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僧人明顯在此山上建造寺院,因山取名靈崖寺。它與老城隔河相望,是旬陽地界上一處佛教勝地。靈崖寺在陝西旬陽縣城東面一公里處,東臨漢江、西依旬河,古稱臨崖。明弘治四年(1491)旬陽縣民兩次采九株靈芝栽種於此,並以靈芝為名建亭曰:“芝亭”,並作“靈芝亭記”。此碑高1.4米,寬0.8米,厚0.23米,碑首飾雲氣紋,額首刻“元氣”二字,碑文為正體行書。據光緒《旬陽縣誌》記載,“臨崖寺,在縣城東部,宋紹興六年(1136年),僧人明顯建”靈岩寺現有山門,大殿三間,僧房八間,庭院裡紅牆綠草,環境幽雅。周邊森林茂密,風景秀麗。附近的人文地理也比較豐富,現已闢為森林公園。每逢節假日,靈崖寺森林公園裡遊人如織,進香的、爬山的、野餐的、打牌的、觀鳥的、看景的各行其事,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陶醉在家鄉的美景中心曠神怡。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站在靈崖寺森林公園青龍山脊眺望太極城陰魚島,恰似金線吊葫蘆,又稱葫蘆島。
相關人物
靈崖寺與明代學者,傑出的地理製圖學家羅洪先有關係。據朋友介紹,羅洪先原籍江西吉安,曾經在寺院借讀,靈崖寺下面的峭壁有一洞穴,據說是其讀書處,最終狀元及第,山洞尚在。羅洪先“考圖觀史”,一生奮發於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於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製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靈崖寺另外一處值得觀看的景觀就是漢水中上游三國文化地標之一的孟達墓了。與靈崖寺隔溝相望。孟達(?-228),字子度(小說《三國演義》中字子慶),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扶風郡(治今陝西興平東南)人,三國時期人物。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奇襲荊州之戰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此後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被司馬懿包圍在木蘭寨斬死,落葬於此。其墓呈覆斗形,高約5米,方圓20米,四周綠樹環繞,氣氛肅靜。1957年國家公布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墓旁北側是建於清光緒六年(公元1875年)的“文星塔”。此塔六面五級,底層直徑2.1米,層高1.92米,通高約7、5米,塔內供奉著“魁星點斗”木雕一尊。據稱因孟達葬於此,氣場武氣太盛,而文氣難揚,故建此塔,以祈旬陽文興。
靈崖寺的南側是烈士陵園,四周松柏青翠,鳥語花香,綠草滿地。每逢節假日,遊人如織。
1998年,靈崖寺被陝西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站在靈崖寺眺望太極城,恰似金線吊葫蘆,又稱葫蘆島。遠眺有一山,神似毛潤之,故當地百姓取名曰“毛公山”。靈崖寺現由清河好友席得群先生經營管理,現已初具規模,期待有識之士觀光考察,互惠互利,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