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山

青銅山

青銅山,位於歷城縣十六里河鎮與錦繡川鄉交界處。海拔754米,為周圍諸山的最高峰。山陽半腰為唐代大佛寺遺址,現尚存大佛寺摩崖造像。這裡及周圍地區現有泉池19處。塘水碧透,經溢水口瀉出,與道士泉水相匯,向南流入錦繡川。”今泉池北為巨岩,三面石砌,東臨深澗,水自岩縫流出,匯積池內,為村民飲用水。原名“竇姑泉”,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均著錄,稱“在大佛寺北頂”。村南、村北各有一泉,按方位分別稱“南泉”、“北泉”。

風景名勝

南甘露泉

南甘露泉南甘露泉

在青銅山大佛造像東南山陰崖壁間。因水質甘美,且為了有別於佛慧山開元寺的甘露泉,故名。明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清道光《濟南府志》有載。東西兩股清流,如漱珠磯,嘩嘩有聲,蓄水成池。四周高峰峭立,翠柏郁森,中央為沃土,山坡果樹溢香,畦中菜蔬肥壯,皆由此泉水澆灌。

百花泉

百花泉百花泉

在青銅山南,錦繡川鄉北崖村南首。因群泉簇涌,浪花翻騰得名。清道光《濟南府志》有載。泉自崖下洞穴中湧出,匯入三面石砌的長方形水池,幽深莫測。池岸,楊柳依依。泉水四季常流,水溫恆定。冬季水霧蒸騰,景色奇妙。泉水由池南壁石隙流向20米遠的大佛水庫(亦稱百花水庫)。

灰泉

灰泉灰泉

在青銅山南,錦繡川鄉東崖村北。水自岩壁流出,經半米深方池沿小溪緩流,與另一無名山泉匯流至長8米石砌水池中。為農田灌溉用水。

老泉

在東崖村東的山半腰。水常年自崖縫中湧出,清冽甘美。經敷設的輸水管,流入東崖村,可供全村五六百人飲用。

道士泉

道士泉道士泉

在錦繡川鄉大佛寺村南,河之東崖。明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清道光《濟南府志》稱“在大佛寺東坡”。該村南側,昔日有大佛寺,清末民初已凋敝,現僅存極少量的墓塔石和石雕柱礎。道士泉即在大佛寺遺址東側的山坡下,村民以方位呼之為“南泉”。水自崖隙中湧出,瀉入河中,終年不竭。水質甘純,煮後無垢,村民稱飲之可治腹瀉,並稱附近曾有道觀、道士墓地等。

清泉

清道光《濟南府志》著錄,稱“在道士泉北”。今道士泉北側,有一小石壩將河攔成的塘灣,面積約1000平方米。塘水來源於河崖湧出的泉水和上游百花泉之水,四季不枯。清泉疑即湮於塘灣內。塘水碧透,經溢水口瀉出,與道士泉水相匯,向南流入錦繡川。岸邊溪畔,雜木籠蔭。

老莊泉

在青銅山南麓,錦繡川鄉老莊村內。泉以村名。為東西兩泉。西泉池呈長方形,水清碧透;東池為井形,蒼暗深邃。兩池皆以石砌岸,水由暗渠匯入8米長的蓄水池。沿泉旁石階路可攀登至青銅山大佛寺造像。

楊家泉

在青銅山東,錦繡川鄉金鋼纂村山道旁。因源於楊姓田邊得名。原為自然水池,後被填埋,水自地下水道向西伏流,匯入村內蓄水池。泉水澄澈,清冽甘美,為村民飲用水。水盛時沿山峪蜿蜒南流5公里余,入錦繡川水庫。

白花泉

在青銅山頂端,十六里河鎮白花泉村東南石崖下。因石泉流出白花浮”得名。明《七十二泉詩》著錄。清康熙《濟南府志》云:“飛瀉漫流,曲盡幽姿,流經孤山入錦繡川。”今泉池北為巨岩,三面石砌,東臨深澗,水自岩縫流出,匯積池內,為村民飲用水。大旱年,時有枯竭。

斗母泉

(竇姑泉)在青銅山西北山陰,十六里河鎮斗母泉村北崖下,鄰近處有斗母廟。因水涌量大,俗稱“大泉”。原名“竇姑泉”,明崇禎、清乾隆《歷城縣誌》和道光《濟南府志》均著錄,稱“在大佛寺北頂”。清郝植恭亦稱此泉為竇姑泉,將其列入《七十二泉記》。今斗母泉村的山之南麓,即大佛寺遺址。蓋後來由“竇姑泉”諧音為“斗母泉”。泉水自岩壁圓洞流出,匯積於1991年棚蓋起來的蓄水池內,常年不竭,為村民飲用水。池旁有連根同生的車梁木和刺楸古樹,均為濟南地區同類樹種中的第一大樹。

南圈泉

在青銅山北坡,十六里河鎮南圈村西。因村而得名。為用水泥板棚蓋的石砌長方池,水自南壁岩縫流出,清澈潔淨,為村民飲用水。

邊莊三泉

在青銅山西北,十六里河鎮邊莊村街旁岩下。依方位分別取名“北泉”、“南泉”和“西泉”。泉池皆為長7米,寬3米,深2.5米左右的石砌方池,以水泥板棚蓋,上留便於取水的方孔。水量較均衡,不涸不溢,為村民飲用水。

西坡雙泉

在十六里河鎮西坡村,村東即為青銅山。村南、村北各有一泉,按方位分別稱“南泉”、“北泉”。池皆以石砌。南泉池頂用料石券為拱形,水自岩縫流落至池內;北泉池為敞開式,水自地堰石縫流出,匯入池內。泉水清澈,四季不竭。

南嶺泉

在青銅山北,十六里河鎮碉堡峪村南。因源於南嶺山頂得名。為水泥板棚蓋的石砌長方池。水自岩縫湧出,流落池內,嘩嘩作響,長流不息。

寄寶泉

在碉堡峪村街旁崖下。傳說曾有僧人在泉旁石縫寄藏財寶,故名。水自岩縫湧出,匯積於井形池內。水盛時,經臨近的蓄水池,沿峪漫流。

小泉

在青銅山北,十六里河鎮小泉村內。因泉水小於俗稱“大泉”的斗母泉而得名。為村民飲用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