜司徒、中書令。卒,年五十八,贈太尉,謚曰隱。
始,弘自汴來朝,獻馬三千、絹五十萬、它錦彩三萬,而汴之庫廄錢尚百萬緡,絹亦百餘萬,馬七千,糧三百萬斛,兵械不可數。弘為人莊重寡言,罪殺人,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沉謀勇斷,故少誠、師道等皆憚之。詔使至,或驁侮不為禮。齊、蔡平,勢屈而後請覲,然天子尊寵異等,能以名位始終,亦其天幸。
舊唐書《韓弘傳》
韓弘,潁川人。其祖、父無聞,世居滑之匡城。少孤,依母族。劉玄佐即其舅也。事玄佐為州掾,累奏試大理評事。玄佐卒,子士寧被逐。弘出汴州,為宋州南城將。劉全諒時為都知兵馬使。貞元十五年,全諒卒,汴軍懷玄佐之惠,又以弘長厚,共請為留後,環監軍使請表其事,朝廷亦以玄佐故許之。自試大理評事檢校工部尚書、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宋亳汴潁觀察等使。
時吳少誠遣人至汴,密與劉全諒謀,因曲環卒襲陳許。會全諒卒,其人在傳舍,弘喜獲節鉞,即斬其人以聞。立出軍三千,助禁軍共討少誠。汴州自劉士寧之後,軍益驕恣,及陸長源遇害,頗輕主帥。其為亂魁黨數十百人。弘視事數月,皆知其人。有部將劉鍔者,凶卒之魁也。弘欲大振威望。一日,引短兵於衙門,召鍔與其黨三百,數其罪,盡斬之以徇,血流道中。弘對賓僚言笑自若。自是訖弘入朝,二十餘年,軍眾十萬,無敢怙亂者。累授檢校左右僕射、司空。憲宗即位,加同平章事。時王鍔檢校司空、平章事。致書於宰臣武元衡,恥在王鍔之下。憲宗方欲用形勢以臨淮西,乃授以司徒、平章事,班在鍔上。及用嚴綬為招討,為賊所敗,弘方鎮汴州,當兩河賊之衝要,朝廷慮其異志,欲以兵柄授之,而令李光顏、烏重胤實當旗鼓。乃授弘淮西諸軍行營都統,令兵部郎中、知制誥李程宣賜官告。弘實不離理所,唯令其子公武率師三千隸李光顏軍。弘雖居統帥,常不欲諸軍立功,陰為逗撓之計。每聞獻捷,輒數日不怡,其危國邀功如是。吳元濟誅,以統帥功,加檢校司徒、兼侍中,封許國公,罷行營都統。
十四年,誅李師道,收復河南二州,弘大懼。其年七月,盡攜汴之牙校千餘人入覲。對於便殿,拜舞之際,以其足疾,命中使掖之。宴賜加等,預冊徽號大禮。進絹三十五萬匹、騑三萬匹、銀器二百七十件。三上章堅辭戎務,願留京師奉朝請。詔曰:
納大忠,樹嘉績,為臣所以明極節;錫殊寵,進高秩,有國所以待元臣。況乎邦教誕敷,王言總會,百辟攸憲,四方式瞻。永念於懷,久虛其位,載揚成命,僉曰休哉。
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使持節汴州諸軍事、汴州刺史、上柱國、許國公、食邑三千戶韓弘,降神挺材,積厚成器;中蘊深閎之量,外標嚴重之姿。有匡國濟時之心,推誠不耀;有夷凶禁暴之略,仗義益彰。自鎮浚郊,二十餘載,師徒稟訓而鹹肅,吏士奉法而愈明。俗臻和平,人用庶富,威聲之重,隱若山崇。
屬者,淮濆濯征,命統群帥,克殄殘孽,惟乃有指蹤之功。及齊境興妖,分師進討,遂梟元惡,惟乃有略地之效。既聞鏇旆,俄請執珪,深陳魏闕之誠,遠繼韓侯之志。朝天有慶,就日方伸。又抗表章,固辭戎旅,三加敦諭,所守彌堅。於蕃於宣,諒切於注意;我弼我輔,難違其衷懇。式遂良願,載兼上司。論道之榮,因之以齊八政;中樞之長,升之以贊萬務。玄袞赤舄,備於寵光;不有其人,孰膺斯任?可守司徒、兼中書令。
乃以吏部尚書張弘靖兼平章事,代弘鎮宣武。
憲宗崩,以弘攝冢宰。十五年六月,以本官兼河中尹、河中晉絳節度觀察等使。時弘弟充為鄭滑節度使,子公武為鄜坊節度使。父子兄弟,皆秉節鉞,人臣之寵,冠絕一時。二年,請老乞罷戎鎮,三表從之。依前守司徒、中書令。其年十二月病卒,時年五十八。贈太尉,賻絹二千匹、布七百端、米粟千碩。
墓誌記載
《司徒兼待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
韓,姬姓,以國氏。其先有自潁川徙陽夏者,其地於今為陳之太康。太康之韓,其稱蓋久,然自公始大著。公諱弘。公之父曰海,為人魁偉沈塞,以武勇游仕許、汴之間,寡言自可,不與人交,眾推以為巨人長者,官至游擊將軍,贈太師。娶鄉邑劉氏女,生公,是為齊國太夫人。夫人之兄曰司徒玄佐,有功建中、貞元之間,不宣武軍帥,有汴、宋、亳、潁四州之地,兵士十萬人。
公少依舅氏,讀書習騎射,事親教謹,侃侃自將,不縱為子弟華靡遨放事。出入敬恭,軍中皆目之。嘗一抵京師,就明經試。退曰:“此不足發名成業。”復去從舅氏學,將兵數百人,悉識其材鄙怯智勇,指付必堪其事,司徒嘆奇之。士卒屬心,諸老將皆自以為不及。司徒卒,去為宋南城將。比六七歲,汴軍連亂不定。貞元十五年,劉逸淮死,軍中皆曰:“此軍司徒所樹,必擇其骨肉為士卒所慕賴者付之,今見在人莫如韓甥,且其功最大,而材又俊。”即柄授之,而請命於天子。天子以為然。遂自大理評事拜工部尚書,代逸淮為宣武軍度使,悉有其舅司徒之兵與地。當此時,陳許帥曲環死,而吳少誠反,自將圍許,求援於逸淮,啖之以陳歸汴,使數輩在館,公悉驅出斬之。選卒三千人,會諸軍擊少誠許下,少誠失勢以走,河南無事。公曰:“自吾舅沒,五亂於汴者,吾苗薅而發櫛之幾盡;然不一扌前刈,不足令震駭。”命劉鍔以其卒三百人待命於門,數之以數與於亂,自以為功,並斬之以徇,血流波道。自是訖公之朝京師,廿有一年,莫敢有讓呶叫號於城郭者。
李師古作言起事,屯兵於曹,以嚇滑帥,且告假道。公使謂曰:“汝能越吾界而為盜耶?有以相待,無為空言!”滑帥告急,公使謂曰:“吾在此,公無恐。”或告曰:“翦棘夷道,兵且至矣,請備之。”公曰:“兵來不除道也。”不為應。師古詐窮變索,遷延鏇軍。少誠以牛皮?奚材遺師古,師古以鹽資少誠,潛過公界,覺皆留輸之庫。曰:“此於法不得以私相饋。”田宏正之開魏博,李師道使來告曰:“我代與田氏約相保援,弘正非其族,又首變兩河事,亦公之所惡,我將與成德合軍討之,敢告。”公謂其使曰:“我不知利害,知奉詔行事耳。若兵北過河,我即東兵以取曹。”師道懼,不敢動,宏正以濟。誅吳元濟也,命公都統諸軍,曰:“無自行以遏北寇。”公請使子公武以兵萬三千人會討蔡下,歸財與糧,以濟諸軍,卒擒蔡奸,於是以公為侍中,而以公武為?坊丹延節度使。
師道之誅,公以兵東下,進圍考城,克之;遂進迫曹,曹寇乞降。鄆部既平,公曰:“吾無事於此,其朝京師。”天子曰:“大臣不可以暑行,其秋之待。”公曰:“君為仁,臣為恭,可矣。”遂行。既至,獻馬三千匹,絹五十萬匹,他錦紈綺纈又三萬,金銀器千。而汴之庫廄,錢以貫數者尚余百萬,絹亦合百餘萬匹,馬七千,糧三百萬斛,兵械多至不可數。初公有汴,承五亂之後,掠賞之餘,且斂且給,恆無宿儲;至是,公私充塞,至於露積不垣。
冊拜司徒兼中書令,進見上殿,拜跪給扶,贊元經體,不治細微,天子敬之。元和十五年,今天子即位,公為冢宰,又除河中節度使。在鎮三年,以疾乞歸。復拜司徒中書令,病不能朝。以長慶二年十二月三日,薨於永崇里第,年五十八。天子為之罷朝三日,贈太尉,賜布粟,其葬物,有司官給之,京兆尹監護。明年七月某日,葬於萬年縣少陵原京塊東南三十里,楚國夫人翟氏?。子男二人:長曰肅元。某官;次曰公武,某官。肅元早死。公之將薨,公武暴病先卒,公哀傷之,月余遂薨。無子,以公武子孫紹為主後。
汴之南則蔡,北則鄆,二寇患公居間,為己不利,卑身佞辭,求與公好。薦女請昏,使日月至。既不可得,則飛謀釣謗,以間染我。公先事候情,壞其機牙,奸不得發,王誅以成。最功定次,孰與高下!公子公武,與公一時俱授弓鉞,處藩為將,疆土相望。公武以母憂去鎮,公母弟充自金吾代將渭北。公以司徒中書令治蒲,於時弟充自鄭滑節度平宣武之亂,以司空居汴。自唐以來,莫與為比。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吏得其職,賦入無所漏失,人安樂之,在所以富。公與人有畛域,不為戲狎,人得一笑語,重於金帛之賜。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其銘曰:
在貞元世,汴兵五犭制。將得其人,眾乃一惕。其人為誰,韓姓許公。磔其梟狼,養以寸雨風。桑谷奮張,厥壤大豐。貞元元孫,命正我宇。公為臣宗,處得地所。河流兩ヂ,盜連為群。雄唱雌和,首尾一身。公居其間,為帝督奸。察其顰呻,與其睨?旬。左顧失視,右顧而跽。蔡先Θ鄆,三年而墟。槁乾四呼,終莫敢濡。常山幽都,孰陪孰扶。天施不留,其討不逋。許公預焉,其賚何如。悠悠四呼。將則是矣,相則三公。釋師十萬,歸居廟堂。上之宅憂,公讓大宰。養安蒲坂,萬邦絕等。有弟有子,提兵守藩。一時三侯,人莫敢扳。生莫與榮,歿莫與令。刻文此碑,以鴻厥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