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開場合交談。
作為一個發言人,經常會應邀作客許多場合,如開幕儀式或酒會等,而這些場合也常會邀請記者出席。一般而言,記者去這一類場合,並非或並不完全為了報導開幕式或酒會,而是去捕捉他們感興趣的人物並在交談中挖掘新聞,或尋找新聞線索。在這種場合,發言人有權不談記者提出的話題。但作為發言人,從宣傳本部門工作,或從與記者建立良好關係的角度考慮,有時卻有必要與記者聊聊天。這樣,發言人不但有機會在記者面前樹立一個比較好的形象,而且能與記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使他們在報導新聞時,掌握更多的知識和背景,在寫一些負面新聞時能夠更多地注意你的看法。
在這些場合與記者交談,需儘量使話題輕鬆一些,不對嚴肅的問題輕易表態,因為你手頭可能沒有詳盡的資料,或對有關的政策把握不準。同時,在這種場合談話很可能被其他事情打斷,影響你觀點的表達,容易讓記者斷章取義。所以,當記者問到嚴肅問題的時候,如果你沒把握,可以坦誠相告;或者給對方名片,約記者下次再談。
作為發言人,也常有“有話要說”的時候。為了把一些想發布的內容和觀點講出去,在公開場合即使記者不提問,也可主動向記者透露訊息或發表看法。
2新聞背景吹風會。
背景吹風會是一種非正式發布新聞的渠道。一般在遇到不願炒熱,但又需在一定範圍內傳播的問題時採取背景吹風形式。這種形式氣氛比較輕鬆,可邀請為數不多的記者,在一個小會議室或發言人辦公室里,甚至在咖啡廳或者飯桌上舉行。背景吹風會的優點是,因不如新聞發布會正式,能說一些在正式場合無法說的話,從而建立與記者的友好關係。吹風會內容的報導,可以有幾種情況:一是可以報導(on the record)和不可以報導(off the record),有的內容由於時機不成熟等原因,不供即時報導,只供報導時作背景參考;二是可具名(attributable)和不可具名報導(non-attributable),也就是說內容是可以報導的,但不能講出訊息來源,我們常見美國媒體報導稱國務院某高級官員、白宮某官員說,即是這一種。是否可以報導,是否可具名事先要聲明。 背景吹風會邀請的記者一般是小範圍的,應邀者大多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媒體或關係融洽的記者。有時發言人只看中了電子傳媒,那也可只邀請電子傳媒的記者參加。
北京市科協召開2010年北京科技周新聞吹風會
4月28日,北京市科協召開2010年北京科技周新聞吹風會,來自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科學時報、中國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政協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北京電視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人民網、新浪網、千龍網等近40家媒體的記者參加了會議。
北京科技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閻仁浩介紹了2010年北京科技周整體情況,首都圖書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婦聯、北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嘉星一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一群松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農業信息化學會等單位介紹了科技周期間組織開展的重點活動。
北京科技周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周立軍向在座記者表示誠摯的感謝,他在談到今年科技周活動特色的同時強調:如果沒有媒體的傳播,科普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他代表北京科技周組委會希望媒體記者積極參與活動,深入報導科普,為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充分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
2010年北京科技周將於5月15日—5月21日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期舉行,主題為“攜手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科學素質,參與低碳行動”。科技周期間,北京科技周組委會將採用1+1+6模式,以國家圖書館和紫竹院公園為主場,中國氣象局氣象科普館、中國古動物館、北京動物園、北京天文館、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海洋館等作為主場的聯動單位,組織策劃“低碳生活 節能減排”系列大型科普互動活動。市發改委、市市政市容委、市環保局、市新聞出版局、市氣象局、市糧食局、市文物局、市紅十字會、市公園管理中心以及減災協會、食品學會等相關委辦局和學會將結合自身優勢在科技周主會場開展“減災防災宣傳活動”、“垃圾分類科普宣傳”、“自救互救宣傳教育”、“環保宣傳”、“糧友相伴 健康同行”、“文物收藏”、“食品營養與安全”等主題活動。
新聞吹風會由市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孫苑主持。
3向個別記者提供重要信息。
主要選擇一家或者兩家強勢媒體的記者,向他們透漏重要信息。目的是讓他們率先發布訊息,吸引其他媒體進一步報導,起“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如周總理1964年將12張關於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的照片交給斯諾在日內瓦發表,轟動世界,影響比我們新華社發稿要大得多。
4其他一些非正式形式。
如請記者吃飯、喝茶或參加文體、娛樂活動等形式,營造輕鬆的談話氛圍,既可以增加彼此的友誼,又可以傳遞或透漏某些信息。在採用這種形式的時候,要注意以節儉為主,把握好度,以免在社會上引起不好的影響,影響信息傳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