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安境內的青墩新石器遺址旁有座青墩護國寺,曾歷經四次劫難,如今又重獲生機,香火再現,信眾與遊客也與日俱增。歷史沿革
護國寺始建於唐。唐初,青墩人為避水災,“堆土成崗,挖地成河。”於是,青墩外圍形成了四條河,即東唐河、西唐河、南唐河和北唐河。為求得神靈護佑,在莊子東南高地上,青墩人修築了“關帝廟”,供奉關羽塑像,也稱“武廟”。宋淳祐年間(1241年-1250年),“武廟”又擴建為四合院,增塑岳飛像於正殿,更名“護國寺”。南宋淳祐年間,江淮乃宋金、宋元反覆爭奪的地區,宋理宗昏庸無能,人民大失所望。地處江淮的青墩人自然緬懷、追尋、崇敬關羽、岳飛等名將。此後,護國寺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風雨,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時,已經發展為有廟產150餘畝,大小寺房100餘間的地方寺院。
鼎盛時期的護國寺,正殿大門朝東,迎旭日,臨流水,寺前有一小木橋,名忠義橋,位於東唐河上,跨度20餘米。站在橋上,只見寺門橋門相對,寺門前廣場兩側,兩根旗桿,上懸木斗,直指蒼穹。寺門兩側,蹲著一對威武的石獅子,似乎在打量著前來的香客是否虔誠。進入寺內,迎面是前殿。一尊神像,高大威猛,突現眼前。神身前傾,一手執鞭,高舉欲下;一手置後,緊握拳頭,乍一看,十分嚇人。這是王靈宮。殿南側北側各有柵欄和門,南門內神像為順風耳,北門內為千里眼。兩側柵欄內,各一匹馬兩名馬夫,左為岳飛坐騎白龍馬,右為關帝寶駒赤兔馬。馬皆昂首、翹尾、躍蹄,作奔騰狀,行雲霧中,似乎要飛升而去。馬夫緊握韁繩,神情像在猛喝,姿勢似在奔跑,形象十分逼真。前殿兩邊有側門,穿過側門向後,一幢高大建築矗立在面前。這是正殿,也叫大雄寶殿。正殿雄偉高大,明三暗九,飛檐翹角。殿內柱子皆盤龍,殿脊為二龍搶珠。殿前有石階五級和寬大的天井。正殿內有兩尊神像,一個是著紅袍的關羽,左關平,捧壽亭侯印;右周倉,執青龍偃月刀。一個是穿白袍的岳飛,左張保,右王橫,瞪眼侍立。兩側立柱上書正楷金字對聯。上書:赤面赤心,三國英雄數第一。全忠全義,萬代豪傑世無雙。神像旁一鍾一鼓。正殿一側有方丈室、韋陀殿、果空(當家師父的弟子)禪房、濟善禪房、松岩禪房等;另一側有太生殿(四周有十三太保),華佗殿(供奉為關羽刮骨療毒的神醫華佗),五聖殿(供奉五路瘟神)等。正殿後有文昌樓(供奉文昌菩薩,內藏經書,也叫藏經樓),工房、廒房、廁所等。
1943年的1月1日,日寇從鹽城奔襲而來,正在寺前檢閱的稅警團慌忙撤退,看到地上有抗日標語,再看寺院中有蘆葦遮蓋,日本兵懷疑護國寺中藏有中國人,於是四處點火,霎時間,大火沖天而起,除用作馬房的一間寺房外,千年古寺,就此化為灰燼。這次劫難後,青墩人將古寺下屬的一座廟拆除,復建了原寺的三大間主殿——大雄寶殿。1958年,“大躍進”的熱情蓋過了對宗教文化的保護,青墩人將護國寺僅存的三間主殿拆去兩間,用這些材料建成了當地一所國小。“文革”中,護國寺作為“封建迷信堡壘”,僅存的一間寺房在最初的“破四舊”運動中很快被徹底拆除。
改革開放後,青墩廟會一年比一年繁榮,富裕起來的青墩人心中開始涌動著一個念頭:配合籌建中的青墩新石器文化遺址紀念館,重建護國寺,弘揚佛教文化與愛國主義傳統,豐富青墩的旅遊資源。2000年1月,在距原址約500米處,新建的護國寺一期工程順利竣工,接著又是二期工程。新生的護國寺不僅保留著佛教文化與愛國主義相互交融的特點,它還是青墩文化的一個部分。
青墩文化
主詞條:青墩文化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73年發現於江蘇海安青墩,故名。主要分布在長江、淮河下游的江淮東部地區。出土陶器有夾砂褐陶和泥質灰陶、黑陶、紅陶四個陶系,流行三足、圈足器,也有平底器。飾紋有瓦楞紋、弦紋、籃紋、竹節形紋、錐刺紋、附加堆紋和橢圓形捺窩,圈足上有鏤孔和刻印紋;骨角器豐富,有骨鏈、骨鏢、骨鑿、骨耜、骨搬指和角錐、角來、角紡輪等,並發現罕見的刻紋鹿角,被認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號;玉石器有石斧、石錛、石鑿、石鏟、石鋤和紡輪、裝飾玉器等,並出現仿石斧製作的帶柄陶斧;有乾欄式建築和偏梗型炭化稻穀遺蹟。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採集、飼養也占有一定份額。據碳14測定,青墩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至前3500年,特殊地域的文化遺存可能更久一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