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具缺刻。眼前有一深溝。頰部被鱗;鰓裂後有大型骨質鱗片。尾柄鱗片具小棘列,且向前延伸至身體中央,第一背鰭下方。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明顯;背鰭及臀鰭軟條截平;尾鰭弧形。體深褐色;雄魚在口角有一白帶向後延伸至胸鰭基前方,雌魚無此色帶;除胸鰭褐色外,餘鰭皆為深褐色。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土木土及馬貴斯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島。生活習性
本魚棲息於礁沙混合區,性情溫和,遇敵時則躲入礁縫凹陷處。屬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主食。築缽形巢於沙地,親魚會護卵。經濟利用
可食用,但多做為觀賞魚。詳細情況
拉丁目名: | TETRAODONTIFORMES |
中文目名: | 魨形目 |
中文科名: | 鱗魨科 |
拉丁科名: | Balistidae |
中文屬名: | 多棘鱗魨屬 |
拉丁屬名: | Sufflamen |
拉丁種名: | fraenatus |
定名人: | (Latreille) |
年代: | 1804 |
中文名: | 韁紋多棘鱗魨 |
ogenus: | Balistes |
原始文獻: | Tableaux methodiques des poissons. P.74. In:Nouveaux dictionnaire d'histoire naturelle, Ire'ed., v.29. Paris 1802-04 |
模式產地: | 無 |
俗名: | 黃紋鼓氣鱗(魚屯) |
國內分布: | 台灣 |
資料來源: | 台灣魚類志: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