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岩茶,因產自山東靈岩寺而得名。靈岩茶種植因緯度高、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鮮葉中葉綠素、蛋白質、多酚類物質含量高,乾茶色澤、湯色和葉底均綠亮、品質好,靈岩茶具有葉片厚、滋味濃、耐沖泡的特點,被譽為“泉城第一茶”,有詩云“泉城水靈岩茶,相映生輝甲天下”。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靈岩綠茶榮獲金獎。
創始人
靈岩茶創始人為濟南種茶創始人山東立泰山茶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慶國先生,董慶國先生曾榮獲“山東省新農村建設突出貢獻人物”、“山東茶葉行業十佳優秀企業家”、“山東省百名創業之星”、“濟南市實用人才”、“南茶北引功勳茶人”等榮譽稱號,入編《長清縣誌》、《濟南年鑑(2004)》、《濟南年鑑(2007)》。
歷史淵源
據歷史記載,茶道、茶文化始於靈岩寺。茶原產於四川、雲南。公元前3世紀秦滅蜀國,此後茶樹自四川移植關中、中原、江淮等地。飲茶約始於秦漢時期,當時是以茶為藥。
山東地區較大規模茶樹種植是從唐朝開始的,中唐時期的著作《封氏聞見記》卷六記載:“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目,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茶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興,王宮朝市無不飲者。”這是關於飲茶之風形成過程的最早、最系統的記錄,它明確地指出:茶道、茶文化始於靈岩寺。
靈岩寺始建於公元351年東晉時期,到了唐代靈岩寺與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南京棲霞寺和湖北江陵玉皇寺並稱為全國四大名剎,成為黃河流域最負盛名的佛教聖地。隋唐朝代的皇帝們封禪泰山時幾乎都要在靈岩寺“駐蹕”幾天。靈岩寺因擁有眾多的田產,所以附近的六律莊、第四峪、小寺、野老莊、花岩寺的農家大多是寺院的佃戶,因此靈岩寺的僧人及其佃戶種茶供寺院飲用,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各種條件。
靈岩茶歷史淵源相關圖片
靈岩茶歷史淵源相關圖片(2張)
到了晚唐時期,繼續向北延伸,五蓮、膠南、泰安、濟南長清靈岩寺一帶陸續有了茶園,靈岩寺內有碑刻:“身在淨土上方界,閒觀野鳥鳴幽谷,頓覺超俗話新茶,再整衣冠拜佛牙……”中的“新茶”即為“長清靈岩茶”。後因北方氣候嚴寒、戰亂等原因,靈岩寺一帶的茶樹種植歷史不具規模。直到2003年7月,董慶國終於種出濟南市第一片40畝地的有機茶園,恢復了濟南中斷了千餘年的種茶史。
主要產地
靈岩茶主要產自山東長清靈岩寺一帶,長清靈岩茶種植基地現有茶園面積3000畝,東至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拔山村,西至雙泉鎮大張莊,南至萬德鎮馬套村,北至五峰山街道辦事處石窩村,轄5個鄉鎮(辦事處)32個行政村。
產地環境
濟南市長清區屬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與同緯度的內陸相比,具有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水豐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年平均日照射數為2598.5小時,年平均氣溫11.3℃,年無霜期215天。茶樹不耐低溫,大多數茶樹品種安全越冬要求溫度不低於-10℃,但有些品種如浙江鳩坑茶、安徽黃山茶等,可忍受-15℃左右的低溫。冬季採用覆蓋塑膠拱棚、保護地栽培等措施,基本解決了茶樹的越冬問題。
長清區土壤從區境東南到西北依次分布著棕壤、褐土、潮土和風沙土。其中棕壤土發育在酸性岩上,呈微酸性反應,分布於萬德鎮和雙泉鎮、馬山鎮南部及泰安、肥城接壤的地方,五峰鎮和張夏鎮亦有小量棕壤分布,可利用面積36.5萬畝。土層深厚,呈微酸性反應,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富含鋅、鐵、硼、鈣、鎂、鉬等中微量元素,這些都為茶葉營養成分優質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長清區年平均降水量628.2mm,地下水源充足,水質清澈,無污染,水利條件配套齊全,農田排灌設施配套,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灌溉用水含總鉛、總鎘、總汞、總砷、鉻、鈉、氟化物、氰化物、氯化物、PH值均符合國家灌溉水質標準,適合大面積灌溉。
茶樹生長在北方,休眠期長,晝夜溫差大,降雨相對減少,生長速度減慢,葉片肥厚,貯藏養分豐富。同時,北方栽培茶葉歷史相對較短,病蟲害發生相對較輕,農藥使用量少或者不使用。因此,北方生產出的茶葉具有耐沖泡、滋味濃、香味獨特等南方茶葉所不具備的特有的品質。
發展歷程
千百年來,濟南人飲的茶,無論綠茶還是花茶,都是南運而來,即使提起山東的茶葉,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日照茶、嶗山茶。但最終有一個人改寫了當代濟南“飲茶不產茶”的歷史,建成了長江以北最大的有機茶園,這個人即為山東立泰山茶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南茶北引”功勳茶人董慶國先生。
據濟南市農業局調查,在1999年之前,濟南境內沒有一棵茶樹。董慶國堅信,只要對土壤進行改造,並選擇氣候更適宜的土地,濟南同樣也能種茶。通過查閱1992年版《長清縣誌》了解到在長清區萬德鎮和雙泉鄉、馬山鄉南部與泰安、肥城接壤的地方,土壤為棕壤土,呈微弱酸性反應,適宜發展茶樹種植。1999年春天,董慶國選擇一塊荒地作為茶園試驗田,茶園沒有水,就自己上變壓器;土地荒蕪,就進行土壤改造。建設過程中,先後動用100餘人、30多輛車,將幾千噸砂土、幾百噸有機肥運往茶園,共投資20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有機茶園。濟南沒有現成的種茶成功經驗可供借鑑,他就蒐集大量種茶技術書籍,並聘請山東農業大學張麗霞博士、安徽農業大學詹羅九教授等國內知名專家親臨茶園指導,從土壤改造、園地規劃,到茶樹平衡營養施肥、茶葉加工工藝及成品茶包裝儲藏,一切都嚴格按照有機優質茶葉生產技術規程操作,建立完整的茶園配套設施。
1999年起,董慶國逐步進行試驗性、小面積種植,2003年7月,終於種出濟南市第一片40畝地的有機茶園,濟南長清成為山東“南茶北引”北方成功種植緯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茶園面積雖微,卻標誌著長清區的茶園恢復了濟南中斷了千餘年的種茶史。“趵突泉水甲天下,泉城更有靈岩茶”,靈岩茶園之茶樹引“五步三泉”之水澆灌,取名靈岩綠茶,此茶精選一芽一葉精心炒制,色綠香高。由此也形成了南有“虎跑泉、西湖龍井”,北有“趵突泉、靈岩茗茶”的格局,成為當代茶中雙絕。
在總結失敗教訓、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濟南市農業局、財政局、發改委、各級科協、長清區農業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不斷的生產技術改進和品種改良,長清靈岩茶逐步形成了耐嚴寒、病蟲害較少、宜管理的特點。長清靈岩茶種植因緯度高、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鮮葉中葉綠素、蛋白質、多酚類物質含量高,乾茶色澤、湯色和葉底均綠亮、品質好。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長清靈岩茶”在眾多茶葉品牌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近年來,濟南市長清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把“發展茶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列入長清區“十二五規劃”,著力提高長清靈岩茶競爭力,推動茶產業的可持續快速發展。
靈岩茶的類別
靈岩茶,又名長清靈岩茶,分綠茶與紅茶兩個類別,即靈岩有機綠茶(靈岩綠)、靈岩有機紅茶(靈岩紅)。
靈岩茶特點及沖泡
靈岩綠茶的特點
長清靈岩茶因種植緯度高、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鮮葉中葉綠素、蛋白質、多酚類物質含量高,乾茶色澤、湯色和葉底均綠亮、品質好;靈岩綠茶精選新鮮、勻淨的鮮葉,經現代先進加工工藝精製而成,該茶外形挺直,條緊顯毫、色澤綠翠光潤,香氣濃郁而持久,滋味甘醇且鮮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翠綠肥壯。概括而言,靈岩綠茶葉片肥厚、茶葉香氣高、滋味濃郁、耐沖泡、湯色嫩綠明亮,並帶有獨特的板栗香。
靈岩綠茶的沖泡
靈岩有機綠茶與水的比例大致為1:65,即每杯用3克左右茶葉,須200毫升80-85℃的開水(山泉水最佳)沖泡。向杯中劃圓弧的注水少許,用以滋潤茶芽,芽葉的身姿已經開始緩緩伸展,陣陣幽香恰也透過水霧而來,別有一番春回大地萬物生的遐想。靈岩有機綠茶濃郁撲鼻的煮板栗香,並且經過高沖水後毫毛激盪回落了下來,湯色清澈明亮,茶芽峰苗朵朵秀立於杯中,仿佛讓人感受到了雪霧天晴、松柏蒼翠、深幽清新的靈岩美景。
靈岩紅茶的特點
靈岩紅茶是立泰山茶葉有限公司高級炒茶技師最新研發的功夫紅茶。靈岩紅茶原料細嫩,經萎凋、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外形條索緊直、勻齊、色澤烏潤、香氣濃郁、滋味醇甜而甘濃,湯色、葉底紅艷明亮,具有獨特的天然玫瑰花香,具有形質兼優的品質特徵。
靈岩紅茶的沖泡
第一步,將新鮮的冷水注入煮水壺裡煮沸: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靈岩紅茶的香氣充分導引出來,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靈岩紅茶。第二步,注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和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第三步,投茶:沖泡濃茶,每人一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沖泡淡茶則適當減少茶葉量。第四步,將滾水注入壺裡。可依個人喜好,在裡面加入糖或牛奶,這樣澀味會減低而且口感也變的豐富一些。
所獲榮譽編輯
有機綠茶就是採用“有機種植法”種植茶樹,其產品經檢測符合國家有機食品標準的茶葉。有機茶是綠色食品飲料,具有清熱去膩、降壓抗癌、防止心血管疾病、延年益壽等保健作用。董慶國主持研製的靈岩綠茶,已通過中國有機產品和QS食品安全質量認證,具有葉片厚、滋味濃、耐沖泡的特點,被譽為“泉城第一茶”;新研製的有機紅茶“靈岩紅”,形似菊,香如蘭,味若蓮,被譽為“北茶之巾幗”。
2009年10月,靈岩綠茶被評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指定綠茶;
2010年10月,靈岩綠茶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2011年1月,靈岩綠茶被評為“十大農產品品牌”百花獎;
2011年9月,靈岩綠茶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濟南品牌農產品;
2011年10月,靈岩牌茶葉被認定為濟南名牌;
2011年10月,靈岩綠茶被評定為山東大眾放心茶;
2011年10月,靈岩紅茶榮獲首屆山東紅茶交流評比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