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
概述
燕王朱棣感到朝廷將會向他動手,在謀士姚廣孝的策劃下,在建文元年七月自北平起兵造反,號稱
清君側,指惠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需要剷除,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靖”即“平定”,“靖難”代表“平定禍亂”),瞬即控制北平附近地區,兵力增至數萬人。由於
明太祖晚年誅殺了不少良將,導致惠帝手下缺乏將才可用,朝廷只好派65歲老將耿炳文率兵北上討伐,號稱三十萬人。炳文軍十三萬人在八月到達真定,燕軍趁中秋之夜突襲南軍在雄縣的據點,又擊敗了援兵,攻陷鄚州(在今河北任丘)。炳文在移動部隊渡過滹沱河時被燕軍攻擊,部將李堅、甯忠、顧成被執,
炳文與殘軍十萬人退入真定城(今河北正定),堅守不出。黃子澄建議撤換耿炳文,改以李景隆接任,增兵至五十萬人;
李景隆素不知兵,“寡謀而驕,色厲而餒”,
齊泰反對
李景隆接任,但惠帝不聽。景隆上任後敗得更慘烈,損失更大。朱棣在此期間突襲寧王所在的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挾持寧王朱權,得其軍馬(包括其騎兵精銳朵顏三衛),軍力更強。建文二年四月,燕軍在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境內)大敗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進至濟南,守將盛庸、鐵鉉堅守,燕軍攻城不下。朝廷撤換李景隆,封盛庸為平燕將軍。十二月盛庸在東昌(今山東聊城)大破燕軍,燕軍損失數萬人及大將
張玉,此役是中央軍自開戰以來首次大捷,燕軍退回北平。建文三年三月,燕軍在夾河(今河北武邑境)大敗盛庸,此後燕軍又取得多次勝利。由於惠帝曾告誡諸將“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故此中央軍與燕軍作戰時諸多制肘,甚至有一次中央軍圍困了朱棣,卻不敢傷害他,結果被他逃脫。雖然燕軍屢敗中央軍,因兵力不足,往往放棄所攻下的地方,僅能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今河北盧龍)三府。建文三年冬,有南京宦官逃到朱棣那裡,告之京城守備空虛,朱棣便率兵南下,繞過盛庸軍,直趨南京。建文四年四月,中央軍平安、徐輝祖部先後擊敗燕軍,可是朝廷在這時調走徐輝祖,令燕軍有機可乘,在淮北大破中央軍,平安被俘,十萬人降。五月燕軍擊敗防守淮河南岸的盛庸,進至長江北岸。六月有水師叛降燕軍,燕軍渡過長江,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等人開南京城門讓燕軍入城,宮中起火,
惠帝失蹤,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然後為惠帝舉行葬禮。盛庸在南京失守後率軍向朱棣投降,鐵鉉不久兵敗被擒。
起因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曾兩次分封諸子為藩王。藩王各擁重兵,其中尤以秦、晉、燕、寧諸王勢力最強。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
朱標病故,繼立為
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燕王朱棣與周王
朱橚及齊、代諸
王均擁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故1399年朱允炆即位後,即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
削藩。以燕王勢大難圖,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自焚,余皆廢為庶人。朱允炆令張昺為
北平布政使,
謝貴、張信掌北平
都指揮使司,加強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燕王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捕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燕王。張信為燕王舊部,此時遂降燕,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以計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這就是“
靖難之役”。
戰事之初
因北方諸將多燕王舊部,降燕從戰者甚多。燕軍先後下通州、薊州、懷柔等城,
宋忠等戰死。八月,朱允炆以太祖舊將
耿炳文為大將軍,率師30萬伐燕,屢戰失利。
結局
建文三年年底,有內臣自京師告密,朱棣知南京空虛可圖,決計改變戰略,於四年正月率師南下。四月,連破
何福、平安師,五月克泗州、揚州。朱允炆敗局已定,遣慶成郡主至燕師,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許。四年六月,江防都督
陳瑄以舟師降燕,燕師渡江,下
鎮江,直逼南京。谷王朱炆與李景隆開
金川門降燕,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蹤。
政治
朱棣下南京後,自即皇帝位,下令大索齊泰、黃子澄等建文朝臣50餘人,榜其名曰奸臣,大行屠殺,並實行族誅之法,族人無少長皆斬,妻女發教坊司,姻黨悉戍邊。朱棣還令盡復建文中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朱棣奪取皇位後,改革中央行政機構,建立廠衛,繼又遷都
北京,使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與靖難相似的戰爭
癸酉靖難 公元1399年,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之惡”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四年後攻破南京,篡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無獨有偶,50年後,叔侄之間同室操戈的靖難悲劇再度在朝鮮王國重演,朝鮮世祖動用武力,從年幼的侄子端宗手中奪取了王位,並對不肯屈服的忠臣實施殘酷迫害。血腥殺戮過後,靖難忠臣的英名流芳千古,而世祖與其功狗則開創了李朝的全盛時代。
餘波及後事
成祖在“靖難之役”獲勝後,誅殺齊泰
黃子澄
方孝孺及眾多建文舊臣如:
卓敬、
暴昭、
練子寧、毛泰、
郭任、
盧植、
戴德彝、
王艮、
王叔英、
謝升、
丁志方、
甘霖、
董鏞、
陳繼之、
韓永、
葉福、
劉端、
黃觀、
侯泰、
茅大芳、
陳迪等,史稱:“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流放及被其它方式懲罰的人也不少。直至明仁宗即位後,大部份人始獲赦免,餘下的人的後代卻遲至明神宗時始獲赦免。成祖不承認建文年號,以即位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元年。雖然成祖因為反對惠帝削藩而起兵,但他即位後卻跟惠帝一樣推行削藩。
影響
因為京中宦官提供的情報幫助成祖擊敗惠帝,成祖即位後便改變太祖以來禁止
宦官干政的政策,開始重用宦官,埋下日後宦官禍國的種子。
參考
《明史》
《明史》本紀第四、第五、列傳第十四、十八、三十二、三十三 陳時龍、許文繼,《正說明朝十六帝
》張宏傑,《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注釋
^ 《奉天刑賞錄·教坊錄》中記載:“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鄧誠等於右順門裡口奏,有奸惡齊泰的姐並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守著,年小的都懷有身孕,除夕生了小龜子,又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奉欽(旨):‘小的長到大,便是
搖錢樹兒。’”朱棣取得靖難之役成功的原因
燕王朱棣取勝的原因
一共有三點。具體如下:
(1)燕王多年守邊,又北征蒙古,故軍中部將舊從眾多。靖難兵起後,多歸降.
(2)燕王口口聲聲稱自己是迫不得已求生,以獲得道義上的同情;同時燕王治軍嚴明,注意約束燕軍不嗜殺掠,以爭取人心,故南軍多願歸降。也就是說,燕王在起兵後,注意做思想宣傳工作,為日後當皇帝收攬人心。
(3)靖難之役是明初皇族內部為爭奪最高統治權而爆發的一場內戰,非改朝易姓。故而文臣武將多持觀望之態,因為是朱元璋的子孫之間的內訌,所以無論支持誰都沒有原則上的錯誤。因此燕王所遇的阻力(包括道義上的,軍事上的)就大為減少。這是燕王能夠取勝的關鍵。
靖難之役時諸王的情況
秦王樉晉王?潭王梓 趙王杞 魯王檀 湘王柏靖江王守謙(明太祖從孫)死在明太祖之前。潭王梓趙王杞 湘王柏無後,國除,其餘都有兒子襲爵。皇子楠早死,無封。周王,代簡王朱桂,
韓王建文時都被廢。秦隱王朱尚炳應該是支持建文帝的。明史有如下記載:永樂九年,使者至西安,尚炳稱疾不出迎,見使者又傲慢。帝逮治王府官吏,賜尚炳書曰:“齊王拜胙,遂以國霸;晉候惰玉,見譏無後。王勉之。”尚炳懼,來朝謝罪。寧王朱權是支持燕王。明史有如下記載:權入燕軍,時時為燕王草檄。燕王謂權,事成,當中分天下。代簡王朱桂也支持燕王,後被建文廢了。谷王橞是首鼠兩端的,大多中立。象安惠王楹,魯王等都還年幼。
朱棣開始失敗的原因
第一,他的兵力有限。只能集中起來猛攻一點,一旦士氣受挫,失敗,軍心就不穩,很容易被集中殲滅。
第二,路線單一。從北京到南京,進軍的路線一直是從河北、山東、南直隸這樣過來。結果只要路上被阻止,糧草供應不上就必須得退回老家。一座座的堅城不是那么容易就破掉的。
第三,不得人心。縱然以“清君側
”為名,還是不得人心的。連他的將士都知道朱棣
亂臣賊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