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傳佛教五大教派之一,是傳播最廣、寺僧最多的一派。格魯派主張以“中觀見”為中心,學行並舉,顯密並重,僧眾嚴持戒律,學經遵循次第,組織嚴密。該派從明代前期的初創時即傳人青海,後經三、四、五、七世達賴喇嘛弘傳,遍布全省。清代進人全盛時期,有7大活佛被封為“呼圖克圖”駐京供職。全省現有格魯派寺院343座,住寺僧人萬餘人,居各教派之首。全省各縣、市中,除果洛的瑪多縣外,均有分布,其中海東各縣和西寧市最多,共159寺,其他依次是:海南74座,黃南56座,玉樹23座,海北17座、海西9座、果洛5座。在這些寺院中,湟中縣塔爾寺、互助縣佑寧寺、化隆縣夏瓊寺、同仁縣隆務寺、大通縣廣惠寺並稱為“青海五大格魯派寺院”。塔爾寺又是全國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是宗喀巴大師誕生地;夏瓊寺是宗喀巴大師最早佛學啟蒙寺院,稱之為“格魯派之源”;佑寧寺被譽為“湟北渚寺之母”,是青海湟北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隆務寺是黃南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曾是同仁地區政教統治中心;廣惠寺是敏珠爾活佛的本寺,二世敏珠爾曾被清雍正帝封為“敏珠爾呼圖克圖”,地位僅次於章嘉活佛。其他比較著名的格魯派寺院,如化隆縣的丹斗寺、互助縣的白馬寺等,都是青海最古老的寺院和西藏佛教“後弘期”發祥地,湟源東科爾寺、尖扎拉毛德千寺等在清代均有駐京呼圖克圖。此外,玉樹地區的龍喜、拉布、色航等寺,果洛地區的拉加寺,海南地區的石藏、賽宗、白馬、魯倉等寺,海北地區的仙米、珠固、白佛、剛察和阿力克大寺等,海西地區的都蘭、香日德、阿罕達勒等寺,海東地區的瞿曇、藥草台、羊官、卻藏、扎藏、塘爾垣、文都、古雷、賽支、支扎等寺,西寧地區的大佛、金塔、弘覺、藏經等寺,都是較有名的格魯派寺院。格魯派是在噶當派基礎上最後發展形成的一個大教派,青海現有格魯派寺院的多數是清代新建或由其他教派改宗而成的,青海現存343座格魯派寺院中,由其他教派改宗的,海東和玉樹地區各有1l座寺院,黃南地區5座,海南地區l座。
相關詞條
-
青海藏傳佛教
世紀,藏傳佛教諸派相繼形成,西藏各派系高僧,或其弟子紛紛前來青海傳教,青海藏傳佛教進入活躍時期。至宋元,藏傳佛教諸派在青海更加發展,各地紛紛建寺...;黃南地區是青海藏傳佛教寺院較多的地區之一,初以寧瑪派和薩迦派居多,明清...
-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於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
教派起源 發展時期 宗教特點 五大支派 代表寺院 -
格魯派
格魯派(黃教)是中國藏傳佛教宗派。藏語格魯意即善律,該派強調嚴守戒律,故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又稱黃教。創教人宗喀巴,原為噶當派僧人,故該派又被稱為...
宗派緣起 建立過程 派系傳承 派系教義 轉世體系 -
藏傳佛教哲學
藏傳佛教哲學是在中國藏族地區形成和發展的佛教各派別的哲學總稱,基本上屬於大乘中觀派的“緣起性空”觀點。
簡介 歷史派別 理論及主張 相關書籍介紹 現狀 -
青海藏傳佛教覺囊派
青海藏傳佛教五大教派之一。明萬曆年間,西藏覺囊寺座主多羅那他(1575...這時,該派傳人青海果洛地區。今班瑪縣江日堂鄉6公里的阿什姜村,傳為“果洛...與格魯派混合寺院)內,班瑪縣2座、甘德縣4座、久治縣2座,均在今果洛州境內...
-
藏傳佛教的造像藝術
藏傳佛教的造像藝術,是一種藝術。藏傳佛教造像藝術,主要由青銅造像、木刻造像、泥塑造像、石刻造像和酥油花造像五大部分組成。
-
格魯派始祖宗喀巴
宗喀巴(公元一三五七|一四一九年),本名羅桑札巴,出生在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地方。包括西寧、湟中在內的青海東部湟水流域,在那時期名為\"宗喀\"。西藏人為...
簡介 詳細信息 -
《藏傳佛教探秘》
《藏傳佛教探秘》,由作者:徐麗華編著,巴蜀書社出版社出版的佛學小叢書,本書共分八章,系統全面地介紹了西藏遠古的歷史,佛教傳入吐蕃的歷程,藏傳佛教確定的經...
圖書介紹 精彩片段——顱骨碗 目錄 -
青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青海,簡稱“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西寧,位於中國西北內陸,青海界於北緯31°36′-39°19′,東經89°35′-103°04′之間,...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