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及特點
靈璧石產於安徽省靈璧縣,是一種碳酸鹽岩。這種石頭質地素雅,色澤美觀,有“瘦、皺、漏、透”四大特點。宋杜綰《石譜》載:“(靈璧)石在土中,隨其大小具體而生,或成物狀,或成峰巒巉岩,透空其眼,少有宛轉之勢。或多空塞,或質扁朴,或成雲氣、日月、佛象,或狀四時之景。”靈璧石早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貢品,用以製成樂器。此石叩擊之聲悅耳,能發8音。《博物論》中說:“靈璧有玉石山,出石如菜玉色,磨之可為屏風、棋子、圖書之類”。
作品描述
古代的鐘鳴鼎食之第,都十分講究採選石頭,或以草木為襯,或用紅木為托,作為盆景置於室內一隅或書桌一端,或做成假山鎮之池塘、幽園,故有“供石”之稱。唐代武則天兒子的墓中就有類似供石。到了宋代,由於宋徽宗趙佶的青睞,石頭更是身價百倍,太師蔡京為了給趙佶祝壽,到處搜羅珍稀石玩組成“花石綱”作為壽禮。古往今來,在我國歷史上出了不少與石頭結下不解之緣的名人高士,北宋大書家米芾自謂“石痴”就是其中一位。公元1085年,蘇東坡路過靈璧,訪張氏蘭皋園。園中有奇石,形態巉然,“作麋鹿宛頸狀”。為了得到它,東坡在張家臨華閣璧上畫了一幅《醜石風竹圖》,主人大喜,於是將石頭相贈。東坡“載歸陽羨(今江蘇宜興)”。後稱此石為“小蓬萊”。
圖中“神龜”正靈動地伸出頭來,背甲上顯露出深褐色,頭和肢體部均呈淺灰色,這一件活潑而傳神的石龜。高華麟告訴筆者這是天然的象形靈璧石,它長60厘米,高50厘米,寬40厘米,重130公斤。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石頭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以石頭裝建居室和環境的民族。龜在我國是吉祥、長壽的象徵,尤其是古人,有“龜鶴長春”之說。在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對龜的喜愛保留至今,甚至在日本人的姓名中,還常有“龜”字以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