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原子城位於青海海北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腹地,315國道穿行城區,距省會西寧僅90餘公里。原占地面積500餘平方公里,由18個相互獨立的生產、研究單位組成,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對外曾稱“國營221廠”、“青海礦區”等。基地始建於1958年,1964年正式投產,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都是在這裡研製、組裝成功的。1995年5月15日,新華社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已完全退役”。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指揮中心
221基地總共有7個分廠,一分廠負責彈頭體加工、鈾部件生產、精密加工以及無線電系統的控制等;二分廠主要負責炸藥的加工、同步聚焦實驗及火工部件的加工和核武器的組裝工作;三分廠為機械加工廠,負責翻砂、鍛造、熱處理以及制氧等;四分廠為火力發電廠,負責給基地供熱水、供暖、供電,現在仍在利用;五分廠是水廠;七分廠是放射化學和中子物理實驗場所。221基地作為“原子城”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下指揮中心,它位於原青海省礦區郵電局院內,是一個以通信支撐和保障為基礎的地下掩體,距地表9.3米處,用純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
在進入地下之前,指揮中心的大門在沒有發現之前是被堵死的,一直到2006年才在一個偶然機會被發現,這與221廠完全交給海北州相距了11年之久。
沿著台階往下下兩層,到達指揮中心的核心區,首先進入眼帘的是一座厚實的鐵門。這個鐵門至少有三噸半重,關上後水、有毒氣體都進不去。
穿過厚實的鐵門,還有兩道門,然後是七八個房間分布在兩邊。
在當時,這裡承擔著基地最重要的通信聯絡保障、指揮職能。指揮中心由載波室、配線室、通風室、指揮室、發電機房、配電室、人工交換室和電報室幾個部分組成。
電報室
發電房裡的發電機至今仍可以發電,現在看這些設備很落後,可在當時是最先進的。在人工交換室,看到一台1965年製造的人工電話交換台,下面的插孔上寫著一排文字“中央、國防部、一號首長、一分廠、二分廠”等字樣。
紀念碑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舊址紀念碑。碑文記載了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在這裡成功研製出中國二彈的經過。1993年基地退役後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將這裡命名為西海鎮,並確定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西海影劇院在六十年代是西北最豪華的影院。
由張愛萍將軍題字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紀念碑。
碑的二側雕有二彈爆炸圖和時間,這是67年6月氫彈試爆成功。
碑高16.15米象徵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成功的爆破第一顆核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