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矯正術

面癱矯正術有四種手術方式:闊筋膜懸吊術、顳肌、闊筋膜條聯合懸吊法、顳肌瓣轉移面癱矯正術、咬肌瓣轉移面癱矯正術。

簡介

面神經屬混合神經,主要為運動神經,僅有很少一部分感覺神經,它支配面部的表情肌。面神經受損可造成面癱。面神經麻痹分為中樞性癱瘓和周圍性癱瘓。中樞性主要出現在對側面下部的癱瘓症狀,其表現為口角下垂,鼻唇溝變淺。周圍性病變則出現患側全部的表情肌喪失功能,典型表情為:口角下垂,不能鼓頰和吹口哨,上下瞼閉合不全,額部的抬頭紋消失。

手術方式

一、闊筋膜懸吊術

【適應證】

1.適用於各種原因所引起的面癱,經數年之久無法恢復,面神經已變性,表情肌已萎縮的晚期面癱的矯正。

2.曾進行神經移植,術後失敗的病例。

3.先天性面癱。

【禁忌證】

因惡性腫瘤切除而導致的面癱,宜在腫瘤治癒後再做面癱矯正。

【操作程式及方法】

1.切取大腿闊筋膜 於大腿外側做兩個3cm短皮膚橫切口,用筋膜抽取器切取長20cm、寬1.5cm的闊筋膜,如無筋膜抽取器可通過手術切取。將切取的筋膜片縱行剪成4條,用鹽水紗布包裹備用。

2.面部切口 在患側口角外側靠近唇紅緣處做一弧形切口;在上下唇中央稍偏健側沿唇紅緣各做一小橫切口;另外儲存患側鼻翼外側鼻唇溝處做一縱弧形切口,使上述各切口均深達肌層,此外,在患側內眥角內上方做一小縱行切口深達骨膜;並在患側顳部髮際內做長約5cm的斜行切口。深達顳筋膜層。

3.植入筋膜 用筋膜引針,將一根筋膜的兩端經口角切口引入,分別經口輪匝肌淺層至上下唇唇紅緣切口引出,再將筋膜條轉入此切口,再經口輪匝肌深層由口角處切口引出。稍拉緊筋膜條後,兩端打結,並縫合固定於口角部的面肌中。此時,筋膜條呈“8”字形圍繞於上下唇及口角部組織中。繼用筋膜引針在顳部切口內的顳筋膜上將另一根筋膜條的一端由顳部切口引入,經過皮下隧道至口角外切口,將此筋膜的口角端繞過口角部的“8”字形筋膜環後再將其從顳部切口引出。繼將第三根筋膜條從顳部切口穿入,從鼻翼外側切口穿出,並將此筋膜末端與鼻翼外側切口深部的面肌縫合固定。最後再用第四根筋膜條從顳部切口穿入,經下瞼緣下方皮下隧道,從內眥角處切口穿出,並將其末端縫合於鼻骨骨膜上。

4.顳部切口內筋膜條末端的固定 先在顳筋膜上做數條間隔約lcm順顳肌纖維方向的小切口。在適當位置用血管鉗穿入顳筋膜上小切口及一股顳肌,在另一切口中穿出,然後先將連線於口角的筋膜條的兩末端中的一端穿過肌組織並與另一端相縫合成環狀,並縫合固定於顳肌及顳筋膜上,固定時應注意使口角處於最佳位置。繼將通向鼻翼及內眥的筋膜條分別縫合固定於懸吊效果最好的顳肌及顳筋膜部位。在縫合固定各條筋膜時應注意使口角、鼻翼及下瞼的畸形應達到輕度矯枉過正的效果。

【注意事項】

1.在植入筋膜時,應注意在套用筋膜針時避免因過淺穿出皮膚,或過深損傷口腔黏膜或腮腺導管。

2.拆線後繼續用寬膠布將患側口角及面頰部向上牽拉貼上於顳部,以使筋膜在減輕張力下癒合,應持續2周左右。

二、顳肌、闊筋膜條聯合懸吊法

【適應證】

1.適用於陳舊性面癱,已無法套用面神經吻合或移植恢復神經功能者。

2.經神經移植等手術失敗者。

3.此法主要用於矯正口角及口唇歪斜畸形。

【禁忌證】

因腫瘤導致的面癱,原發病尚未痊癒者。

【操作程式及方法】

1.切口 於患側顳部髮際內做5~6cm長的斜行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鉗l生剝離,顯露顳肌。

2.形成蒂在上方的顳肌瓣 在扇形顳肌的前2/3處沿肌纖維方向分離出一股1.5~2cm的顳肌束,然後將顳肌附著於喙突處的肌腱剪斷,形成蒂在上方的顳肌瓣。

3.切取大腿闊筋膜條 用筋膜抽取器切取筋膜,並分成兩條備用。

4.口周切口 在上下唇中間偏健側,沿唇紅緣做0.5cm橫切口,在鼻翼外側及口角外側各做小弧形切口,使各切口均深達肌層。

5.植入筋膜 方法與本章“三十二”中的“闊筋膜懸吊術”完全相同。

6.將筋膜條與顳肌瓣縫合固定 將從口角部及鼻翼旁引出的筋膜條與顳肌瓣下端的顳肌腱拉緊縫合,使口角位置處於輕度矯枉過正為好。

【注意事項】

1.應預先確定矯正後的口角位置,一般應高於健側口角0.5cm。

2.拆線後仍需繼續用寬膠布將患側口角及面頰部向上牽拉貼上於耳顳部以減輕筋膜與顳肌腱吻合處的張力,應持續2周左右,有利於創口癒合。

三、顳肌瓣轉移面癱矯正術

【適應證】

適用於患側面部肌肉已萎縮的晚期面癱。

【禁忌證】

因腫瘤切除而導致的面癱,原發病灶尚未治癒者。

【操作程式及方法】

1.切口 在患側面部耳輪腳前1cm處於顴弓上緣起向顳頂部髮際內做長6~7cm縱行切口,做長約1cm內眥角內側縱行切口和瞼外側切口及口角外側3~4cm長的弧形切口。

2.顯露顳深筋膜沿顳部髮際切口切開頭皮、皮下組織。在顳深筋膜表面向前後剝離,儘量廣泛暴露顳深筋膜至其附著處。

3.形成顳肌瓣 利用顳肌的前部2/3肌纖維,形成蒂在下方的顳肌瓣。然後,試將此顳肌瓣向口角處及眼內眥部模擬轉移,如有足夠長度,能在適當張力下達到口角外側及內眥部時即可轉移。如果在模擬轉移時顳肌瓣長度不足以到達口角及內眥部,則可利用顳肌瓣表面的顳深筋膜以延長顳肌瓣,此瓣則稱為顳肌顳筋膜瓣。

4.顳肌瓣轉移 先將顳肌瓣形成二條肌瓣分別轉移至眼瞼和口角。

5.縫合各手術切口 頭皮部切口留置引流條。

【注意事項】

1.手術中應保護顳深神經的完整,以便通過咀嚼運動帶動患側面部活動。

2.應預先確定矯正後的口角位置,以高於健側O.5cm為宜。

3.當轉移肌瓣時,為避免形成顴弓上方的死腔和術後臃腫,可截去一段顴弓。

4.本手術是通過顳肌運動帶動患側面部活動,但產生的運動與健側面部的活動是不完全協調的。

5.術後4周開始功能訓練。

四、咬肌瓣轉移面癱矯正術

【適應證】

主要用於矯正晚期面癱的口角畸形、口唇歪斜畸形。

【禁忌證】

因腫瘤切除導致的面癱,原發病變尚未痊癒者。

【操作程式及方法】

1.切口 做“腮腺切除術”切口及繞患側口角外側的切口。

2.顯露咬肌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後,向前翻起皮瓣,充分暴露咬肌淺面。

3.形成咬肌瓣先沿下頜骨下緣切斷前半部分的咬肌附著及骨膜,形成蒂在上方的咬肌瓣。

4.咬肌瓣轉移 將咬肌瓣向前旋轉,經皮下隧道到達口角外側切口內。將其末端分成三束,將其中間一束縫於口角處,其餘二束分別縫合於上下唇口輪匝肌上。縫合固定時應注意使口角達到輕度矯枉過正位置,一般使患側口角高於健側口角0.5cm為宜。

5.分層縫合創口,留置引流條 術區適當加壓包紮。

【注意事項】

1.當縫合固定咬肌瓣時,應使肌瓣的張力稍大於其在原位時的張力為好。因為張力過大可使肌肉失去彈性,而張力過小則肌肉收縮無力,均不能達到矯正的最佳效果。

2.套用此法是利用咀嚼時的咬肌運動帶動患側面部運動,但產生的運動是與健側不完全協調的。

3.術後4周開始功能訓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