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需求側,需求側相對於供給側。需求側,簡而言之就是關於需求那一方面的諸多問題。
要說明需求側,首當其衝的是,先弄起什麼是需求。
需求——“經濟學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需求顯示了隨著價錢升降而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貨物的數量。在某一價格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的某一貨物的總數量稱為需求量。在不同價格下,需求量會不同。需求也就是說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若以圖像表示,便稱為需求曲線。”
一般情況下,需求天生就存“需求向下傾斜的規律:當一種物品的價格上升時(同時其他條件不變),他的需求量減少。或者,換句話說:如果市場上一種物品投入市場的數量多,那么——其他條件相等——它就只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
“因此,很明顯,需求向下規律所以正確的第一個重要原因是:較低的價格帶來新的購買者。”“第二個同樣重要的原因卻不是如此明顯。第二個原因是:每一次價格的降低,可以誘使該物品的每一個購買者購買更多的數量;換句話說,價格的上升,會使我們購買較少的數量。”“同時,當價格上升時,我也覺得我實際上較過去為窮了一些……我自然會減少我在大多數一般物品上的消費。”
要素
基本要素

凱恩斯認為,所謂的“有效需求”是指社會的總需求和總供給達到平衡狀態時的總需求。凱恩斯進一步分析,認為如果總供給價格大於總需求價格,資本家就會因無利可圖而不得不縮小生產規模,裁減員工,從而使社會就業困難;反之,總需求價格大於總供給價格,資本家因為生產有利可圖,從而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投資,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為充分就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只有總供給價格等於總需求價格,兩者處於均衡狀態時,資本家才既不裁減工人,也不增加工人。這種在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處於均衡狀態時的總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其他因素
自然條件
1、氣候,熱帶、溫帶;少數民族需求是不同的
2、地理。沿海內陸;城市建設、農村建設的需求各有側重
3、國際市場
人文方面
人口,是重要、最活躍影響最大最持久的因素。人口是一組龐大的數據。
“人口細分。人口細分就是按照人口調查統計的內容,如年齡性別、收入、職業、教育水平、家庭大小、生活階段、宗教信仰等等的‘人口變數’來細分市場的。”
三駕馬車
模糊地說,需求,相對來說,應該就是消費。比如,常說的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應當說只是形式的不同,提供者的不同,消費對象不同。
1、消費就是消費,當然是國內的消費;
2、投資,應該就是政府的消費;
3、出口,應該就是供世界人民別樣的跨時空的消費。
我國現實的經濟問題是,不僅是供給錯配,尤其需求也有不少是無效需求,畸形需求。
延伸分析
現狀
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取決於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中國經濟的增長邁入了泥潭,供給側的改革登上了舞台。此次中國經濟的下滑已經不再是周期性的波動,而是一場結構性的危機。
需求側改革
我國現實主要的是做好“供給側改革”;同時,“需求側改革”、“需求側管理”,同樣應當步步緊跟、環環緊扣。
1、告別需求性調控。以及不得只是由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操控市場。比如藥價改革,由市場決定價格,現在低價藥,由於價格管制一定程度的放開,廠家願意生產了,滿足了需求,實現了消費,也促進了就業和生產。
2、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黃劍輝表示,在經濟結構轉型期和全球經濟成長低迷的背景下,出口下滑、投資需求受地產周期的影響增速下滑、消費需求的進一步增長也受到抑制。需求管理效率下滑推動經濟工作重心向供給端轉移。但供給側改革見效時間較長,因此短期內穩定經濟走勢,總量需求管理仍不可少。供給側改革和需求端管理是一套政策組合拳,推動供給側改革並不意味著忽視需求端管理。
“去庫存(尤其是房地產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是真正會有實質性動作的方向。這三者雖名為供給側,實則是有利於總需求擴張的政策。”
房地產領域
不可忽視的影響多個產業、數額巨大的需求領域——房地產問題。房地產去庫存出發點落腳點始終在“擴需求”。戶籍改革

住房租購併重
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作為用戶,究竟是租房合適還是買房合適?同樣的情況,至少有兩個問題來決定到底是買房還是租房:1、房價房租比;2、還有就是,房價收入比。
下面做一簡述。1、關於房價租金比

不論人們發沒發現,認不認識,信不信服,房價和人們的收入不論何時都有一個比例。房價收入比,所謂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目前人們評論房價收入比高低,無非是希望人們都能買得起房。
“實際上,房價收入比在2~3倍的一些西歐、北歐國家,其住房自有化率只在30%左右(如瑞士、德國、瑞典)。而房價收入比很高、達到25~30倍的東歐國家,其住房自有化率卻高達90%以上(如匈牙利、保加利亞)。日本的房價收入比連續多年下降、美國的房價收入比也處在“合理”的水平,但其住房自有化率多年保持基本穩定,沒有太大的變化(東京低於50%、美國為68%左右)。”
同時買房還有一個維修問題、換房轉手問題。3、作為政府,賣房賣地,不如做房屋出租
作為政府,賣房賣地,不如做房屋出租。前者像是竭澤而漁、寅吃卯糧,為下一屆政府造成被動;後者操作起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財政上也會源源不斷。政府百姓各得其所、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