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風雲錄

韃靼風雲錄

《韃靼風雲錄》是2011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司馬遼太郎。為保護心愛的女人,桂莊助假稱是艾比婭的丈夫,隨後被任命為日本差官,和清朝的上層有了密切接觸,目睹或親歷了寧遠之戰、皇太極即位、大清入關、定都北京等一系列歷史事件。司馬氏以桂莊助的所見所聞為基礎,運用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關於滿蒙的知識,又加之以對滿蒙文化和漢文化的好奇心、憧憬和遐想,氣勢恢宏又筆法細緻地描繪了明末清初的中國歷史,刻畫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如鄭成功、睿親王多爾袞、陳圓圓等,是一部獨特的明亡清興史。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韃靼風雲錄韃靼風雲錄

書 名: 韃靼風雲錄

作者:司馬遼太郎,高士平,孫滿緒譯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1-1

ISBN: 9787229014247

開本: 16開

定價: 42.00 元

內容簡介

《韃靼風雲錄》是司馬遼太郎長篇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以前所未有的新穎角度——從一個普通日本人的視角,解讀了明末清初的中國歷史大變局。在書中,“韃靼”一詞是指古代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人。

生於日本平戶的武士桂莊助,奉主人彌左衛門之命,將從海上漂流來的滿族公主艾比婭送回國,想藉此開闢平戶與女真的貿易交流。歷經艱難險阻,兩人終於到達女真人的首都瀋陽,但迎接他們的卻是索取性命的三尺細繩。為保護心愛的女人,桂莊助假稱是艾比婭的丈夫,隨後被任命為日本差官,和清朝的上層有了密切接觸,目睹或親歷了寧遠之戰、皇太極即位、大清入關、定都北京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司馬氏以桂莊助的所見所聞為基礎,運用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關於滿蒙的知識,又加之以對滿蒙文化和漢文化的好奇心、憧憬和遐想,氣勢恢宏又筆法細緻地描繪了明末清初的中國歷史,刻畫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如鄭成功、睿親王多爾袞、陳圓圓等,是一部獨特的明亡清興史。

作者簡介

司馬遼太郎(一九二三—一九九六)日本當代著名歷史小說家。生於大坂,原名福田定一,因敬慕司馬遷及其《史記》而更名“司馬遼太郎”,取“遠不及司馬遷之太郎”意。一九四三年畢業於大坂外國語學校蒙古語科。一九四六年進入京都新日本新聞社,兩年後任產經新聞社記者,同時發表作品。一九六一年開始專業作家的生活。司馬遼太郎開創了全新的寫史方法,被稱為“俯瞰法”,即從高空俯瞰大時代、從歷史長河觀察歷史斷層、從大歷史中審查英雄人物的創作手法。他以諧趣的筆法還原歷史,用鮮活的文字將史料中的生硬形象變得活靈活現,將殘酷的政治、權謀與運籌帷幄寫得妙趣橫生,給人以獨特的閱讀體驗。司馬先生一生作品無數,代表作有《項羽與劉邦》《坂本龍馬》《德川家康》《關原之戰》《韃靼風雲錄》等,先後斬獲直木獎、菊池寬獎、大坂藝術獎、每日藝術獎、文藝春秋讀者獎、藝術院恩賜獎、讀賣文學獎、朝日獎等,“各項大獎仿佛專為他而設”

目錄

上卷

平戶

度島怪事

老財神

韃靼公主

出航

北上

皮島

漩渦

天祥先生

波濤彼岸

滿韃子之地

走向大汗之都

去瀋陽

寧遠城

大汗之死

瀋陽城

大汗皇太極

澡塘子

征塵

再向北

下卷

偷襲水門

圍困北京城

閉關鎖國

清朝問世

清帝駕崩

睿親王

人質

鄭成功

蘇州夜雨

福良

睿親王的房間

北京的妖怪們

明帝自殺

使者唐通

陳圓圓

向東派遣密使

使者往來

大會戰

進入北京城

北京的五月

三千世界

女真人的來龍去脈

寫給文庫版

後記

媒體評論

從女真人的興起到他們入關前後,人和事都很坎坷曲折。在寫這部作品的過程中,我完全被他們那種氣勢所折服。 ——著名歷史小說家 司馬遼太郎

司馬遼太郎的小說有一種從天空俯瞰大時代動態的特質,這與他畢業於蒙古語科有很大的關係。沙漠民族為了辨識方向、尋找水源,更關心視界以外的世界,因此總是將視點如老鷹般高懸在天空中某一點往下俯瞰。

他晚年的代表作《韃靼風雲錄》便是運用“俯瞰法”進行創作的典範。該書以一個日本人的視野見證了在“馬背上的民族”的領導下,大清的建立與崛起的曲折過程,為明末清初的中國歷史提供了一個客觀的參考範本。 ——文學評論家 吳洛

試讀章節

寫給文庫版

我從小就喜歡“韃靼”這個詞,它既是民族名,又是地名,但是在現實中這個名稱已不存在。

不管怎么說,他們的形象在我腦海中閃著銀色光芒,像夏日的白雲,逐漸膨脹高大起來。人們的打扮都很特殊,有時看起來甚至很奇怪。但是他們的動作敏捷,像飛鳥兒一樣一刻也不停留,而且人人都很勇敢。

按照明朝的辭書《字彙》上說,韃靼的韃來自“撻”字,表示鞭打的意思,是根據揚鞭策馬的形象創造出的漢字。這個漢字最初出現在《唐書》的“沙陀傳”中。

蒙古的元帝國滅亡,明朝興起。《明史•韃靼傳》中寫道:“韃靼即蒙古,故元之後也。”這是漢族對蒙古人的稱呼。據說這一稱呼始用於8世紀到13世紀初蒙古的一個部族塔塔爾(Tatar),後來泛指全體蒙古人。

順便說一句,塔塔爾這個詞以波斯語為媒介傳到歐洲,那兒叫塔塔爾或塔爾塔爾。

總之,在蒙古高原鄂爾渾河流域遊牧的塔塔爾族的名字,變成了北亞全體遊牧民的稱呼,進而發展成泛指13世紀成吉思汗的民族。

但是在這部作品中出現的民族,不是曾出沒於世界史的百老匯大劇場舞台的韃靼(塔塔爾——蒙古人)。

這裡把散居在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山間和河畔的一個質樸的小民族叫做韃靼。提起他們,蒙古人會說:“啊,那些養豬的傢伙啊!”

漢族自古以來把他們稱作女真人,有時也稱作滿洲。

他們依靠在山裡狩獵或下河打漁維持生活,而不像蒙古人那樣遊牧。糟糕的是他們一直經營蒙古人蔑視的粗放式農業,所以要養豬。遊牧民族不養豬,也瞧不起養豬的民族。這或許是因為他們不能帶著豬在草原上疾馳的緣故吧。

如今他們雖然在中國被埋沒,但是我給這個光輝燦爛的小民族大膽地冠以“韃靼”的名稱,這是因為我沿襲了日本江戶時期的稱呼。

居住在現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人越過長城,進入中國內地是在1664年,東方史稱之為“滿清入關”。

這在日本相當於江戶初期。當時的日本人知道中國明朝,卻不知滿清是什麼。

日本人在這一年漂流到此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