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橋鎮

位於海淀區中部。東鄰中央黨校,西鄰功德寺,北鄰安河橋,南靠頤和園北牆。因有青龍泉水,而設橋,又聚落成鎮。
元《析津志》載:“玉泉,源出青龍橋在玉泉山。”為了控制西湖水量在白浮瓮山河下游建閘,名叫青龍閘。沿河派駐保護漕運的鎮遏軍,好保護閘橋,又可屯田,從而形成了元代戶籍建制的青龍橋社,明朝《永樂大典》的橋樑條中明確記述“青龍橋”,在廨宇軍屯條中記有“青龍橋社”。是明初在昌平設的五十三里社之一。有史可查的是永四年(1406)八月,曾“修西湖景牛欄莊(今六郎莊)及青龍、華家(今掛甲屯)瓮山三閘”。青龍閘西有市肆。嘉靖、萬曆年稱青龍橋,亦指其鎮。清朝已降,仍稱青龍橋,且擴大了範圍,《日下舊聞考》說:“七里泊(今昆明湖)、碾莊系舊地名,今土人惟通稱曰青龍橋耳。”乾隆年間,在橋東半里許設有城關。東向“山館環”,西向題“湖橋列市”,皆為高宗弘曆御書石刻額。到了民國年間,青龍橋青龍閘年久失修。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北平特別市工務局準備“修築青龍閘,務使嚴密無漏”,青龍橋鎮上還殘存著乾隆年間的樓房數處,清代遺風猶存。鎮上鋪面還有幾十家,其中大茶樓、陳家的凍豆腐、馬七伯的燒羊肉、德連園的醬菜較比著名。日偽時期,買賣衰落,鎮上蕭條。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先生曾隱居在青龍橋穿堂門胡同,自撰“蓄髮事耕耘,杜門謝來往”,輟演務農。新中國成立後,隨頤和園、香山公署的繁榮和附近城市建設,青龍鎮才日漸興旺。鎮內有東街、西街和后街三條大街。東街有澡堂胡同、桶鋪胡同、籌胡同,西街有穿堂胡同,占地面積五千四百平方米,有居民一千戶,三千人。
青龍橋鎮古蹟眾多,鎮區內有建於明成化年間的娘娘廟,建於明朝,清乾隆年間重修的慈恩寺。建於清道光年間的五聖祠,建於清代的關帝廟,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的圓通庵和隱修庵。這些古剎寺庵今日雖然已經廢圮,但對繁榮地區民俗文化、集市文化起過一定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