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稱拼音】léi suān yán
【英文名稱】fulminate
【 酸根的 化學式】ONC-
【同分異構體】(正)氰酸根離子、異氰酸根離子
【性質】
由於離子的不穩定性 ,雷酸鹽多是對摩擦敏感的炸藥,遇熱或撞擊均易發生爆炸。雷酸鹽中以雷酸汞最為常見和著名,它被廣泛用於雷管的起爆藥。雷酸鹽可以由金屬(如銀和汞)溶解在硝酸中,並與乙醇反應製得。氮-氧單鍵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雷酸鹽的不穩定。其中的氮很容易與另一個氮原子形成穩定的三鍵,成為氣態氮。
歷史
雷酸鹽在1800年由愛德華·查爾斯·霍華德(Edward Charles Howard)發現。蘇格蘭部長,A·J·福塞斯(A. J. Forsyth)首次展示了使用雷酸根火藥的槍枝,他也在1807年被授予專利。接著約書亞·(Joshua Shaw)將其用金屬管封裝,製成了雷管。但直到1822年,他才為發明申請了專利。
在19世紀20年代,有機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發現了雷酸銀(Ag-CNO),弗里德里希·維勒發現了氰酸銀(Ag-OCN)。這些物質具有相同實驗式的事實遭到了激烈的爭議,直到永斯·貝采利烏斯提出了同分異構體的概念,問題才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