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非洲黑鸚鵡塞席爾亞種
【中文別名】塞席爾非洲黑鸚鵡、普拉蘭黑鸚鵡、斯瑟馬島小鸚鵡
【拉丁學名】Coracopsis nigra barklyi
【命名者及時間】Milne-Edwards & Oustalet, 1885
【英文名稱】Praslin Parrot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鸚形目、鸚鵡科、非洲鸚鵡族、非洲黑鸚鵡
物種概述
非洲黑鸚鵡塞席爾亞種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為黑棕色,尾羽的覆羽帶有不同程度的灰色斑紋。晚成雛。主要棲息於森林地區、紅樹林區、沼澤區、熱帶草原;偶爾也會前往農耕區和果園等處活動覓食。在繁殖季會組成小群體活動。以種子、漿果、水果、花朵等為食;有時候也會前往農耕區覓食穀類,或是前往可可亞和香蕉等果園覓食。喜歡吃當地特有的海椰子的花朵,培植的果實,包括番石榴、番木瓜。
該亞種成鳥和普通亞種類似,但初級飛羽的外覆羽呈灰藍色,頭冠上有淡棕色的斑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塞席爾的普拉蘭島,繁殖地限於瑪依谷地自然保護區(Vallée de Mai Nature Reserve)。自1988年起就發現它們走到庫瑞爾島(Curieuse Island)。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