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青縣誌》(清.光緒)載:觀音寺在縣西南四十里大孝子墓東南隅,同治(1867年)六年重修。觀音寺位於新興鎮大孝子墓村東,始建於何年何月已無從考證,但在其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帝王墨客到此觀瞻憑弔,留下了不少動人的故事。歷史
據說,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南巡。其間,他察民情,觀民風宦風,聽說佛定和尚正住錫觀音寺講法,遂前往,康熙帝君臣一行駐蹕(音同“閉”:馬車)河間府太平莊行宮,並寫下:“新霜來朔風,納稼滿西疇”的詩句。農曆八月十五,觀音寺舉行達摩祖師聖誕大法會,觀音寺前佛旗獵獵、人山人海、絡繹不絕,一派節日的氣氛。康熙皇帝聽地方官員說佛定和尚是當代活佛,道法精深,決定與這位活佛見上一面,所以,輕騎便服來到觀音寺,但見:牌樓高聳,山門巍峨,石獅雄距,金剛猙獰;層層寶殿,緗瓦朱甍(音同‘蒙’:屋脊);清風徐來,風鐸悅耳;蒼松籠煙,菊花怒放。這時,有一個小沙彌來到康熙面前,口誦“阿彌陀佛”,送上一張紙條。康熙展開,但見上句謁(音同‘夜’:拜見)語:“佛見佛龍天喜,佛光瑞見雲霄里;國運昌隆見盛世,真龍見面佛留跡。”康熙見狀,將隨身玉扇一把贈與方丈,請小沙彌轉交,君臣一行悄然離開觀音寺。
清朝光緒七年(1881年),臘月初八,這一天是觀音寺一年一度的施粥節,觀音寺前粥棚熱氣騰騰、人聲鼎沸。在遊客中有一位軍官十分耀眼、威風,他就是駐紮在觀音寺東北三十里,青縣興濟鎮的駐軍長官馮有茂,他前來觀音寺燒香拜佛。馮有茂祖籍安徽巢湖,世篤佛教,怎奈,生子夭亡,於是來觀音寺求子,知客師傅見遠來的軍官客人,立即上前引入客堂,命沙彌拴馬獻茶。然後,小沙彌端來臘八粥,但見碗中大米白如玉脂,小米燦若金粒,蜜棗紅如瑪瑙,青絲紅點綴其中,另人饞涎欲滴。一行人用畢,來到觀音大殿,夫婦虔誠叩拜,夫人拈得一簽,曰:“將軍戎身,福佑兒孫,後輩榮華,位列侯門”,夫妻大喜。後生一子,取名御香,字煥章,他就是叱吒風雲的馮玉祥將軍。
觀音寺在康乾盛世之時,香火鼎盛,同治與鹹豐年間重修,隨著清王朝的衰落,國弱民貧,觀音寺也失去往日的風采。清末民初,生靈塗炭,列強搶掠;軍閥沸戰,僧人逃散,千年古剎,毀於一旦;日寇入侵,國破家亡,僅存殘垣斷壁,也被毀修了炮樓。
今天的觀音寺建在原址上,由大孝子墓籍佛教大師釋仁寬從2002年開始籌資修建,首期工程已於2005年底竣工,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有山門、鼓樓、天王殿、施無畏佛殿、東方三聖殿、退居寮、西方三聖殿、方丈寮、僧寮等。
觀音寺坐北朝南,東西長50多米,南北80多米,它的正面是山門,也叫“三門”即:無相門、空門、無作門,它的建築風格屬於重檐竭山式,“三門”始於漢明帝,在封建社會,只有帝王宮室設三門,其他官宦舍宅,均不得設三門;“三門”兩旁是四尊威武的石獅,它代表著鋪正摧邪;“三門”中間的台階飾滾龍石雕,這叫“御道”,上面五條龍翻雲吐霧,喻意五龍捧聖,這是一般人不能逾越的雷池,只有帝王才能踏足。
“三門”西邊是鼓樓,東邊是鐘樓,晨昏時鐘鼓同起同止,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幕擊則覺昏衢、疏冥味。
“三門”後面第一座大殿叫“天王殿”。“天王殿”供奉的是笑口常開、袒胸漏臍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兩邊是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幅對聯詼諧幽默,又富含佛教哲理,告訴世人要有容忍精神,要有能容天下之事的海量,不忍則生百病,生百禍。
“天王殿”後面是觀音寺的主大殿,叫“施無畏佛殿”。大殿的前面是兩座石碑,石碑下面的神獸叫贔屓(音同‘閉系’:大烏龜),傳說,摸一摸贔屓頭,一生不發愁。東邊是觀音寺的記事碑,記載著觀音寺的歷史和故事;西邊的石碑是為津塘大慈善家立的無字豐碑。主大殿中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他結跏趺坐,慈祥莊嚴,“龍女”和“善財童子”站立兩旁;主林殿東邊的配殿是東方三聖殿,西邊是西方三聖殿。還有退居寮、方丈寮、僧寮、齋堂等供僧眾淨修、起居、吃飯等。
現狀
正在建設中的大雄寶殿是觀音寺二期工程的主體工程,位於施無畏佛殿之後;東為伽藍寶殿,西為方群靈護法寶殿,主體大雄寶殿分為三層:一層是地藏殿,建在水下,主要用於存放周邊村民的骨灰盒,二層三層分別是水上大雄寶殿和藏經閣。名殿犀台之間,有青石小橋相連,水中種植蓮花,為我國北方第一座水上寺院,總面積4900平方米,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總建築造價500萬元人民幣。釋仁寬大師的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修建安老院、至孝陵園和彌陀學院,安老院是一所為周邊孤寡老人提供安享晚年的靜養之地,主要建有宿舍、健身室、娛樂室、衛生室花園等;至孝陵園以孝文化為主題,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主要建有紀念堂、骨灰堂、陵園等,改變村民傳統的喪葬陋習,移風易俗,彌陀學院是用於培養僧材,它將是我國北方第一座培養僧侶的學院。這些工程將於明年開始動工,2010年前竣工,那時的觀音寺將為我國北方第一座水上寺院,北方第一座彌陀學校,位列我國名寺之列。
“孝”為中華民族文明千古之傳統美德,大孝子墓村以一曲孝子壯歌驚天地、泣鬼神,亘延數百載,聲振華北,名揚四海。座落於大孝子墓村的觀音古剎更是聲震遠播,孝子墓與觀音寺一體同輝,歷為文人墨客觀瞻憑弔,詩文會友之處。
相關詩作
前人有詩曰:《旌於孝子墓》
留插松楸荒壠邊,煢煢苫塊歷三年。
盡傷荼蓼心中苦,縹緲君灬(xun,音熏)蒿鼎內煙。
伏臘兔狐同野穴,晨昏鳥雀共林巔。
嗟予空抱終生恨,羨爾高風意惘然。
《游觀音古剎》
東瀕大海西臨澗,南控齊魯鎖幽燕。
滄青自古稱要津,拱衛京畿事悠關。
民性淳樸仰書香,忠泣神鬼孝驚天。
古剎歷代高僧棲,名播天下譽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