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海波

靳海波,1969年1月出生,1998年6月於中國科學院煤化所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來學校工作。北京化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2012-2013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訪問學者。現為研究生處處長、研究生工作部部長,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創 新團隊負責人,燃料清潔化及高效催化減排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出人,北京市市屬高校學術創新人才,2012年入選北京市首批長城學者。

人物簡介

主要從事化學工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本科生講授《化學反應工程基礎》、《化工分離工程》、《化工環境保護》等課程,為研究生講授《化學反應器理論》、《化工分離選論》等課程。主要的教育教學研究領域為化工專業的教學內容與教育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創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為負責人完成學校重點和一般教改課題4項,作為主要人員參與教育部教改課題4項,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一次,發表教改文章6篇,作為主編編寫《化工分離過程》、《精細化學反應工程》、《石油化工工藝過程指導書》等教材三部。現承擔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項目1項,教材1部。2004年靳海波教授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科研成果

他先後主持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啟動基金1項、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與企業委託等科研課題30餘項。目前已有四個科研項目通過省部級鑑定,十餘項課題通過驗收,有的研究成果已用於企業裝置的設計和放大。

在多相流反應工程與分離技術等方面已形成如下研究特色:

(1)氣液與氣液固三相鼓泡反應器流體力學、傳質特性和測試技術的研究。在大直徑、高壓條件下採用動態壓力感測技術、γ射線透射技術和層析掃描成像技術等先進的測量技術研究氣液固三相鼓泡塔反應器流體力學與傳質特性,考察操作條件、體系物性等對反應器內氣含率、大小氣泡含率、固含率、以及氣液傳質係數進行詳細地研究,建立流體力學與傳質係數的數學模型,採用CFD預測不均勻流動狀況或湍流情況下鼓泡塔內氣泡的流動狀況,探索流體力學參數與傳質係數的內在作用機制及描述其內在影響規律,進一步認識氣液與氣液固流動的機理與特點;而測試技術為鼓泡塔的線上診斷、控制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些對氣液固三相新型反應器的最佳化、設計及放大均具有重要學術及工程套用價值。

(2)鼓泡塔反應器化學反應工藝的開發。以化學反應工程的基本概念、實驗技術的創新與套用開發研究相結合,開發以氣液或氣液固鼓泡床反應器為基礎的氧化反應工藝、烷基化反應工藝和合成反應工藝等。  如開發出多段進氣方式下環己烷催化氧化製備環己酮反應新工藝,新技術在原有的工藝條件下可將生產能力提高一倍;開發出2,6-二異丙基萘液相氧化制萘二甲酸連續工藝,其產品純度可達95%,收率可達73%。這些研究成果擴寬氣液或氣液固鼓泡塔反應器的工程套用。

(3)新型分離技術的開發與套用。結合2,6-二異丙基萘合成工藝與烷基萘液相氧化合成萘二甲酸工藝,開發新型分離技術來分離與提純新型聚酯材料(PEN)的前體-2,6-二異丙基萘和萘二甲酸。目前該技術小試路線已打通,正在與企業接觸,探討中試的可能性。這些研究對推動PEN及向熱型液晶聚合物(LCP)新型聚酯材料套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Chem. Eng. Sci.、Chem. Eng. J.、Chem. Eng. Technol.、《中國化學工程學報》、《化工學報》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 70餘篇,被 SCI收錄13篇、EI收錄 45篇、ISTP收錄6篇。申請發明專利9項,授權3項。Chem. Eng. Sci.、Chem. Eng. J.、Flow Instr. and Meas.、中國化學、 化工學報、浙江大學學報、化學工程、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過程工程學報等刊物的審稿人。 所領導的課題組評為北京市“工人先鋒號”、北京市“創新先進集體”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