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介紹
現全局共有職工322人(其中在職職工212人),本科學歷116 名,碩士43名,高級工程師及以上34 名,工程師60名,技術幹部占70%以上。現擁有土地64畝、房產1100.89平方米,設備741台套,總資產38955萬元。局內設紀委和工會,機關內設綜合辦公室、勞動人事處、財務處、勘查處、生產經營處、安全生產保衛處、省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等7個處室;下轄水文地質勘查院、工程地質勘查院、環境地質勘查院、固體礦產勘查院、地質災害防治院、地質工程院、地球物理勘查院、測繪工程院等8個二級單位。
通過幾代水工環地質工作者的接續奮鬥,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的業務水平長足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形成了以水文地質為優勢專業、以工程地質為特色專業、以環境地質為核心專業、以地質災害防治和土地整理為新興專業體系,是一支技術密集、隊伍年輕、專業配套,集科研、勘查、設計、施工於一體的專業性地勘隊伍。現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水工環勘查甲級資質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防治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甲級資質;水利部頒發的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及水資源論證乙級資質;建設部頒發的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市政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省測繪局頒發的測繪乙級資質等。
近年來,我局積極投身青海東部嚴重缺水區找水、火車站綜合改造工程地質勘查、地質災害治理和地熱資源勘查等重大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在“西南抗旱和玉樹抗震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深入災區開展專業應急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先後獲得“西南抗旱打井先進集體”、“玉樹抗震救災先進單位”、“青藏高原創新找礦先進單位”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國家級榮譽,深得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族人民民眾的充分肯定和好評。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依法治國戰略全面實施,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局黨委面對複雜形勢,堅持與時俱進、未雨綢繆,及時調整產業布局,積極拓展業務範圍,全力以赴致力於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確定了“依法治局、人才興局、市場引領、項目支撐、突出主業、多種經營”的發展思路,決心在西部大開發、青海大發展這一千載難逢的偉大事業中,搶抓機遇、奮發進取、固強補弱、創新發展,以無愧於時代的輝煌業績,續寫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發展新篇章。
領導班子
許偉林
周丹文
韓英善
代世偉
羅銀飛
業務範圍
水文地質
我局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和城鎮、工礦企業供水水源地勘探、地熱地質勘查等工作。先後完成了陝、甘、青、藏等省區100餘萬平方公里水文地質普查,為人畜生活飲水、農田供水和農業規劃提供了地質依據。開展了“青藏高原重點地區1:5萬水工環地質調查”、“柴達木盆地循環經濟試驗區重點地區地下水勘查”、“烏蘭盆地地下水勘查”、“青海湖流域生態水文地質調查”、“青海省德令哈市巴音河沖洪積扇供水水文地質詳查”等工作。尤其在格爾木地區積極探索鬆散層高壓自流水分層監測等工作引領著省內水文地質重大學科問題研究工作。近年提交的《青海尕斯庫勒油田供水阿拉爾水源地水文地質勘探》獲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優秀地質找礦項目二等獎,《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區地下熱水勘查》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為青海“三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地下水資源保障。
區域水文地質普查、調查
我局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主要承擔青海省祁連山東端—當金山口、柴達木盆地西北緣、青南、海東等地區空白區的1:10萬、1:20萬、1:50萬水文地質普查任務。先後完成門源幅、天峻幅等26幅1:20萬水文地質普查。“十一、十二五”期間承擔了“青海省湟水流域重點地區和青海省格爾木市野馬泉整裝勘查區1:5萬水工環地質調查”、“柴達木盆地重點地區1:5萬水文地質調查”等工作,工作區覆蓋青海省主要城市經濟區及農牧區,為青海省社會經濟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水文地質資料。
城鎮、工礦企業供水水源地勘察
我局充分發揮基礎資料和專業技術優勢,開展供水井勘探工作已有40多年,共成井1000餘口,解決了150餘萬人、500餘萬牲畜飲水,200萬畝農田、草場的灌溉用水需要。為青海六州2市、陝西、甘肅、內蒙、新疆等地城鎮、駐軍、工礦企業、農牧業供水、人畜飲用水尋找到100餘處優質地下淡水水源地。承擔了德令哈市、德令哈工業園區、格爾木市、青海慶華公司、五彩礦業有限公司、青海石油局、烏蘭縣、都蘭縣等供水水源地勘探、施工工作,解決了當地人畜、工礦企業用水問題。
扶貧找水示範工程
“十二五”期間積極回響省政府和國土資源廳的號召,先後在平安、循化、大通等嚴重缺水地區實施扶貧找水項目,開展了青海東部嚴重缺水區扶貧找水工程,其中大通縣石山鄉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當地及周邊3萬餘人、6萬餘牲畜的安全飲用水問題,為在全省開展此類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範帶動作用,有力支撐了地方經濟發展。
抗旱打井工程
2010年初,我國西南地區發生嚴重旱災,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我局積極回響青海省政府、省國土資源廳號召組成雲南旱區打水打井突擊隊,馳援雲南,負責文山州抗旱打井工作,共完成探采結合井20眼,解決了當地百姓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問題,打井突擊隊被國土資源部評為“抗旱打井先進集體”。
應急保障找水工程
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地震,我局第一時間迅速組織應急隊伍開展應急供水井施工等工作,完成了玉樹災區結古鎮扎西科供水水源地以及巴塘後備水源地等勘探和建設工作,成功打出災區第一口飲用水井,保障了災民安置點、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生活生產用水。
工程地質勘察
工程地質勘查是我局主導專業,省內大多重點工程的前期地勘工作均由我局承擔。先後完成黃河上游龍羊峽—劉家峽段環境工程地質勘察、黃河上游劉家峽—青銅峽段環境工程地質勘察、寶雞—蘭州鐵路環境工程地質勘察等基礎性公益性勘查工作,均獲部級二等獎。完成了青藏鐵路最高海拔崑崙山隧道勘察、跨湟水河大橋勘察;在玉樹災後重建工程中,我局組織全省最強工勘力量,開展重建區工程地質勘查,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災區恢復重建提供了大量詳盡的地質基礎資料。其中,《青海省玉樹縣結古鎮重建場地岩山工程勘察報告》獲青海省工程勘察項目一等獎,被建設部評為勘項目二等獎。2012年被建設部評為“全國優秀勘察設計單位”。
近年來主動投身地方經濟建設大潮,工程勘察業務涉及省內能源、電力、光伏電站、交通、水利、工民建築等領域,形成了以市政工程、大型投資項目、鐵路、公路勘察為主要工作內容,同時積極向地質災害治理領域拓展,為青海各項基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環境地質勘查
我局通過十幾年的砥礪奮進,在環境地質、災害地質等方面卓有建樹,成為省內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地質遺蹟保護、基礎性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領域的主力軍,並取得了一定突破和進展。
地質遺蹟保護
率先立項開展地質遺蹟的調查與保護工作——申報和建設了青海省第一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坎布拉),為全省地質公園建設和地質遺蹟保護工作起到了示範效應,其後我省成功申報了崑崙山、久治年保玉則、貴德等國家地質公園,鼎力助推旅遊名省建設。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青海省地處“世界屋脊”,地理位置特殊生態環境脆弱,為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護工作,我局率先在省內申報並先後實施了在高寒高海拔三江源區的巴顏喀拉山扎陵湖鄂陵湖等地區、環青海湖地區、祁連山黑河源區等27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投資超過2.21億元,綜合治理面積達62000畝,為加強三江源、青海湖地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藏區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地質災害調查
承擔並完成了互助、化隆、民和、同仁縣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及樂都、門源、烏蘭、祁連、德令哈等13個縣市1:1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協助當地政府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和編制了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防災預案,建立了以縣為單位的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為當地政府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和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產生了積極的防災減災效益。同時,承擔了大通、互助、樂都、民和四個縣的地質災害排查工作,確保當地百姓生命財產安全。
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礦產及土地預審
我局長期開展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壓覆礦產資源調查評估、土地預審等工作,涉及鐵路公路、水利水電、油氣管道、工業與民用建築及城鎮總體規劃等工程,為工程建設和規劃區用地審批提供地質災害防治基礎性資料。
地質災害防治
率先在省內開展了地質災害勘查、設計和治理工作,先後完成了黃南西山滑坡工程、西寧市瓦窯溝土石流災害治理工程;實施了西寧市北山一棵印危岩滑坡、大寺溝東滑坡和林家崖滑坡、大通氂牛山不穩定斜坡治理、火燒溝土石流治理以及循化河北灘土石流地質災害治理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減災防災成效明顯,為服務地質經濟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牽頭實施了為期三年的玉樹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全面峻工,其中18條土石流溝地質災害治理和四段不穩定斜坡治理已發揮有效作用,為玉樹災後重建作出了積極貢獻。
牽頭並參與編制了《青海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西寧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規劃,為我省“十三五”規劃提供了地質科學基礎依據。
土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
我局不斷加大土地開發整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土地復墾方案編制等方面的力度,並取得一定成效。成功開闢了青海省土地開發整理(占補平衡)項目投資建設的BT模式。
編制完成湟水北乾渠灌溉工程二期工程、湟水西乾渠灌溉工程、樂都縣楊家水庫工程、平安縣牙扎水庫工程、魚卡露天煤礦建設工程、大華水庫建設工程、西昌水庫建設工程、川大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等的土地復墾方案。
承擔了貴南草業公司一分公司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玉樹州囊謙縣香達鎮土地開發整理(一、二、三期)等項目的可研與規劃設計;完成大通東峽河流域土地整理、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香達鎮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等多個項目的監理工作。
固體礦產勘查
為加強可持續發展的後勁,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全局主動融入到全省地質找礦的大軍中,積極承擔青藏專項、省地勘基金等公益性地勘項目。工作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中部祁漫塔格、東崑崙、三江北段等重要成礦帶整裝勘查區,勘查礦種主要有鐵、銅多金屬、金等。完成的格爾木市那棱格勒河西鐵多金屬礦普查項目通過對磁異常區的詳查工作,首次在沙漠地區取得重大找礦突破,引領我省在該地區地質找礦工作的大提速,該項目提交銅資源量9萬噸,鋅12萬噸,鐵礦石量800萬噸,銀27噸,獲得青海省地質找礦三等獎。2011年完成的剛察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榮獲國土部礦產資源規劃優秀成果二等獎。
測繪工程
我局具有工程測量、地籍測量、勘測定界、房產測繪以及行政區域界線測繪等技術能力。先後完成了全省各州及縣道路、排水、垃圾場等基礎測繪工作,已積累了一定的方法與經驗,在國土、地質、礦產、公路、農業、房地產及市政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服務保障作用。
地球物理勘查
我局在地面水文物探與地基檢測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先進設備,主要承擔國家財政出資的基礎性、公益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礦產地質、環境地質和災害地質方面以及各類市場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擁有直流電法、電磁法、工程地震、測井、磁法、地面核磁共振找水儀器等各類設備29台(套)。先後在陝、甘、寧、青、蒙、藏等省區完成了各類地球物理勘查工作200餘項,在工程物探、水文物探、礦產物探及環境地質物探工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果豐碩、技術力量雄厚。業務範圍包括地面核磁共振法找(滷水)水、地面水文物探、綜合水文測井、地熱地球物理勘查;工程物探、隧道勘察、公路檢測、管線探測;滑坡勘查;磁法、電法、電磁法礦產地球物理勘查。
青海省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
我局於2013年成功申報建設了“青海省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以科技創新為手段,立足於青海省地勘行業前沿發展,著力開展地區環境地質基礎理論研究、地溫地熱能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綜合研究、地球化學環境及水土污染對人類影響的研究、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研究。通過重點實驗室建設,科研團隊創新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獲得科技專著出版資助1項,承擔清潔能源乾熱岩方向高新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獲得多項地勘行業科技成果獎,主辦、承辦了國際、國內大型科技學術交流會議各1次,積極參加國內科技學術交流多項。在青海省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帶動下,地勘工作質量水平得到保障,地勘成果正逐年遞增,地勘科技學術氛圍日益濃厚。
地質測試
我局中心實驗室設有水質分析和土工試驗兩個專業,主要進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土工程、環境地質、災害治理、水利建設、民用建築、公路等工程樣品的測試與試驗,分析測試達60多項。水質(地下水、地表水)檢測包括生活飲用水檢測、鍋爐水質檢測等;土工試驗包括含水率試驗、密度試驗、界限含水率試驗、顆粒分析試驗、擊實試驗、壓縮(固結)試驗、剪下試驗、滲透試驗、三軸試驗、易溶鹽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