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介紹
青州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3年7月,經過14年的建設和發展,如今的青州經濟開發區,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隆起帶、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和城市建設的次中心。2008年7月6日,在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理論研討會上,青州市以第87名的成績,重新跨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行列!青州重進百強,也是對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充分肯定。可以說:青州經濟開發區的崛起,帶動了青州工業經濟的振興,促進了青州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為充分發揮開發區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構建青州經濟發展的重心,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2003年7月,經市委十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研究,決定在原王母宮工業園區的基礎上,成立青州經濟開發區新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具體負責青州經濟開發區新區的建設管理工作。2003年7月12日,青州經濟開發區新區建設領導小組指揮部在原王母宮鎮掛牌辦公,標誌著青州經濟開發區新區的正式成立。
青州經濟開發區建設正式啟動後,青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開發區建設作為實現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相繼出台了“項目向開發區集中、企業退城進園”等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強力推進青州經濟開發區健康、快速發展。至2003年底,先後有山東起重機廠、龍星布業、巴夫特肥料、天源化工、駿蔚化工、八起食品等67個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落戶開發區,項目總投資達27.4億元,其中過億元的項目6個,5000萬元以上的11個,開發區建設實現了良好開局。
2006年,實現財政總收入4998.7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812.7萬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124.3%和66.2%;2007年,完成財政總收入9675.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2823.1萬元,比2006年增長93.6%和55.7%。2008年上半年,已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37萬元,占全年任務的51.1%,預計2008年將實現財政總收入1.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500萬元。開發區已經成為青州市最具發展活力的經濟區域。
基礎建設
開發區管委會堅持規劃先行,根據全市總體規劃的要求,聘請北京、上海、青島等地的知名專家和專業規劃設計人員,按照產業區、科研區、住宅區、服務區、物流區分工合理,功能齊全的要求,對68平方公里的經濟開發區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特別是對21平方公里的起步區,進行了分類詳細規劃,達到了“土地集約利用、功能分區明確、基礎設施完備、內部環境優美”的要求,提升了開發區規劃的水平和檔次,提高了開發區的承載力。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前期主要以政府投入為主,突出道路建設、供水排水、供電供汽、綠化美化等重點,形成經濟開發區發展的框架。2003年,開發區內的東方北路、工業北路、時代一路、時代二路和中心路等主要道路的拓寬硬化工程相繼完工;2004年,主要進行了工業路北段、時代二路東段、東方東一路、東方西一路等五條道路的拓寬硬化,開發區內道路與東紅高速公路連線線、青墾路和309國道、市新北環路共同構成了開發區“九縱八橫”的道路網路,其後,又相繼進行了金順路、時代三路、中心北一路、小項目區道路的拓寬改造,形成了開發區“格線化”布局,開發區內基本上實現了“七通一平”的目標,為項目落戶創造了條件。在道路建設的同時,對綠化、路燈、供電線路、供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了配套。2006年,建成了日處理污水5萬立方的開發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日處理污水2萬立方,於2006年12月投入運營。截止目前,開發區21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已先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6億元,開發區內道路總長度達80.9公里,安裝路燈1700盞,鋪設各類管網130公里,綠化面積115萬平方米。
2007年,總投資1.5億元的東紅高速公路連線線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2008年,青州北路、青墾路拓寬改造工程、膠濟鐵路新客運站建設工程等全市重點工程相繼在開發區開工建設,目前,青州北路已建成通車,新客運站已於7月20日正式啟用。這些全市重點工程的建設,進一步提升了開發區的基礎設施檔次,拓展了開發區的發展空間。
為解決開發區配套設施滯後、服務功能不全的問題,青州經濟開發區在青州路東側、東方路西側、309國道以北、時代一路以南區域內規劃建設了開發區綜合服務區。該綜合服務區總占地面積2366畝,規劃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自2007年4月份開始,僅用3個月的時間,對開發區綜合服務區內的四個村莊進行了拆遷,共拆遷住宅房屋1186戶,沿街營業房58戶,各類企業70餘家,拆遷建築總面積36萬平方米。在服務區建設方面,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運作模式,通過招商引資、銀行融資、企業投資等多種方式,保證服務區建設的投入。2007年7月24日,服務區安置區順利奠基,目前,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的安置區建設工作進展順利,50幢安置樓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占地200畝的開發區中學已經開始動工建設;醫院、託兒所、賓館酒店、高檔寫字樓等綜合配套設施項目的招商工作正在洽談中。
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開發區專門成立了規劃辦、執法中隊、路燈管理所、環衛所等管理服務機構,配備了專門人員和車輛,加大基礎設施管護力度和執法管理力度,堅決杜絕違法建設、亂搭亂建等現象的發生,保證了各項規劃的落實。
優惠政策
青州經濟開發區優惠政策
(一)投資新建註冊資金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含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生產性企業投產後,在5年內按實際上交地方稅收的50%給予獎勵;其中認定為高新技術項目的,按實際上交地方稅收的60%給予獎勵。
(二)投資新建註冊資金100萬元以上的商業、服務業企業,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3年內按實際上交地方稅收的30%給予獎勵。
(三)投資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礎設施項目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5年內按實際上交地方稅收的40%給予獎勵。
(四)投資從事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的,8年內按實際上交地方稅收的60%給予獎勵。
(五)兼併(收購)或投資原有企業的,扣除原有企業上年稅收基數加應增幅度(按全市同行業前3年的稅收平均增長幅度確定)後新增稅收部分,按行業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六)對投資項目的獎勵,自投產之日起計算,項目單位年終申報,經稅務部門審核,市招商引資辦公室認定出具證明,由青州受益方同級財政部門負責兌現。
(七)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
1、經市招商引資辦公室認定的投資建設項目按青發(2002)76號檔案收費標準執行(收費標準有變動時,按新標準執行)。中介服務機構(如評估、勞動就業服務、稅務代理、公證、會員費、協會費等)對外來投資企業的收費不得超過上級規定的最低收費標準的50%。
2、國家及省法律法規涉及外來投資企業的行政性收費項目,市政府無權減免的一律按下限徵收;須繳納的各項事業性收費,不得超過上級規定最低收費標準的50%。
(八) 外來投資項目用地,可按下列規定享受優惠:
1、實際投資額在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的生產性項目,在青州經濟開發區內徵用土地的,用地手續費除享受本條第(七)款優惠規定外,投資密度在60萬元/畝以上的,征地費用不高於2.6萬元/畝,特殊情況超過部分由項目受益單位負責。其他鄉鎮、街道、園區參照本條款執行。實際投資額在3000萬元(含3000萬元)以上的生產性項目用地,可根據投資者要求,經協商給予特殊優惠。
2、利用市內企業劃撥土地投資興辦企業的,可將土地使用權直接出讓給新建外來投資企業,按市政府實際收取的土地出讓金,給予40%的返還獎勵。
3、投資開發土地從事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一次性繳清土地出讓金者,給予40%的返還獎勵。
4、租賃國有荒山、荒地從事開發生產的,5年內市政府免收租金。以國有荒山、荒地入股的,5年內市政府不參與分紅。
5、本項四條優惠規定,由市招商引資辦公室會同規劃國土局、財政局及有關鄉鎮、街道組織實施。
(九)引進對全市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項目、高新技術項目、境外資金大項目,一事一議。
管理服務
走進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樓,一幅標語十分醒目:“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公務員是公僕”,這是開發區管委會強化服務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真實寫照。“一切為了企業發展”的理念已成為開發區幹部民眾的自覺行動。
2008年2月,投資8000萬美元的青能動力項目落戶開發區。為保證該項目順利落戶,開發區確定專門包靠領導,實行全程跟蹤服務,積極幫助企業辦理項目立項審批、規劃等有關手續;在青能動力項目土地調整過程中,開發區管委會專門組織工作組,深入村戶做好民眾思想工作,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調整項目用地400餘畝,使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目前,開發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服務機制和工作流程,從項目立項到規劃設計、從項目用地到建成投產的各個環節,都有專門領導包靠,專人負責,實行“一條龍”服務,盡力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營造了開發區良好的服務環境。許多企業在開發區實現了“當年立項、當年建設、當年投產”,昌時摩托、澳新農化等落戶企業自立項到投產,僅用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創造了企業落戶的“百日”速度。
為提高開發區企業的管理水平和企業家素質,開發區經常邀請專家、學者舉行培訓、講座,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會議、培訓活動,努力打造一支懂經營、會管理、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隊伍。2008年5月31日,青州經濟開發區企業家協會成立,共有89家開發區企業成為協會會員單位。該協會的成立,對於加強企業之間、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行業自律和信息、資金等資源共享,加快開發區企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協會的積極組織和會員企業的帶動下,各企業加強協作交流,增強了凝聚力和發展活力。在今年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活動中,開發區企業總計捐款100餘萬元,展現了開發區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青州經濟開發區將以青州“重進百強”為契機,以建設“省級高科技示範園區”為目標,進一步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努力實現開發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三名一強”新青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