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古代滄桑

青島地域在商周時期進入了奴隸社會,屬於東夷族生活的地區。 南北朝時期傳入青島地域的佛教也有發展,法海寺、石佛寺和華嚴庵都是嶗山的名寺。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為重修青島口天后宮,捐資的商號就達幾十家,這裡有一定程度的繁榮。

青島地域歷史悠久,有燦爛的古代文化。距今約四五千年前,東夷族原始居民已在青島地域集群而居。經考古工作者歷年來的發掘和調查,特別是近些年來的文物普查,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證明早在原始社會,今青島地域便生活著遠古居民,他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同祖國各地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如在膠州市三里河村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堆積層的文化特徵,下層為龍山文化,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的氏族是青島地域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最有代表性的居民。

在平度市東岳石村首先發現而得名的岳石文化在時代上晚於龍山文化,是夏朝和商朝早期生活在山東境內的東夷族所創造的一種古老的文化,同樣生動地反映了青島地域古代居民的生活境況。

青島地域在商周時期進入了奴隸社會,屬於東夷族生活的地區。膠南市靈山島出土的商代銅鼎,說明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度已在這裡存在。膠州市黃姑庵出土的帶金文的銅方彝,開創了青島地域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周初,今膠州市東部有莒國,後南遷,其都城改名介根。春秋時期,今膠州市西部有介葛盧國,其都城在今膠州市南杜村鄉城獻村西,後來介國並於齊國。即墨原是東夷人聚居的地區,屬萊國。

公無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任用管仲為相,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進行改革,開創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強盛局面。齊靈公十五年(公地前567年),齊滅萊國,這一地區併入齊國。齊富漁鹽之利,濱海的青島地域的捕魚和曬鹽均很發達,促進了經濟的全面繁榮。

齊國為防禦其他諸侯國的侵擾,在其南部的防衛線上修了東西走向的約千餘里的齊長城。齊國的船隊航行於膠州灣內外,琅琊和安陵(今靈山衛)成為海運的港口。

公元前485年,吳王夫差率陸軍借道魯國北伐齊國,派大火徐承統領水師奔往齊國的南鄙(今青島琅琊一帶)。吳國人水陸並進,想把齊國一舉打敗。齊國人同仇敵愾,重創吳軍,此後齊國逐漸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師大國。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齊國封即墨大夫,即墨之名始稱於世,其故城位於今平度市古峴鎮大朱毛村一帶。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統帥燕、秦、楚、韓、趙、魏6國的軍隊攻齊。齊國軍隊連失70餘城,即墨大夫戰死後,眾人推舉田單為將。公元前279年,田單徵集耕牛披彩衣,在牛角縛刀,在牛尾點火把,驅使牛狂奔入燕軍陣地,一舉擊潰燕軍,收復齊國全部失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青島地域當時劃歸琅琊郡。秦始皇五次巡遊天下,三次登臨琅琊。他還把3萬戶人家遷到琅哪山下,兔除他們12年的賦役,“作琅琊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刻石上的字依左丞相李斯篆書鐫成,始皇刻石後毀,今存秦二世刻石,是珍貴的歷史遺物。這時期,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眾從琅琊、從膠州灣附近出海尋求仙藥。
孫武將軍像
天柱山魏碑
嶗山絳雪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狄人田橫隨兄田儋起兵,後自立為齊王,他力拒劉邦,不願稱臣於漢朝,自刎而死,其徒屬500壯士自刎于海島即今田橫島。

西漢時,在現城陽設不其縣。漢武帝出巡二登琅琊。童恢任不其縣令,頗有政績,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這時期保存至今的有較為完整的膠州牧馬古城。據《太清宮志》記載,公元前14O年,江西瑞州人張廉夫來嶗山創建太清宮,成為嶗山道教宗師。東漢末年一代經學大師鄭玄曾在不其山下開設康成書院,撰書授徒。

晉代,不其城為長廣郡郡治。名僧法見西去天竺(印度)求經,回國時由嶗山南岸登入,帶回大批佛學經文。長廣郡郡守李疑把他迎至不其城,據說法顯在不其城翻譯了不少佛教經籍。

北魏時代,光州刺史鄭道昭的書法藝術有很高水平,至今可見的平度市天柱山鄭氏摩崖刻石長期以來得到人們高度評價。

三國至南北朝的較長時期中,中國處於分裂割據狀態,青島地域處南北交界,戰爭衝突和社會動亂迫使難民紛紛外遷避難、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隋朝重新統一中國,社會趨於安定。唐代後,青島地域對外貿易地位逐漸重要,膠州灣西北岸的板橋鎮成為北方重要海港,船舶往來,商貿聚集,同新羅、日本、乃至南亞、西亞的貿易逐漸增加。

一些文人也到青島地域遊歷,詩人李白寫下了“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詩人白居易到過琅琊台。日本名僧慈覺大師入唐求法,途中多次經過青島地域。

宋代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正式在密州板橋鎮設定市舶司,這裡成為北方唯一對外貿易的口岸,成為中外交通的重鎮。

宋金的對峙嚴重影響了青島地域的發展。膠西榷場時興時衰,雙方在唐島附近的衝突是著名的大規模海戰。元世祖統一全國後,為方便海運漕糧,朝廷採納膠州人姚演的建議,實施了穿越山東半島、貫通膠州灣和萊州灣的的膠萊運河工程。

唐宋至元明,嶗山道教處於全盛時期,相傳道院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多,同時有一批著名的道士如李哲玄、劉若拙、丘處機、劉長生、劉志堅、張三豐、齊本守等,在嶗山修練,留下許多文墨。南北朝時期傳入青島地域的佛教也有發展,法海寺、石佛寺和華嚴庵都是嶗山的名寺。

明朝初年,為防禦倭寇侵擾,在沿海地區設立軍事衛所,青島地域建有鰲山衛、靈山衛、雄崖所、浮山所、夏河所和膠州所等,保衛了海疆安全,維護了地方的社會秩序,也促進了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明朝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即墨知縣許鋌上疏朝廷,提出開放海上運輸,後獲準在縣境內開放了青島、女姑、金家等海口。青島口通商閩浙蘇淮,海運貿易日趨活躍。

清代青島地域裁靈山衛、浮山所等,改設巡檢司,青島口岸的海防仍受到重視,膠洲灣則成為水師營戰船頻繁海運的基地。

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清廷設立海關總稅務司,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在山東煙臺設定東海關。後在青島口、金家口和塔埠頭設立東海關的分關。青島口逐步建立電報房、郵政局,開設了商店和手工業作坊,成為旅客、商人云集之地。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為重修青島口天后宮,捐資的商號就達幾十家,這裡有一定程度的繁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