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廉夫

張廉夫

張廉夫,字靜如,號樂山,江西瑞州府高樂縣(今江西省高安縣)人。生於漢文帝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公元前171年),於漢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7年)參加科舉,文學茂才一等,官至上大夫,時年22歲。後因得罪權要,棄職精研玄學,入終南山數載,並遨遊天涯。張廉夫來嶗山後,在今太清宮一帶築茅庵而居,開山墾田,自食其力,潛居修行。後回江西,居鬼谷山,又屢來嶗山,雲遊東海諸名勝,雖年逾百歲,仍鶴髮童顏,精神不衰,後不知所終。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張廉夫,字靜如,號樂山,西漢豫章郡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市)人。據嶗山《太清宮志》記載,他當屬西漢時棲居嶗山方士,生於漢文帝九年(公元前171年)。張廉夫是一位才子,曾入仕途,官至上大夫,後棄職入道,在終南山修行數年,並雲遊名山大川,終成一代名道。

隱世高人給起名字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張廉夫的出生同他的人生經歷一樣充滿了神秘色彩。原嶗山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孫守信曾追隨張廉夫當年的足跡,耗時數年對張廉夫的生平進行研究,他在《嶗山名道傳奇》一書就記述了張廉夫不平凡的誕生。

西漢初年,江西瑞州有一戶姓張的人家,雖算不上富貴之家,但一家四口男耕女織、父慈子孝,日子過得倒也殷實。但美中不足的是張家數代單傳,細算下來兒媳田氏過門已有八年,卻沒能為張家生出個一男半女,愁得張老漢夫婦到處求醫拜佛,希望能早點抱上孫子,延續張家的血脈。為此,田氏也總覺得愧對公婆,私下裡也曾勸過丈夫再尋門親事,別因為自己斷了張家的香火。可這張小哥也是個重情義的人,說什麼也不肯再娶,於是田氏就越發盡心盡力地操持家務,並常常周濟窮苦鄰里、積德行善。

有一天,村里來了一個討飯的老漢,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張老漢把他帶回家,交談中得知老人無依無靠,只能沿街乞討,十分可憐。張老漢有意留下老人,但又怕讓兒媳受累,沒想到田氏毫無怨言,像伺候公婆一樣服侍老人。老人雖是個討飯的,但見多識廣,經常給一家人講各地的風土人情,還有養生之道。一晃一年過去了,有一天一家人從田裡回來發現老人不見了,只留下了兩片竹簡,上面寫著:“善惡有報,禍福有主,謝贈膏丹,必做孕婦。來年生子,當令攻書,不求厚官,須稱廉夫。”田氏仔細一看,竹簡旁有個小布包,裡面有一粒藥丸。張老漢這才知道老人其實是位隱世高人,想到他一走,凡人必定追趕不上,全家人只有向空中行禮以表感謝了。

第二年,田氏果然生下一個兒子,依照高人的指點,張老漢給孫子取名廉夫,此後一家人更是節衣縮食供這個孩子讀書。而張廉夫也不負眾望,自小就天資不凡。

他曾當過上大夫

據孫守信介紹,西漢時期的教育,沒有國家統一制定的教材,只是將漢代以前中國歷史名人的事跡及著作作為研究學習的課程,其中最廣泛的就是諸子百家及春秋、戰國時期湧現出來的不同學術流派著作或理論。到張廉夫上學的時候,社會上流行的主要教材大都是黃(帝)老(子)學說,因此,把黃老的哲學理論推演到政治、軍事、經濟、科學的各個領域,就成了當時的風氣。

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22歲的張廉夫因為在哲學理論上成績卓越,被漢景帝劉啟重用,成為上大夫(相當於現在的部長級官員)。漢景帝看中張廉夫在學術方面的才能,於是將他安排在專門負責研究教育的部門,職責就是對黃老學說進行挖掘和推廣。張廉夫在這個職位上一乾就是六年,對於此類學說也研究了六年,將國家圖書館裡的相關書籍看了個遍,所以在理論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由於當時對玄學(玄學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的研究相當普遍,宮廷中從皇帝到官員都以精於玄學為榮,而玄學中養生、修身的部分更是皇帝十分熱衷的話題,於是官員們聚在一起也多是研究這方面的問題,以迎合皇帝的喜好。張廉夫作為一名才子,又專門負責此類工作,於是就成了皇帝經常提問的對象。雖說已經掌握了玄學的精義,但張廉夫對這些未經實踐檢驗的理論的正確性仍有質疑,他又是個謹慎的人,表面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內心卻難免心虛。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一旦哪天在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上出現了問題,犯下欺君之罪,後果可是不堪構想,於是他暗暗下定決心,要親身去實踐這些理論。

為求真理棄職入道

對於張廉夫棄職,一種常見的說法是說他得罪了權臣,為官不順,所以才離開朝堂,入道修行;但也有人認為,一旦掌握了玄學的精義,自然對官場產生厭倦情緒,棄職入道是順理成章的事。“張廉夫是為了驗證所學的理論,才辭官進山修行的。”孫守信說。

於是,張廉夫向皇帝呈上奏章,表明了自己想要通過實踐去驗證玄學理論的正確性,漢景帝深表嘉許,於是恩準並說了些鼓勵的話。就這樣卸下上大夫官職的張廉夫,獨自來到了離長安最近的終南山修道。終南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許多名人都曾在此修行,縱橫家、教育家鬼谷子曾在這裡講學,教出了龐涓、孫臏、蘇秦、張儀四個弟子,最讓張廉夫心動的是偉大的哲學家老子也曾在終南山樓觀台著書講經。

張廉夫上山後,一路詢問牧童、樵翁,了解山中修行人的情況,根據他們的指引,直向伏虎觀尋去。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眼前出現一片茂密的古樹叢,只見一位童顏鶴髮、慈眉善目的老者端坐樹下,正對弟子們講道。張廉夫不敢打擾,駐足樹後聆聽老者對於生死與修行的看法,只覺茅塞頓開。後來講完,老者轉身請出了藏在樹後的張廉夫,他連忙上前行禮:“晚輩此來是求師學道的,方才聆聽仙音一段,已解多年盲學,足見道長乃真道人,還望仙師收留。”老者捋捋鬍鬚笑道:“榮華富貴,客自俱有,少年捷足,已令世人羨慕,何必再入深山,受世人厭惡之苦?”原來老者早從張廉夫的語言穿著上將他的身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張廉夫欽佩之餘將自己的經歷如實道來,並說:“輕易可得的,必不可貴。倘若能夠學得真道,再多艱難困苦也是值得的。”老者見他志向堅定,於是同意收他為徒。

就這樣,張廉夫開始了在終南山的修煉,由於有先前多年的理論基礎,在學道的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比眾師兄進步得都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吐故納新”的功課。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張廉夫又先後在終南山上的降龍觀和縛雀堂潛心修煉,完成了別人需要30年才能完成的學業。此時,張廉夫的內外修為已經達到上乘,於是結束深山修行。

嶗山道教的“開山始祖”

張廉夫下山後,開始雲遊各地名山大川,以增長閱歷見聞。一路上,他還利用自己學到的本領治病救人,懲惡勸善,所到之處都留下美名。許多人慕名而來拜他為師,更有一些受過救助的人自願追隨他。張廉夫將那些有家眷的人一一勸回,挑選了幾個單身漢為弟子,並帶著他們一路向東,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來到嶗山(現太清宮風景區)。

師徒一行站在山腳下,背山面海,被眼前美麗的自然景觀所折服,見深山之陽,臨海之濱,當下的太清宮處,山青水綠,天藍雲白,林木茂盛,鳥獸成群,景色幽雅,十分愛惜。便在此開荒種地,自食其力,號稱“樂山居士”。並利用三年時間,率弟子們建起了“三官庵”,供奉天官、地官、水官;隨後,建起了“三清殿”,供奉太清、玉清、上清神像,這便是嶗山最早的一處人工道教修行場所。

師徒們在山中修行的同時,也為周圍居民治病,沒過多久,這座道場便聲名遠播,引來不少修道者。漸漸的,初建的房舍已經不夠住了,於是在張廉夫的帶領下,大家又在三官庵的右側新建了一組房舍,起名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三官庵和三清殿,兩殿合名為太清宮。兩殿比漢武帝建明堂早了45年,是嶗山道教的最早廟宇,因此,嶗山道士尊稱張廉夫為“開山始祖”。

開創嶗山廟宇之後,張廉夫不滿足於現狀,委命弟子劉方清、趙沖虛、馮若修等繼續廟事,自己便屢次南下北上,往來於九州大地道教廟宇之間。每次歸來,都帶回各道教廟宇的經典、經韻曲牌,充實嶗山的道教典籍,使嶗山道教在各方面成為我國歷史較早、內容豐富的道場。

年過八十仍雲遊四方

有人說張廉夫在嶗山道教的功績不僅僅是開創廟宇,而在於他屢次南下北上,來往於中華大地的各處道教廟宇之間,推進了各地道教經書典籍、經韻曲牌的交流,充實了嶗山的道教典籍,使嶗山道教成為中國歷史較早、內容豐富的道場。據載當時太清宮的道士已多達90餘名,規模相當可觀。

張廉夫85歲時,把廟事交給劉方清、趙沖虛、馮若修三位徒弟主持,自己則潛心修道、雲遊四方。這之後他多次來嶗山,以近百歲高齡往返大江南北,這在交通相當便利的現代都是不容易的,何況在2000多年前,沒有極高的修為,沒有健壯的體魄根本做不到。

據資料記載,張廉夫雲遊河間、太行、豫西等地時,帶回了一些樹木、藥材的種子,播撒在嶗山道場周圍。公元前82年,88歲高齡的張廉夫召集弟子們,告訴他們這一次要出發去閩、黔、滇等地,如果能回來就不再雲遊,如果回不來也不必掛念。而這位嶗山“開山始祖”再也沒有回來,有人說他在雲貴高原仙逝,也有人說他逝於江西鬼谷山三元宮。

學術思想

張廉夫認為,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柝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是一種無限的存在。山之所以高,淵之所以深,獸以之走,鳥以之飛。日月以之明,辰歷以之行。麟以之游,鳳以之翔,“道”是宇宙間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源泉。萬物自然而然的生成。在這一大環境下,如時,張廉夫先入終南山學道數年,得師真傳後,便開始雲遊名山大川。道家對山水的觀照與感悟是中國古人遐想揭露自然界秘密的一種嘗試。道教代表神奇幻異的天真世界,主張信順柔弱,躬耕而食,常於止足,歸乎無名。即重返自然,因而逃循這個世界,回歸自然。

張廉夫道行精深,談玄講道有獨到之處。他認為:夫元氣之在天地也,周際充滿,混淪無朕;萬物之居氣中也,通貫互涵,氤氳不離。人之呼吸常與氣通,一息不調則病,呼吸不續則死,如魚之不可去水也。正是如此,張廉夫年逾百齡,精神不衰,鶴髮童顏,行走如常,結實健壯。

漢柏凌霄

漢柏凌霄(傳說為張廉夫手植) 漢柏凌霄(傳說為張廉夫手植)

在嶗山眾多的道教廟宇當中,太清宮是有記載的最早的嶗山道教祖庭,是嶗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觀,始建於西漢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迄今已有2150多年的歷史。幾乎每朝每代都對太清宮進行過修葺,至今還一直保留著典型的宋代建築風格,這在國內的各宗教建築中也是極少有的。

當下,三皇殿院內,有一株古柏高22米,胸圍4米,樹齡2100餘年,與三官殿大門外的古柏,同是張廉夫創太清宮時所植。1979年鄧小平遊覽嶗山時,仰觀漢柏樹冠遮天蔽日,拍拍樹幹說:“這個地方很好,單憑這么幾棵大的古樹,就可招引很多人,有條件安排開放,發展旅遊業,嶗山要把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1982年,嶗山風景區成為國家首批審定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