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靈隱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初八)習俗,是杭州靈隱寺在臘八會期,舉行供佛、講經、煮施臘八粥等活動的一種節日信仰民俗。它上承周秦臘祭習俗遺緒,下啟唐宋江南地區臘八節習俗之先,集宗教信仰與世俗觀念於一體,是我國臘八節習俗的傑出代表。老底子杭州人有臘八節“打齋飯”的說法,即平日寺廟僧人受百姓食物恩惠,到了臘八節,僧人將餘下糧食熬成粥,回報大家。
歷史淵源
《佛本行集經》介紹說,釋迦牟尼佛成道前,曾嘗試過六年的苦行,不但毫無收穫,反而身心疲憊,於是放棄苦行,接受了牧羊女奉獻的乳糜,恢復了體力,在菩提樹下靜坐參悟,最終走向以智慧解脫的正道,這一天正好是農曆十二月八日。由於釋迦牟尼在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都用米、豆等穀物和棗、粟、蓮子等乾果煮粥供佛。後來,為了回報和感恩信眾與施主們的供養,僧人們開始在臘八這一天向信施者贈送臘八粥,共沐佛恩。於是臘八施粥的習俗逐漸在民間盛行。
還有一種說法,臘八粥是從“打齋飯”發展而來的。古代寺僧用籮筐沿門乞食,挑回寺內,食之有餘,則將飯菜曬乾收藏。到臘八節早上,用以製作成粥,回報信施者,並為之祝福。故而,民間有“千年冷缸飯,一頓臘八粥”之說。
不管哪一種說法,都體現著佛教以施粥的方式感恩社會、回報大眾的感恩精神,同時也體現著人們祈禱健康幸福,祈求吉祥如意的樸素願望。
兩宋時,靈隱寺因宋仁宗於皇佑三年(1051)賜御繡《觀音心經》二卷及迴鑾碑等,聲名遠播。蘇東坡任杭知州時,曾在《留題靈隱方丈》用“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哺”來描寫靈隱臘八節的空前盛況。南宋杭州鐘磬相繼,寺院普遍舉行臘八節活動,誠如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條云:“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寺俱設五味粥。”
明清靈隱臘八節規模繼續發展,饋送臘八粥的範圍不斷擴大,與此同時,民間也興起了自煮臘八粥。據清《杭州府志》載:“臘八以八日名也,……寺院及人家用胡桃子、乳蕈、杮、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亦名七寶粥,本僧家齋供,今則居室者亦多為之。”今天的靈隱臘八節習俗,直接自繼承明清的傳統而來。
古時臘月,靈隱寺的僧人用多餘的豆子、米麵熬粥派粥,幫助窮人度過寒冬,並對百姓的恩情表示感念。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臘八粥救濟窮人的意義逐漸消退,但其“感恩”的精神內涵卻得到了挖掘和發揚。
基本內容
1.供佛祈福。臘八日當日,寺院僧人取香谷及果實等,造粥供佛。臘八日,寺中舉行臘八粥出鍋、盛粥、供送儀軌,將第一份出鍋的臘八粥,由僧人依次送至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宇之內,誠供在佛像的前面,既是為天下民眾祈願幸福安康,也是表達對佛祖的恩念之情。
2.方丈講經。臘八日當天,靈隱寺會舉行一場由方丈主講的大型講經法會。講經是為了開示臘八節的來歷和意義。講經在大雄寶殿廣場舉行,整個過程按照佛教儀軌規定,先由信眾、僧人前往方丈室,禮拜方丈,以表聽經聞法之心,並誠請方丈慈悲為大眾講經。然後,方丈應允,隨眾來到講經會場,登台講經。
3.千僧傳供。傳供即眾僧供佛。臘八日當天,由一千多位僧人、信眾排成兩列隊伍,逐一將臘八粥、花果等供品經一千多雙手,由外向里,傳遞至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前供台上,用以紀念祖佛成道,表達知恩感恩之情,並從中體悟蘊含在經手傳遞過程中的舍與得的關係。
4.煮臘八粥。臘八節前,寺院就開始準備煮臘八粥的食材、製備工具、爐灶。煮粥時,火候控制,攪拌時厚薄把握等都有一定講究和訣竅,缺少不了經驗、技藝和知識。其中的糖桂花製作是靈隱寺專擅的技藝,其工藝須經桂花採摘、攤曬挑揀、梅鹵醃泡(四、五個月)、曬乾、烘乾、鹽炙(可保質兩年)、拌糖等若干工藝環節。
5.施粥民眾。靈隱寺熬制的臘八粥,除了供佛和送居士信眾之外,還要分享給普通民眾。受靈隱寺臘八節習俗感召,每年此日清晨,上萬民眾紛至沓來,在寺院一一給大家施送臘八粥。現改由僧人和義工一起把臘八粥送到養老院、福利院等慈善機構,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環衛工人等。目前,靈隱臘八節饋送臘八粥數量,居全國之首。
保護措施
杭州一直致力於弘揚與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以臘八節為契機,杭州多所學校將臘八文化帶入校園。目前賣魚橋國小、求實星洲國小就已經成立了校園臘八文化傳承基地,通過“臘八豆拼畫大賽”義賣、“臘八文化”校園課程繪畫等活動,讓孩子感受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同時,增加市民對習俗的參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