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簡介
拉丁學名:Polyporus picipes Fr.
中文別名:褐多孔菌
同物異名:Polyporus badius (Pers.ex Gray) Schw.
分類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多孔菌屬
形態特徵:子實體大。蓋直徑4-16cm,厚2-3.5mm,扇形、腎形、近圓形至圓形,稍凸至平展,基部常下凹,粟褐色,中部色較深,有時表面全呈黑褐色,光滑,邊緣薄而銳,波浪狀至瓣裂。菌柄側生或偏生,長2-5mm,粗0.3-1.3cm,黑色或基部黑色,初期具細絨毛後變光滑。菌肉白色或近白色,厚0.5-2mm。菌管延生,長0.5-1.5mm,與菌肉色相似,乾後呈淡粉灰色。管口角形至近圓形,每毫米5-7個。子實層中菌絲體無色透明,菌絲粗1.2-2μm。孢子橢圓形至長橢圓形,一端尖狹,無色透明,平滑,5.8-7.5μm×2.8-3.5μm。生態習生: 生於闊葉樹腐木上,有時也生於針葉樹上。
生態習性:
分布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
經濟用途:屬木腐菌,導致樺、椴、水曲柳、槭或冷杉的木質部形成白色腐朽。產生齒孔菌酸、有機酸、多糖類以及纖維素酶、漆酶等代謝產物,提供輕工、化工及醫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