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今,電視技術正與其他高新技術互相結合不斷創造出新的產品,電視正在走向數位化,這些趨勢必將使電視迎來更大的發展和更廣泛的套用。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電視的基本原理和套用,介紹了正在發展中的數位電視。 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有人眼的視覺特性和色度學、電視圖像的傳送原理、三種彩電制式的原理、地面廣播、衛星廣播、有線電視、單片式彩色CCD攝像機、監視器、錄像技術的發展、圖像信號的基帶傳送、圖像信號的分配與切換、時間和其他信息的螢幕顯示、電動雲台和變焦鏡頭控制、串列通信與解碼器、系統控制、視頻信號的數位化和壓縮、壓縮標準、數位相機、VCD、DVD、多媒體技術、可視電話、會議電視、信道編碼、調製技術、數位電視標準、機頂盒等。
圖書目錄
•第1章 彩色與視覺特性 1
•1.1 光的性質 1
•1.1.1 可見光譜 1
•1.1.2 物體的顏色 1
•1.1.3 標準光源 2
•1.1.4 光的度量單位 3
•1.2 人眼的視覺特性 3
•1.2.1 視覺靈敏度 3
•1.2.2 彩色視覺 4
•1.2.3 分辨力 4
•1.2.4 視覺惰性 5
•1.3 色度學 6
•1.3.1 彩色三要素 6
•1.3.2 三基色原理 6
•1.3.3 顏色的度量 7
•1.3.4 顯像三基色和亮度公式 9
•思考題和習題 10
•第2章 電視圖像的傳送原理 13
•2.1 電視傳像原理 13
•2.1.1 逐行掃描 13
•2.1.2 隔行掃描 14
•2.1.3 CCD攝像機的光/電轉換 15
•2.2 電視圖像基本參數 19
•2.2.1 圖像寬高比 19
•2.2.2 場頻 19
•2.2.3 行數 20
•2.3 黑白全電視信號的組成 20
•2.3.1 圖像信號 20
•2.3.2 消隱信號和同步信號 21
•2.3.3 開槽脈衝和均衡脈衝 22
•2.3.4 全電視信號 23
•思考題和習題 23
•第3章 彩色電視信號的傳輸 26
•3.1 彩色電視信號的兼容問題 26
•3.1.1 信號選取 26
•3.1.2 頻帶壓縮 27
•3.1.3 頻譜交錯 28
•3.2 NTSC制 29
•3.2.1 正交平衡調幅 29
•3.2.2 彩條信號及色度信號 31
•3.2.3 色度信號的幅度壓縮 32
•3.2.4 副載波的半行頻間置 34
•3.2.5 色同步信號 35
•3.2.6 I、Q信號 36
•3.3 PAL制 38
•3.3.1 逐行倒相 38
•3.3.2 相位失真的互補 39
•3.3.3 副載波頻率的選擇 39
•3.3.4 色同步信號 40
•3.3.5 PAL編碼器 42
•3.3.6 PAL解碼器 43
•3.3.7 PAL制彩色電視的性能 46
•3.4 SECAM制 46
•思考題和習題 47
•第4章 廣播電視 50
•4.1 地面廣播 50
•4.1.1 射頻電視信號 51
•4.1.2 電視頻道的劃分 52
•4.1.3 地面廣播電視發射機 52
•4.1.4 地面廣播電視接收機 54
•4.1.5 電視機質量的提高 57
•4.1.6 地面廣播接收天線 67
•4.2 衛星廣播 70
•4.2.1 衛星電視廣播系統的組成 71
•4.2.2 衛星數位電視接收機 74
•4.3 有線電視廣播 76
•4.3.1 有線電視系統的組成 77
•4.3.2 增補頻道 78
•思考題和習題 79
•第5章 套用電視 82
•5.1 攝像機和監視器 82
•5.1.1 攝像機 82
•5.1.2 攝像機的配套設備 86
•5.1.3 監視器 97
•5.2 視頻信號的傳送和切換 103
•5.2.1 視頻信號的傳送 103
•5.2.2 視頻分配器和切換器 109
•5.3 視頻附加信息的產生與疊加 114
•5.3.1 字元和圖形的顯示原理 114
•5.3.2 畫中畫電視機 119
•5.3.3 圖文電視 121
•5.4 錄像技術的發展 123
•5.4.1 磁帶錄像機的原理 123
•5.4.2 硬碟錄像機 124
•5.5 串列傳送控制信號 127
•5.5.1 串列通信的基本概念 128
•5.5.2 串列通信的標準接口 129
•5.5.3 解碼器 130
•5.5.4 控制器和解碼器的連線 132
•5.5.5 接口電路的保護 133
•5.6 系統控制 134
•5.6.1 樹型結構 134
•5.6.2 星型結構 136
•5.6.3 匯流排型結構 138
•思考題和習題 139
•第6章 視頻壓縮技術 142
•6.1 視頻壓縮的基本原理 142
•6.1.1 視頻信號壓縮的可能性 142
•6.1.2 視頻信號的數位化和壓縮 143
•6.1.3 ITU-R BT.601分量數字系統 144
•6.1.4 熵編碼 145
•6.1.5 預測編碼和變換編碼 147
•6.2 靜止圖像壓縮 150
•6.2.1 JPEG標準 151
•6.2.2 JPEG 2000標準 152
•6.2.3 數位相機 155
•6.3 活動圖像編碼 159
•6.3.1 概述 159
•6.3.2 幀間預測編碼 160
•6.3.3 ITU-T H.261 160
•6.3.4 ITU-T H.263 163
•6.3.5 MPEG-1標準 165
•6.3.6 MPEG-2標準 167
•6.3.7 MPEG-4標準 171
•6.3.8 ITU-T H.264 172
•6.3.9 先進音視頻編碼(AVS) 173
•6.3.10 VC-1標準 175
•6.3.11 VCD和DVD 177
•6.3.12 網路視頻監控 182
•6.4 音頻壓縮的原理和標準 183
•6.4.1 音頻信號壓縮的可能性 183
•6.4.2 語音數字編碼標準 186
•6.4.3 MUSICAM和AC-3 186
•6.4.4 MP3標準 190
•6.4.5 MPEG-2 AAC標準 191
•6.4.6 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範DRA 193
•思考題和習題 196
•第7章 多媒體技術及其套用 199
•7.1 多媒體信號和多媒體技術 199
•7.2 多媒體信號的傳輸 199
•7.2.1 PSTN 200
•7.2.2 ISDN和STM 200
•7.2.3 BISDN和ATM 201
•7.2.4 IP網路 202
•7.3 多媒體技術的套用 202
•7.3.1 會議電視 202
•7.3.2 可視電話 206
•7.3.3 遠程醫療 208
•7.3.4 多媒體電視監控報警系統 209
•7.3.5 互動式電視 210
•思考題和習題 215
•第8章 數位電視 217
•8.1 多路復用 218
•8.1.1 節目復用 218
•8.1.2 系統復用 222
•8.1.3 數據增值業務 224
•8.2 信道編碼 225
•8.2.1 信道編碼基礎 225
•8.2.2 能量擴散 229
•8.2.3 RS編碼 231
•8.2.4 交織 232
•8.2.5 收縮卷積碼 234
•8.2.6 LDPC碼 236
•8.2.7 Turbo碼 237
•8.3 數位電視廣播標準 239
•8.3.1 DVB-S的基帶成形濾波與QPSK調製 240
•8.3.2 DVB-C的差分編碼映射與QAM調製 243
•8.3.3 DVB-T的導頻COFDM調製 246
•8.3.4 ATSC系統的格線編碼和VSB調製 252
•8.3.5 ISDB-T標準的頻寬分段傳輸和高強度時間交織 257
•8.3.6 我國地面數位電視標準 258
•8.3.7 手機電視標準 266
•8.3.8 直播星標準 268
•8.4 數位電視的條件接收 269
•8.4.1 條件接收系統安全技術 269
•8.4.2 同密和多密 271
•8.5 數位電視的接收 273
•8.5.1 概述 273
•8.5.2 衛星數位電視調諧器 274
•8.5.3 有線數位電視調諧器 275
•8.5.4 地面數位電視調諧器 277
•8.5.5 直播星電視調諧器 278
•8.5.6 解復用信源解碼單片方案 279
•8.5.7 手機電視的接收 282
•8.5.8 高畫質電視的接收 284
•8.6 數位電視的發展 285
•8.6.1 數位電視發展概況 285
•8.6.2 我國數位電視的發展措施和目標 287
•思考題和習題 288
•縮略詞與名詞索引 292
•參考文獻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