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安寧市轄街道。位於市境北部。面積1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169人(2010年六普)。轄1個社區、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青龍,距市區26千米。320國道、成(都)昆(明)鐵路過境。
沿革
元初,在鄉境內建造寺廟,取名“青龍寺”。相繼在此寺周圍興建各種廟宇,僧侶最多時達數百人,青龍鄉因此得名。明代為董氏土官轄地,清代稱青龍里,屬安寧州。民國初與祿脿鄉合併為縣屬第三區。民國十七年,與祿脿分開,稱青龍鄉。1950年4月屬第二區。1958年10月,併入祿脿片,成立和平公社(設北沖、祿脿、雙祿、青龍4個管理區)。1961年5月,與祿脿分開,成立青龍公社。
1962年底分屬二轟公社(青龍、白塔)、祿脿公社(雙湄)。1964年5月,青龍公社轄青龍、白塔、趙家莊、雙湄4個大隊,28個生產隊。1968年5月稱“青龍鄉革命委員會”,後改稱“青龍鄉管理委員會”。1984年2月,改為青龍區公所,轄青龍、雙湄、白塔、趙家莊(彝族鄉)4個鄉。1988年2月撤區,改為青龍鄉,轄青龍、趙家莊、雙湄、白塔4個辦事處,34個村委會,40個自然村。
1997年撤鄉設鎮,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青龍、趙家莊、雙湄、白塔4個行政村。2003年,青龍鎮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7084人,其中農業人口6404人,轄白塔、青龍、趙家莊、雙湄4個村委會,36個村民小組。2006年,面積138平方千米,人口0.73萬人,轄青龍1個社區和青龍、白塔、趙家莊、雙眉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青龍。2011年4月,撤銷青龍鎮,設立青龍街道,轄白塔、青龍、雙湄、趙家莊4個行政村和青龍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