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與把握
1.正確把握非言語行為的各種涵義
2.全面觀察非言語行為儘管非言語行為有它一定的涵義,但這種涵義並不是惟一的。
3.如何看待言語內容與非言語內容的不一致
4.應把動作群放在某種情境中來了解
非言語行為能提供許多言語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求助者想要迴避、隱藏、作假的內容,藉助於求助者的非言語行為,諮詢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活動,也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對求助者的支持和理解。
為了顯示自己的觀察敏銳、判斷準確而輕率地表露自己的看法,這是不妥當的。即使判斷正確了,也不應該隨便表露,可以在自己的態度、言行上有所調整,因為讓求助者發現諮詢師時時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會給他帶來壓力和不安。
運用
概念
非語言行為的運用是個體心理諮詢技術之影響性技術之一,個體心理諮詢技術包括:參與性技術與影響性技術。影響性技術包括面質、解釋、指導、情感表達、內容表達、自我開放、影響性概述、非語言行為的運用。
言語表達是諮詢雙方交流信息、溝通感情、建立關係的基本條件之一,也是諮詢師幫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之一,因而言語行為在諮詢中占有主要地位。
然而,諮詢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非言語行為,其或伴隨言語內容一起出現, 對言語內容作補充、修正 ,或獨立地出現,代表獨立的意義,在諮詢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諮詢師應重視把自己的非言語行為融人到言語表達中去,滲透在諮詢過程中。通過非言語行為傳達的共情態度比言語還多,影響力更大。因此並非只是嘴巴在參與諮詢,而是整個人在參與諮詢。
諮詢師的非言語行為受到其價值觀、品德修養、信念等諸多因素影響,因此,它是理論和技巧之外的東西,但對諮詢成敗舉足輕重。
諮詢中的作用
(1)、加強言語。聲音、手勢和面部表情與言語一起出現,可使言語的意義更豐富,情緒色彩更鮮明。
(2)、配合言語。例如,講話者如果想繼續說下去,那么他會把手停在空中。
(3)、實現反饋。聽話者對講話者做出持續的反應,如用嘴和眉毛表示同意、理解、驚訝、不滿等。
(4)、傳達情感。交流者常用非言語形式表達自己對對方的喜歡、理解、尊重、信任的程度,像面部表情和聲調這樣的非言語暗示比言語信號影響更大。
非言語行為也是表達共情、積極關注、尊重等的有效方式之一。
非言語行為與諮詢技巧(即參與性技術和影響性技術)之間指向的一致性是提高諮詢效果的重要保證,不然會削弱、破壞諮詢技巧的作用。
目光注視
在傳遞信息的所有部位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傳遞最細微的感情。
一般來說, 當一方傾聽另一方敘述時,目光往往直接注視著對方的雙眼。
而當自己在講話時,這種視線的接觸會比昕對方講話時少些,即 講者比聽者更少注視對方。人開始說話時,會先把目光從對方身上移開,說語結束時,則一般又會重新看著對方。
為什麼許多人在說話時避免看著對方,主要是為了避免出現又開話題的情況。
說話時正視一下對方,則表示在說話停頓時,對方可以打斷他的話。
假若他停頓了,但不看對方,說明他的思路還沒有斷。
如果聽者對講者掃視一下,那很可能是說:“我對你所說的不十分同意。” 作為聽者的諮詢師做出這一動作而被求助者發現,就可能影響到他的敘述。而正在講述中的諮詢師若發現了求助者的這一目光,就應及時做出某種調整,比如詢問一下求助者的意見,或更嚴謹地思考一下自己的觀點。
如果說話者講完某句話或某個詞後將目光移開,可能表示:“我對自己所說的也不太有把握。”若諮詢師如此表述,尤其是解釋、指導時,則會大大地削弱其影響力。
若聽對方說話時看著對方,則含有這樣的意思:“我也是這個看法。”或“我對你說的很感興趣。”如果說話者看著聽者,那就是說,“我對我講的很有把握”。
若諮詢師問求助者某些問題,而使求助者感到不舒服或有厭惡感。羞怯感時,求助者也會不願注視諮詢師,藉以作為一種逃避和隱瞞。
當一個人被詢問時,或者對他人言行產生防衛性、攻擊性或者敵意時,視線相交的機會便會增加。當一個人被激怒時,有時候可發現他的瞳孔張得好大,當然還會有其他一系列的面部表情。
一個性格內向、羞怯的求助者會不習慣目光過多的接觸,他既不敢太多注視別人,也不願別人看著自己。
一般來說,對使自己感到愉悅的人,人們更願意注視;比起同性來,對異性的注視可能更多些。但作為諮詢師來說,對異性的注視應適度,不然有可能使一些人感到不禮貌或帶來困擾,尤其面對異性敏感者時更應謹慎。
諮詢中的目光使用很重要。諮詢師是否善於利用目光參與聽和講,這直接影響到諮詢的效果。交談時,有些諮詢師眼睛看著地面或房頂,或者臉側向一方,這會顯得不禮貌,對對方不夠重視。有些人則是死死地盯住求助者的眼睛,這樣會使對方感到窘迫,甚至透不過氣來。有些人則把目光在對方身上左右亂掃,甚至看對方身後,弄得對方惶惑不安。當求助者講話時,若諮詢師把目光隨意移向一旁,最會引起求助者的注意。求助者會從諮詢師這一特定神情中看出諮詢師沒認真傾聽,便會產生不安、不被信任的想法,心靈的大門可能會關閉。
眼睛應注視對方的哪些部位為好?一般來說,目光大體在對方的嘴、頭頂和臉頰兩側這個範圍活動為好,給對方一種舒適地、很有禮貌地的感覺,並且表情要輕鬆自然。目光範圍過小會使對方有壓迫感,而目光範圍過大則會顯得太散漫、隨便。
目光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惑和意義,諮詢師應恰如其分地使用。如表達安慰時,目光充滿了關切。給予支持時,目光放射出力量。提供解釋時,目光蘊含著智慧。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與人的情緒息息相關,一個人內心的喜怒哀樂無不在臉上透露出來。觀察一個人的非言語行為首先而且主要是集中在面部表情上,目光注視其實也是面部表情的一部分。
一般不愉快或迷惑可以藉助皺眉來表達;嫉妒或不信任時會將眉毛上揚; 一條眉毛揚起是傳統的懷疑信號;雙眉揚起是驚訝的信號;雙眉下垂則是沮喪和憂傷的信號。
衝突、挑戰、敵對的態度用繃緊下顎的肌肉和斜眼瞪視來表示。這時他的嘴唇也是緊繃著的,表示已擺出一種防禦姿態。頭和下顎常挑釁地向前推出,眉毛下垂,眉頭皺起。
笑是臉部表情中重要的一點。不同的笑可體現求助者不同的心情,有會心的、愉悅的、滿足的、興奮的、害羞的、不自然的、尷尬的、解嘲的等等。
在理解面部表情時,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體動作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根本沒意思,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卻十分有內容,但內容涵義可能很不一樣。
達爾文《人和動物感情的表達》中,眼睛嘴巴張大、眉毛上揚─→驚愕
身體語言
諮詢師和求助者的身體、手勢的運動和位置在相互溝通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的變化往往能反映諮詢狀況的某種變化。
身體語言具有豐富的涵義。 一般低頭表示陳述句的結束,抬頭表示問句的結束,而較大幅度的體態改變表示相互關係的結束,表示思維過程或較長的表達的結束。
如果體態的改變到了不再正視對方的地步,則表示不願再交談下去,想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對象上去。
求助者移動身體,把腳及整個身體對著門口,這個姿態很可能是求助者想結束交談,他的體態正是想告訴:我想離開。
人們有時借用攤開雙手、解開外衣紐扣或脫掉外套,表達一種真誠、坦白。
而雙手交叉在胸前則常表明一種防衛,表示否定、拒絕或疏遠。
求助者的身體由緊縮、僵化轉為鬆弛自在,緊靠在一起的雙腿開始分開,交叉的雙手放了下來時,往往是求助者內心由緊張、不安、害怕、封閉開始變得平靜、輕鬆、開放。
有些求助者很慢地、細心地把眼鏡摘下來,並且小心地擦擦鏡片,這種情況常表明求助者想在提出反對意見、澄清問題或提出問題之前,拖延些時間以便多作些思考。而有的則把眼鏡摘下,嘴巴咬著一條鏡腿,由於嘴上銜著東西講話就不方便,藉此動作來注意傾聽或避免說什麼,一方面又可多多思考,把東西放在嘴裡也意味著這個人需要尋找新的資料。
不同的手指手勢,可能傳達了一個人的焦慮、內心衝突和憂愁。小孩要恢覆信心、鼓起勇氣就吸吮大拇指。學生擔心考試會咬指甲或咬鋼筆、鉛筆等。而成人遇到棘手的事情,可能會猛地拉頭髮。
求助者的雙手緊絞在一起或反覆擺動,加之身體坐立不安,往往表明求助者情緒緊張而難以接近。諮詢師應設法使其放鬆。頗為簡單的方法是在會談時略微傾身於他,會使他感到被接近、被理解。
求助者若搓起兩隻手來,很可能是有所期待。例如,由於諮詢師給予的理解、尊重、真誠,求助者受到感動而期望得到更多的共情或得到某種指點。若求助者移坐到了椅子的前端.踮起腳尖,很可能是求助者躍躍欲試,有某種行為即將發生。
求助者在聽或講的過程中,若握緊了拳頭,則既可表示一種強調,表示鄭重其事,也可能表示一種決心,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憤怒。諮詢師應善於結合其他信息綜合判斷。若代表決心,則諮詢師應及時在言行上給予支持、鼓勵。若是憤怒,則應及時查清原,予以疏導。
當求助者想要壓抑自己強烈的感覺或情感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採取腳踝交疊、雙手抓緊的姿勢,也有的人會咽口水,或咬緊牙關,或抓住手臂等,來拚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衝動。
當求助者對諮詢師說的話興趣不大或想早點結束會談時,他可能會在座位上反覆扭動,坐立不安,讓人覺得是椅子不舒服,其實並非如此。也有的人會交叉雙腿,另一隻腳不住地輕輕晃蕩。有的則是不停地用手指敲彈桌子或椅子,或拿著紙胡亂塗鴉,有些則顯得目光空洞,心不在焉,對問話沒反應或答非所問。諮詢師發現這種情況後,應及時調整內容和方式。有時,諮詢師也可能表現出這類行為,若被求助者感知,就會使他產生想法。
身體動作不僅表現出求助者此時此刻的思想、情感、行為,在一定的程度上,體態還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以肩膀為例,耷拉著的肩膀表示內心受到壓抑,聳著的肩膀和害怕心理有關,肩膀平齊說明能承擔責任,彎曲的肩膀是沉重的精神負擔的反映。
一個始終感到不幸的人會終日皺眉,皺眉成了他固定的表情。一個好侵犯、好管閒事的人老是探頭探腦。一個溫和、慈祥的人常常面帶微笑。當人情緒低落時,僅僅以挺胸和挺直腰乾的動作,就可使自己由頹喪的感覺轉變為充滿信心。較自信的求助者往往能正視諮詢師,而且正視時間較長,而缺乏自信、心中不踏實者則相反。自信的人眨眼的次數亦少。
洛溫博士《人體動態與性格結構》中,耷拉肩膀表示─→內心壓抑
聲音特質
聲音伴隨言語產生,有第二言語的功能,它對言語起著加強或削弱的作用。
如果聲音所傳達的信息與言語所表達的信息一致,則肯定、加強言語所傳遞的意思,反之則起削弱、否定的作用。
因此,言不由衷的講話,既可能被身體語言所暴露,也可能被聲音所揭穿。
當求助者敘述某一件痛苦、憂愁的事情時,諮詢師說:“我理解你的痛苦,我願意為你分擔;”然而,語氣卻是冷冷的、隨便的、打發人似的。雖然語言表達的是關懷,而聲音卻是淡漠的,求助者可能更相信聲音的涵義而不是語言,因為語言比聲音更容易作假。
聲音通常包括嗓音的音質、音量、音調和言語速度。人們藉助於聲音的輕重緩急來自覺不自覺地表達自己錯綜複雜的思想和感情。
一個人的個性可以透過聲音外露出來。急性還是慢性、自信還是自卑、坦率還是躲閃,都能在聲音上流露出來。
音調的提高表明對所談內容的強調,也表明某種情緒,如激動、興奮,這既可以是憤怒也可以是驚喜。
音調降低也可以是一種強調,以引起聽者注意,也可以表示一種懷疑、迴避,或者是因為涉及到敏感、痛苦、傷心的事情。
聲音強度增大,亦常表明一種強調,一種激動的情緒。
聲音強度減輕,則可能表示一種失望、不快或軟弱、心虛。
節奏加快表明緊張和激動,節奏變慢則有可能是因為冷漠、沮喪,或正在思考是不是要表述,如何表述。
求助者敘述自己、談論自己和他人的語氣,尤其是諮詢過程中,聲音的突然變化,都能給諮詢師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
諮詢師要善於利用聲音停頓的效果。這種停頓有時是一種強調,以引起求助者的重視;有時是一種詢問,以觀察求助者的反應;有時則是為了給求助者提供一個思考的機會。
諮詢師作解釋、指導、概述時,應儘量保持平和的語氣,語速中等,給求助者穩重、自信、可靠的感覺。情感反應和情感表達時,應有與內容相吻合的情感語氣。諮詢師的語速太快太慢,聲音太重太輕,音調太高太低都是不妥當的。
空間距離
諮詢時咨訪雙方的空間距離也具有非言語行為的特徵。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以保持自己的獨立、安全和隱私的需要。
如果他人不適宜地闖入,就可能引起不滿、憤怒、反抗。咨訪之間亦是如此,雙方距離是彼此關係的反映。
在專用諮詢室里,座位的布置則應符合有助於諮詢關係建立、彼此感到適宜的原則,距離以1米左右為好。
有些喜歡面對面交談,覺得這樣有更多的目光和面部表情交流,言語溝通比較直接。
有些則喜歡成直角而坐,覺得可以避免太多的目光接觸。
若在室外,雙方的距離常因環境而異,若是比較空曠的場地,相互距離會大於處在公共場所中的距離,後者會因人群的密度高以及噪音大而縮小了彼此的距離以使交談容易進行。
雙方距離其實也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比如,一般來說,若雙方同性別時,其間的距離會小於異性間的空間距離,而且兩女性間的距離會小於兩男性間的距離;青年或成年男性諮詢師在面對年輕的女求助者時距離會大於面對兒童、少年時的距離;有些對此敏感、防禦性強的求助者希望距離大些;有些希望尋求依靠、幫助的求助者則希望距離小些,以得到一種安慰。
諮詢的不同階段,其間的距離也會變化。一般來說,初次見面,彼此不了解,間距會大些;隨著諮詢關係的建立,間距會小些;若求助者對諮詢師不那么信任,或對效果不那么滿意,求助者會自覺不自覺地加大彼此的間隔。然而另一方面,適當地縮短距離是一種希望加強關係的表示。若使用得當,有助於諮詢。但無論如何,諮詢師不可忘記彼此間是諮詢關係,而不是一般的朋友關係。
如果面對的是危機諮詢或尋求感情支持的求助者,則縮短距離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示諮詢師的關切,諮詢師微微前傾的身姿能使求助者感到諮詢師願意接納他、幫助他。
衣著及步態
衣著也可以視為非言語交流的一部分,因為衣飾能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經濟地位、文化修養、審美情趣等等,尤其是較能體現出求助者來訪時的某種心情。
比如,一位大學生穿著一件好些天沒洗的衣服,皺巴巴而且衣扣不整。從這或許可以反映出該求助者心中的困擾已經干擾了他的正常生活,致使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料理自己的生活,而且他對此也不在乎。或者反映了他的一貫生活風格,即隨隨便便,缺乏料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在集體生活中可能被一些人看不慣,因而可能會發生矛盾。
像衣著之類的,與其說提供了一種真實的信息,不如說是提供了一系列有可能性的信息。但這類信息是有參考價值的,它可以為諮詢師對求助者作綜合判斷時提供一種素材,有經驗的諮詢師往往能藉助求助者的某一點做出一系列有價值的判斷。
同樣,求助者進諮詢室的步姿、動作、神情,對於諮詢師把握求助者亦是有價值的。那些垂頭喪氣、痛苦不堪的求助者從他們進門的一剎那就暴露無遺。
阻抗,本質上是人對於心理諮詢過程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
教師非言語
課堂上的類型
據研究,人類交往是一種信息交流。在這一交流過程中,不僅言語符號是信息交流的載體,而且神態和動作——非言語行為也是信息交流的載體。人們一揚眉、一舉手、一點頭、一欠身、一擠眼,臉上出現笑意,雙眉擰成一個疙瘩?過去這些被認為是無意義的動作或行為,現在看來,在人際交流中具有重要意義。這些諸如面部表情、用眼傳神、點頭招呼、揮手示意。
有身體的方向或姿態表示等,就稱為“非言語行為”或“身體語言”。關於非言語行為的作用,被人們引用較多的是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別恩實驗得出的結論: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可見,非言語行為在信息的表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非言語行為的交流大致可分三種,這三種類型都以特定的方式傳遞各種信息,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動態無聲交流
動態無聲交流主要是通過身勢或體語表現,又可區分為面部表情——臉語;用眼傳神——眼語;點頭肯定否定——頭語;揮手以示讚揚或批評——手語;身體的方向、姿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必要的體語與學生相互溝通,有時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靜態無聲交流
靜態無聲交流主要指人際距離。據研究,人與人之間互動時的空間距離也是人們交流的一種方式。人際距離是情感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不斷調整自己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如走近或遠離,變換自己在教室內的位置等,以達到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的目的。
有聲交流
有聲交流指輔助言語和類語言,又稱“副語言”。輔助言語指言語的非語詞方面,如聲調、重音、音量等,它屬於言語表達的一部分,但不是言語詞語本身。類語言指的是無固定語義的發聲,如笑、哭、嘆息、呻吟等。儘管這些發聲並無固定意義,但在特定情境下具體表達著詞語之外的思想、感情等。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和利用這種類型。以上僅就非言語行為大的方面進行分類,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具體運用中,並不存在機械的單調的使用方法,而是將三種類型綜合起來,並配合語言講授進行運用。社會心理學認為,“幾乎一切非言語的聲音和動作都可以用做溝通的手段”,而教師能夠運用於課堂教學管理的非言語行為有如下幾種:
體態語
指以人體姿態、動作表示意義的信息傳輸系統。它包括面部表情、眼神、點頭、手勢和其它動作。這類非言語行為既可與言語同時使用,又可單獨使用,它在師生的交流、理解過程中,尤其在傳遞情緒、信息的過程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個信任的目光,一個讚賞的微笑,一個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師為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管理,既可用點頭、手勢代替自然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指示,也可在講授課程的同時藉助特殊的手勢輔助說明,從而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教學的作用。在各種體態語中眼的動作比較特殊,既有調節功能,又具有說明和表?露功能。熟練地運用眼神的各種變化便能表達出各自內心的思想、意圖、情感及其它體驗。如教師又目炯炯有神可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目光與學生目光接觸會產生你在注意他的感覺,從而使學生集中精力或收斂動作;嚴厲、責備的目光意味著對學生某一行為的不滿,嚴令其改正;柔和熱情的目光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情,讚許和鼓勵。
人際距離
人際距離是人際關係密切程度的一個尺度。人們總是根據自己對他人的感情而選定彼此之間的距離,人際距離潛在地表現著交流者的感情性質和感情程度。一般來說,人際靠近會使對方產生更深的情感效應。在教學中,教師要把人際距離調控作為一種重要管理手段,通過掌握與學生的不同空間距離來達到某些目的。如果教師為了造成正式上課,要求全體學生集中注意聽課的氣氛,只要站在較遠的講台,嚴肅認真地講,學生就會體驗出這是“正規’課堂,從而產生相應的心理準備和反應;如果教師在講課時,走到座位的通道上去“巡視”,所到之處,附近座位上的學生就會有所檢點。
輔助言語
輔助言語指言語的非語詞方面,即聲音的音質、音量、聲調、語速、節奏等,它屬於言語表達的一部分,但不是言語詞語本身,因而它常常用來輔助詞語的表述以便準確表達意義和所具有的情感。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語調、音量或節奏下,會表示不同的意思,取得不同的溝通效果。
類語言
類語言指的是無固定語義的發聲,如笑、哭、嘆息、呻吟、口頭語以及各種叫聲等。儘管這些發聲並無固定意義,但在特定情景下具體表達著詞語之外的思想、情感或其它信息,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教師在請一位做小動作的學生安靜下
套用
來專心學習時,“安靜些”既可大聲呵斥地說,也可輕聲地說;可以面帶笑容和藹地說,也可以沉下臉來低聲訓斥;可以先輕咳一聲,引起他的注意然後再勸告,也可以是冷笑一聲,嚴厲命令??在不同的輔助言語和類語言伴隨之下,同一句話會產生出不同的課堂效果,學生將有不同反應。舉止形態學專家的研究對課堂教學具有極大的意義。教師可能以為他主要是通過言語手段進行教學的,事實上他在課堂上早已通過非言語行為將許多信息輸送給了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的非言語行為極為豐富,要想列舉窮儘是不可能的。英國的舉止形態專家路弗和羅德里克1971 年提出了一種中國小教師非言語行為分類法將其分為以下幾類:
①讚賞學生。微笑,肯定地點頭,拍拍學生的背,眨眨眼,把手放在學生肩上或頭上。
②表揚學生。把食指和拇指並在一起、拍手、揚起眉毛並微笑,肯定地點頭並微笑。
③介紹學生的觀點。把評論寫在黑板上,將學生作業貼到布告欄里,舉起學生的作業紙。
④對學生的行為表示興趣。同這個或那個同學建立視線接觸。
⑤便利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採取實際行動以成為學生中的一個成員;適當時候離開學生集體。
⑥指導學生。用手指某樣東西;看著某特定區域;使用事先設計好的信號(如舉起手讓學生起立);扳手指數,以強調事物的數量方面;向前伸展手臂和用手召喚;向學生指出答案。
⑦顯示權威。皺眉,凝視,揚眉,輕輕跺腳,把書鋪在講台上,否定地?搖頭,從不適當的行為旁走開或不去看它,不作聲地捻手指。
⑧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於某重點。使用教鞭,走向某人或某物,輕拍一樣東西,把頭向前探,將手前伸,用一個非言語動作伴隨一個言語表達,以指出重點。
⑨間接論證,或者使用圖畫、例子進行解釋。用身體動作進行示範,熟練地操作材料和媒介,用一個非言語行動闡明一個言語表述。
⑩忽略學生。在應該有所表示時,缺乏非言語的反應。其它非言語行為,如關於時間控制的“時間學”,專門研究對時間的安排和控制在信息溝通中的意義與作用,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工作也具有實際意義。教師課時間的安排、控制,先要求什麼,後要求什麼,強調的時間的長短;對各種課堂問題、不同學生,先對哪個做出反應,後對哪個做出應答,問題解決的詳略與花費時間的多少;在什麼時候要求學生,在什麼時候可以視而不見??其中都包含著“時間學”問題,而這些不同選擇會向學生傳遞不同的信息,學生的反應、課堂的教學秩序也會起很大的或者微妙的變化。此外,教師的衣著服飾,對教室環境的布置也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時,作為非言語溝通的手段之一,音樂也可用來輔助組織、管理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的神態舉止也影響學生的情緒,英國心理學家維多利亞1971 年根據對學生的支持程度將教師的課堂非言語行為分成七類:
①熱情支持型:對學生或某種情形,表示不尋常的熱情的鼓勵或感情上的支持。
②接受幫助型:集中注意力,耐心,願意聽,接受,同意,對學生或某種情景表露出的感情、需要或問題做出接受的反應。
③闡述指示型:澄清,詳盡闡述,指示或指導。
④中間型:很少甚至沒有支持或不支持的表示。
⑤迴避動搖型:迴避,動搖,遲鈍,不耐煩,對學生或情景淡然無知。
⑥忽視型:漫不經心,失神,明顯地無興趣,不願意介入學生當中或介入某種場合。
⑦不同意型:不同意,不滿意,對學生和某種情形做出阻止或反對的表示。
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善於觀察,一方面觀察學生的舉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動作,加強對自己非言語行為的自我意識。教師對自己的非言語行為的效果,也應問問學生,以得到有效反饋。只有這樣長期捉摸,才能達到駕輕就熟的程度。教師在課堂上的非言語行為同言語行為是一個整體,它的作用只有同言語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但非言語行為的研究為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為教學法研究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隨著對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這方面研究的意義將日益明顯。廣大教師一旦認識到非言語行為的作用,熟練掌握舉止神態語言,教學質量肯定會有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