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霍山米斛苗顧名思義是霍山米斛的種苗,霍山米斛又稱霍山石斛。霍山石斛,為蘭科石斛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淡綠色,有節,有縱向淺溝紋。葉革質,長條形或橢圓形。總狀花序,花較大,白色,開花多但能結果的極少數。果實為蒴果,每果約有種子100萬粒。種子小如粉塵,粒重約0.3~0.4 mg;自然條件下的種子發芽率不到5%。霍山石斛生長發育十分緩慢,對環境條件要求十分嚴格,因此有性繁殖困難,分株是人工繁殖的主要方式。霍山石斛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及相類似的溫暖濕潤的環境;喜溫暖,忌寒冷,喜濕潤,忌乾燥,宜在通風良好、疏鬆排水、富含腐殖質的基質上生長,自然狀態下多附生於大的樹幹或岩石,所需的生長條件十分苛刻。最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溫度為20~25℃,年積溫2070℃以上,光照為2萬Lux左右,空氣相對濕度為70%以上。霍山石斛的根,發育成熟後的結構十分罕見,無根毛;皮層細胞可完全發育演變為由羽狀纖維狀物質組成的海綿層,既能吸收和貯備一定的水分,又能通透空氣。霍山石斛栽培,除了適宜的光、溫、水分條件外,有無適宜於根生長的環境,通常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因素。
培植方法
一、霍山石斛種植地選擇選擇通風良好的針葉林(馬尾松)、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疏林地;鬱閉度0.4~0.6;海拔400~600 m;坡度不大於20。;坡向可選東向、東南向、南向或全坡,以東南向的坡谷地為最好。林地鬱閉度如小於0.4,應進行人工補植闊葉樹大苗或搭建遮蔭棚。鬱閉度較大的林地,可適當疏伐,不建議過多採伐林木。
二、霍山石斛的整地做床
沿等高線方向修築梯地。梯地寬度根據地勢而定。先平整土地,清除雜草、樹根。整地後進行鎮壓。梯地外沿築20 cm高的石堤。栽植床寬2 m,步道寬30 cm。平整的床基上鋪20 cm厚的碎石層,作為霍山石斛栽培基質。
三、霍山石斛的栽培基質
選擇吸水性較好的微酸性岩石作栽培基質。組培苗栽植床的基質石顆粒直徑為0.5 cm左右。大苗栽植床的
基質石顆粒直徑為11.5 cm。基質應沖洗乾淨待用。
四、霍山石斛的苗木栽植
1、組培苗栽植
3月份栽植。栽植床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噴霧消毒。栽植時,將組培苗植入基質內,株行距3 cm~3 cm左右,1 m2栽800~1 000株。
2、大苗分栽
3月份栽植。栽植時將大苗分株,沿合軸部位分開,3-4根莖為1叢,植入已消毒的栽植床;保持根的舒展(不能擠壓),與基質充分接觸(不能懸根)。株行距10 cm×10 cm~15 cmxl5 cm。每平方米栽80~100株。
五、霍山石斛的栽後管理
1、環境管理
霍山石斛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中,以光照和溫濕度最為重要。林下栽培雖然具備良好環境條件,但仍應加強栽後管理,主要是建遮蔭棚,夏季日照強烈時進行遮蔭,保持通風良好。濕度管理主要是進行增濕,可在林地的上風口修建增濕水巢(還可用作配製肥料的容器)。霍山石斛生長還需要伴生植物。種植地周圍應種植石斛伴生植物,以促進霍山石斛良好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
2、水肥管理
霍山石斛生長需要適當的水分和養分,而石質栽培基質並沒有養分,因此需人工供給。霍山石斛所需肥料,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宜淡不宜濃。施肥應少量勤施,10月份後不再施肥。水分來源主要是自然降雨和空氣濕度,一般不需灌溉,遇特殊乾旱可進行人工噴霧增濕。
六、霍山石斛的採收
組培苗經練苗後再進行兩次分栽,到第七年就可以採收,而大苗移栽的一般第三年就可以採收。霍山石斛進入收穫期後,可連年採收,採收期可達數十年。霍山石斛採收在10~l1月份進行。呈綠褐色,且葉子自然落完的莖為成熟莖。成熟莖從根部剪下,1平方米可採收鮮莖50~100g。鮮霍山石斛加工的成品,主要有“龍頭鳳尾”和“霍楓斗”,素有“千金草”和“軟黃金”之稱,是石斛中的上品。
形態特徵
霍山石斛,莖直立,肉質,長3-9厘米,從基部上方向上逐漸變細,基部上方粗3-18毫米,不分枝,具3-7節,節間長3-8毫米,淡黃綠色,有時帶淡紫紅色斑點,乾後淡黃色。葉革質,2-3枚互生於莖的上部,斜出,舌狀長圓形,長9-21毫米,寬5-7毫米,先端鈍並且微凹,基部具抱莖的鞘;葉鞘膜質,宿存。總狀花序1-3個,從落了葉的老莖上部發出,具1-2朵花;花序柄長2-3毫米,基部被1-2枚鞘;鞘紙質,卵狀披針形,長3-4毫米,先端銳尖;花苞片淺白色帶栗色,卵形,長3-4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淺黃綠色,長2-2.7厘米;花淡黃綠色,開展;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12-14毫米,寬4-5毫米,先端鈍,具5條脈;側萼片鐮狀披針形,長12-14毫米,寬5-7毫米,先端鈍,基部歪斜;萼囊近矩形,長5-7毫米,末端近圓形;花瓣卵狀長圓形,通常長12-15毫米,寬6-7毫米,先端鈍,具5條脈;唇瓣近菱形,長和寬約相等,1-1.5厘米、基部楔形並且具1個胼胝體,上部稍3裂,兩側裂片之間密生短毛,近基部處密生長白毛;中裂片半圓狀三角形,先端近鈍尖,基部密生長白毛並且具1個黃色橫橢圓形的斑塊;蕊柱淡綠色,長約4毫米,具長7毫米的蕊柱足;蕊柱足基部黃色,密生長白毛,兩側偶然具齒突;藥帽綠白色,近半球形,長1.5毫米,頂端微凹。花期5月。該種很近細莖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區別在於該種的莖較短,在基部上方腫脹,然後向上逐漸變細,唇瓣中裂片半圓狀三角形,易於區別。
生長習性
霍山石斛,屬未進化的的氣生蘭科植物,其生長條件極為苛刻。多生在河澗,溝溪山谷旁峭壁上,常與苔蘚、石葦等植物附生在一起。喜陰涼、濕潤、通風多霧的小氣候。在氣溫14℃時開始生長,氣溫20-26℃、空氣濕度在80%以上最適宜;如氣溫在30℃以上,相對濕度在20%以下時,則葉脈變黃、葉片下垂、莖現皺縮;如崖縫滲水過多則易爛根致死。產地環境
霍山縣位於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四季分明,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植被茂密,為眾多中藥材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是霍山石斛主要的自然分布區和理想的生長地、繁殖地。生產情況
技術更新
由於霍山石斛對生長環境的要求特別苛刻,野生石斛是國家重點二級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禁止採集和銷售。為實現人工栽培,許多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早在20世紀70年代,身為老虎崖中藥場場長的何雲峙,就開始研究石斛的無性繁殖,收效甚微。於是,他帶上乾糧和水,幾經周折翻越大別山南麓到達岳西縣拜訪一位神秘的藥農,得到了該胡姓老藥農的真傳,卻很遺憾地依然沒有獲得突破性進展。
通過多年的磨鍊,何雲峙深知個人的力量是有限,於是他找到縣醫藥公司、安徽農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安徽中醫學院等單位,爭取資金、技術支持。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的努力下,1980年,省科委終於將霍山石斛家種工程正式列入科研項目,直接委託何雲峙試驗,並得到了安徽農業大學教授於文力、徐永昌等專家的協助,進行試管育苗的研究。該項目還同時被列入了國家“七五”星火計畫。1981年,第一批試管育苗研究成功;1985年,試管育苗家種成功,並收割品質優良的藥材。當年,5萬株野生試管苗,成活率已達90%以上;使用“石斛營養液”移栽的霍山石斛成活率達90%以上。霍山石斛人工栽培模式得到了專家認可,科研成果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為了進一步研究開發石斛,2001年3月,在縣、鄉政府的幫助下,何雲峙註冊成立了長沖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集科研、栽培、生產、加工為一體,建成了霍山石斛基地4000多平方米,並註冊了“何雲峙”牌商標,年收入20多萬元。新建的組培室,研製開發了銅皮石斛、鐵皮石斛、米斛等5個品種,並成為安徽農業大學、皖西學院等高校的科研基地。
生產規模
2001年3月,霍山石斛物種保護被列為人代會議案加以落實,縣鄉兩級從明晰產權、落實措施入手,狠抓科技成果轉化工作。2002年9月,霍山縣長沖中藥材公司利用該項科研成果申報了安徽省高技術產業化示範項目,實現了從種子組培試管苗到野外栽植,再到初加工的產業化開發。截止到2010年,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種真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展的農戶數由原先的1戶擴大到了100多戶;技術由原先的僅有何雲峙一人掌握擴散至近千人掌握;發展的面積由原先的1000多平方米擴大至40000多平方米;楓斗產量也由原先的不足2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種植鄉鎮由原先僅有太平畈鄉擴大至全縣12個鄉鎮。就種植環境而言,太平畈鄉是最符合種植石斛的原產地。2003年5月,該縣組建了霍山石斛產業協會,協會會員500名,協會的業務範圍包括建立霍山石斛質量等級標準和認證體系,統一註冊商標、申請證明商標、規範宣傳行銷以及開展技術擴大和培訓等。協會發揮紐帶作用,引導農戶發展霍山石斛,湧現出1000平方米以上種植大戶16戶,這些種植大戶直接帶動了技術推廣。協會建立了霍山石斛質量等級標準和認證體系,加強了宣傳和行銷,加快了內外信息交流步伐等。
2007年6月,協會配合相關部門,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對霍山石斛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評審認證。並有長沖等三家公司獲得霍山石斛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使用許可。
生產企業
霍山潤生堂石斛開發有限公司是六安潤生堂生物科公司旗下企業,註冊資金1000萬元。是及種植、組培、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公司,註冊商標“皖潤堂” 擁有5種以上石斛產品。公司辦公地點位於六安市金安區人民西路。公司現有員工80餘人(其中管理人員10人,技術人員10人,產品加工人員5人,栽培種植人員50餘人),石斛種植基地200餘畝。是專業從事霍山石斛組培種植的龍頭企業。公司基地位於山清水秀的自然風景區黑石渡鎮,有獅山睡美人等著名旅遊景點,是霍山石斛的種源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