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苦農民家庭。1918年,去上海天祿鞋店學徒。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奔赴“一二八”抗戰前線,寫下了“倭寇一天不退出中國,一天不回家鄉”的血書寄回家中,以表示他抗日決心。1937年7月蘆溝橋事變後,與在蘇北如皋的叔父韋永義一同返回家鄉,組建了“練塘區六鄉抗日自衛團”。不久,又隨韋永義參加了“丹陽抗日自衛總團”。1938年底,新四軍挺進縱隊第三支隊成立,任第八大隊長,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10月部隊整編後,任新四軍挺進縱隊第四團第一營營長。在頻繁的戰鬥中,該營戰果卓著,紀律嚴明,被上級授予“模範營”的光榮稱號。一次,在蘇北江都與日軍作戰時,身負重傷,經上級批准,回家鄉養傷,不幸被捕。經受酷刑,堅貞不屈。同年12月下旬,被日軍殺害。屍體被日軍用硝鏹水銷毀。 |
相關詞條
-
韋
韋(Wéi)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有多種來源。韋氏屬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風姓後裔黃帝子孫彭祖孫元哲嫡系。《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韋氏出自...
簡介 起源 始祖 分布 郡望 -
韋[姓氏]
韋(Wéi )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有多種來源。韋氏屬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風姓後裔,《帝系譜》《元和姓纂》載: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為妃,子...
起源 郡望 字輩 名人 -
韋姓
韋(Wéi )姓的發源地當是今河南境內滑縣的豕韋古國。有多種來源。韋氏屬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風姓後裔,《帝系譜》《元和姓纂》載: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為妃,子...
起源 郡望 字輩 名人 -
韋君宜
韋君宜,原名魏蓁一,1917年農曆10月26日生於北京。女。作家。清華大學肄業。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到延安。...
人物簡介 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
韋氏家族
韋姓的發源地雖在河南境內,但自稱韋氏已居彭城,即今江蘇境內。其早期的遷播情況大致如下:韋伯遐24世孫孟為漢初太傅,辭位後移居魯國鄒縣;孟四世孫賢為漢相,...
姓氏源流 歷史人物 家族譜系 -
韋家人
韋姓是百家姓中的一種,其中韋家也出了不少人才。
韋孟 韋昭 韋睿 韋叟 韋堅 -
東蘭烈士園陵
東蘭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更鬧坡上,占地面積62097.5平方米,建築面積29844.6平方米。
景區簡介 布局 展覽內容 建築風格 歷史沿革 -
在那遙遠的地方[2009年俞鍾執導電視劇]
帽徽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韋鐵烈士們是為祖國和人民獻出寶貴的生命。韋鐵要新兵...當兵。袁鷹不甘心,搭車去追趕隊伍,找到韋鐵。韋鐵和袁有生曾經是某邊防連搭檔,在一次消滅越境叛匪的戰鬥中,袁有生為掩護韋鐵負傷失去生育能力,韋鐵...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 -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指1911年4月27日在中國廣州起義(即黃花崗起義)中犧牲後葬於廣州市東北郊(現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的革命黨人。1911...
歷史背景 忠骨入土 逸仙撰文 建立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