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1920—1930年代的[中國社會史論戰]為中心,在現代中國思想發展的脈絡下,對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闡明了其時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中國歷史時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他們對其時中國的革命性大變革的專注是如何塑造了他們處理理論和歷史問題的方式的。作者認為,儘管這些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學術上存在著應受責難的瑕疵,儘管他們經常是在粗糙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概念,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史學研究的貢獻卻是持久的。無論如何,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興起,是由其時中國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決定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對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感召力,主要並不在於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對[]歷史與[價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於它對中國革命的問題提供了答案。
目錄
譯者的話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 問題
第二章 背景
五四時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20世紀20年代中期的社會政治、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與社會史論戰的起源
第三章 革命和社會分析
1927年以前的革命分析
共產國際的領導和中國革命
關於中國革命的論戰
論戰及其意義
第四章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
陶希聖、朱佩我和中國的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