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店村簡介
霍家店村位於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距梨樹縣城2公里,現有農戶1123戶、人口4043人,9個自然屯,762公頃耕地,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5500元,比我省人均收入高出一倍,是省、市、縣發展農村經濟的先進村。霍家店村發展
近年來,霍家店村依據資源優勢,科學把握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以銳利的眼光、全新的思維、審時度勢,確立了全面發展農業經濟,突出抓好牧業經濟,全民興辦民營經濟,全力抓好勞務經濟,求品牌、求合作、求創新,構築亮點,重點突破,全力推動村域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2004年,與小康示範村相配套的28棟1.4萬平方米的棚膜園區,建成並投入使月,效益可觀。2005年,全村優質玉米產量可達到8000噸。僅此農業一項人增收300元。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和生產無公害蔬菜產品。2007年,霍家店經濟園區新引進項目7個。興旺集團吉林省北方肥業有限公司完成了108米高塔造粒複合肥生產項目,成為吉林省龍頭產業。正在建設的項目有吉林省興旺木業有限公司、吉林省興旺飼料有限公司、四平鑫宇鉬業有限公司、四平艾可斯多孔金屬有限公司、四平紅嘴木糖醇有限公司等企業。牧業經濟增後勁。霍家店村根據市場需求,利用本地糧食優勢和秸稈優勢,採取典型戶規模飼養和群休散養相結合的辦法,提高標準,擴充總量,同時加大扶持、防疫服務力度,推動了牧業生產的發展,全村豬、牛、羊、禽專業屯發展到6個,專業戶達到416戶,年飼養量分別達到4萬頭、200頭、500隻、50隻。畜牧業成為全村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民營經濟添雙翼。這個村依託區位優勢,開發開放,項目帶動,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號召廣大千部民眾利用外資、互惠互利、發展自我的意識,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讓利原則,制定和實施鼓勵外商投資優惠政策若干條。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最佳化外部環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形成合力抓招商、上項目,使農業富民、工業強村深入民心。截止到目前,北方鍋爐製造廠已完成簽約儀式,正在建設之中;北方肥業、正邦飼料等一些擴建、續建的工程也在進行,全村民營大戶已發展到21戶,投資額達到1.5億元,可實現年產值1.6億元。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霍家店就開始了“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並一直延續至今。截至目前,共有九星以上文明戶782戶,占全村總戶數的75%,每年開展的“十大文明青年”評選和全民運動會等一系列文體活動,不斷豐富著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9畝(其中:田87.86畝,地53.04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004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7134.84畝。農村經濟
該村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9畝(其中:田87.86畝,地53.04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004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7134.84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74萬元,占總收入的32.5%;畜牧業收入27.85萬元,占總收入的4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7頭,肉牛57頭,肉羊65隻);林業收入7.75萬元,占總收入的11.6%;第二、三產業收入7.55萬元,占總收入的11.3%;工資性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32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人,省內務工3人。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34戶通自來水,有3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機車6輛。該村到2009年底,34戶都居住土木結構住房。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1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 紫溪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4戶,共有鄉村人口156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71人。農業人口156人,勞動力89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41人,漢族15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1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 紫溪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州立民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紫溪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5人。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0.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開會通知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1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突出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人畜飲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由各村提供)。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5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80頭、牛70頭、羊1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326元增加到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