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雷蓋音樂(Reggae,港台地區又譯"雷鬼音樂"),60年代中期起源於牙買加,速度中等,強調反拍的重音是它的明顯特徵。
雷蓋音樂從洛克斯代迪(Rocksteady)音樂演變而來,而洛克斯代迪音樂又是斯卡(Ska)音樂的延續,這三種音樂的根源都是加勒比海的非洲音樂傳統、神聖的復興主義以及美國的節奏布魯斯。
50年代中期,美國的節奏布魯斯通過邁阿密、紐奧良、孟菲斯等地的廣播電台傳入牙買加後,當地的一些音樂家便將其與牙買加的民間音樂曼圖(Mento)相融合,逐漸形成了斯卡音樂。斯卡音樂的速度較快,節奏強調反拍的重音,樂隊中除了採用傳統的曼圖音樂的樂器(如木吉他、各種拉美打擊樂器)外還加入了銅管樂、電吉他、電貝司和鍵盤等樂器,並突出銅管的華麗色彩。斯卡音樂流行於1960至1965年之間,到60年代中期逐漸演變為洛克斯代迪音樂。洛克斯代迪音樂與斯卡音樂相比,它的速度明顯放慢,節奏及織體更為細膩豐富;其樂隊完全採用節奏布魯斯的組合方式,將吉他作為節奏樂器,用切音技巧演奏鬆弛而富有韻律的節奏音型;貝司聲部的旋律也更具獨立性,與華麗的主唱聲部構成對位。60年末,洛克斯代迪音樂又發展成更具國際性的雷蓋音樂。實際上,很難在洛克斯代迪音樂和雷蓋音樂之間劃出明顯的界限,只是雷蓋音樂比洛克斯代迪音樂更為細膩,更多地使用電聲樂器和更加國際化、商業化而已。
雷蓋音樂的表現內容與當地窮苦人信仰的拉斯塔法里教(Rastafari)有著密切聯繫。該教派崇拜衣索比亞前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把他當作神,當作黑人的救星,教派即因他在登位前被稱為塔法里親王而得名。雷蓋音樂經常表達拉斯塔法里教的政治思想,表達牙買加被壓迫民眾的心理,夢想有一天獲得解救,重返非洲故鄉--他們的地上天堂。雷蓋音樂的代表人物是鮑勃·馬利,他使雷蓋音樂廣泛流傳開來,成為一種具有世界影響的流行音樂形式。
2、鮑勃·馬利(Bob Marley,1945-1981)
鮑勃·馬利,1945年出生於牙買加,是英國海軍白人軍官和黑人女僕的兒子,從小在貧民窟里長大,青少年時,鮑勃·馬利除了信仰拉斯塔法里教以外,還受到60年代美國"黑人權利"(black Power)理論的影響。音樂方面,鮑勃·馬利對黑人搖滾樂、納特·金·科爾(nat king cole,1915-1965)那種風格的"白人"爵士,以及索爾音樂等都同樣喜歡。當然,斯卡音樂更是他後來音樂發展的重要基礎。
1965年,鮑勃·馬利組織了"慟哭者"(The wailers)樂隊,他們的早期作品歌詞比較"稚嫩",反映了他們"在牙買加貧民窟度過的童年以及作為失業青少年的生活"。不久,馬利轉向簡單的、政治上更加激進的牙買加街頭語言,如《起來,站起來》(Getup,Stand up)的歌詞:"起來,站起來,為你的權利站起來。起來,站起來,決不要放棄戰鬥"。《我向縣長射擊》(I Shot the Sheriff)敘述一個黑人不公正地遭到迫害的故事。這兩首歌曲都出自專輯《燃燒》(Burning),《燃燒》的主題就是"與革命有關的火"。另一張專輯《起義》(uprising)後來分別成為在牙買加、倫敦和南非騷亂者的戰鬥呼聲。因此《牛津流行音樂之友》寫道:"在(雷蓋)被商業化之前,它是一種反叛的音樂"。1972年,"慟哭者"樂隊與倫敦的"島嶼"(Island)唱片公司簽約,開始建立他們的國際名聲。1977年,鮑勃·馬利赴美國及歐洲巡迴演出,受到熱烈歡迎。他的髮式(流行於加勒比海人中間,把頭髮梳成很多像繩子似的小辮子)被很多雷蓋樂迷們模仿,他的音樂更是影響了歐美很多白人和黑人歌星及樂隊。1981年,鮑勃·馬利死於癌症,時年36歲。
除了鮑勃·馬利,著名的雷蓋音樂家和樂隊還有彼特·托許(Peter Tosh)、"黑色自由"(Black Uhuru)樂隊、"亞斯文德"(Aswad)樂隊、"第三世界"(Third World)樂隊等。
3、其他雷蓋樂隊
70年代後期,當雷蓋音樂在歐美找到了廣闊的市場後,眾多音樂家開始紛紛效仿。其中以英國的"UB40"樂隊和"警察"樂隊最為知名。
"UB40"成立於1977年,樂隊陣容龐大,有8位成員,他們來自英國的伯明罕。UB40是英國救濟福利組織的代號,由於建隊時大部分成員都失業,需要填寫UB40的社會福利救濟表,他們便以此作為樂隊的名稱。1983年,樂隊達到高峰狀態,他們演唱的《紅紅的葡萄酒》(Red Red Wine)獨占排行榜榜首,在這首經典作品中,人們充分領受到了"雷蓋音樂"那節奏張馳有度、旋律清新流暢的獨特美感,直到今天,"UB40"樂隊仍樂此不疲。
"警察"樂隊(The Police)成立於1977年,樂隊的三位成員是主唱兼貝司手斯汀(Sting)、吉他手安迪·薩莫(Andy Summer)和鼓手斯蒂瓦特·科佩蘭(Stewart copeland)。他們將雷蓋音樂和流行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更加流行化。斯汀是樂隊的核心人物,原名戈登·馬修·薩姆納(Gordon Matthew Sumner,出生於1951年),樂隊最著名的代表作《你的每一次呼吸》(Every Breath you take,1983,例43)就是斯汀在牙買加度假期間而創作的。1984年,樂隊解散,斯汀開始他的獨唱生涯並一路輝煌。在1999年推出的專輯《新日子》(Brand newday)中,各種風格渾然一體,爵士樂、世界音樂、流行音樂的完美結合,也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了斯汀的音樂天賦。
相關詞條
-
大衛·特雷澤蓋
大衛·特雷澤蓋(David Trézéguet),1977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國勞恩,前法籍阿根廷職業足球運動員,場上位置前鋒。 大衛·特雷澤蓋職業生...
早期經歷 運動生涯 所獲榮譽 生涯數據 世界級射手 -
雷鬼音樂
雷鬼音樂是一種由斯卡(Ska)和洛克斯代迪(Rock Steady)音樂演變而來的牙買加流行音樂,也譯作雷吉,雷蓋。事實上,很難在洛克斯代迪和雷鬼之間劃...
起源 音樂型態 音樂風格 影響 雷鬼舞 -
世界音樂
世界音樂(World music)有時又稱民族流行音樂(Ethno pop)。廣義的世界音樂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樂。在西方,世界音樂指的是非北美和...
發展史 雷蓋音樂 拉丁音樂 新時音樂 唱片廠牌 -
法蘭克·蓋里
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里(FrankO.Gehry,1929~)成了當今最受矚目,也最受爭議的建築人物。這位在加州住了50幾年的老頑童,70年代初期的作品...
成長曆程 設計理念 人生跨越 理念沿深 設計風格 -
鑲貼音樂
鑲貼音樂 - 內容:泛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印象主義音樂以後,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專業音樂創作。然而,由於在近90年的時間裡,西方音樂的風格、流派十分繁雜...
內容 配圖 所屬分類 -
戴維·特雷澤蓋
特雷澤蓋,1977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國勞恩(Rouen),是位法籍阿根廷人,其父親當年曾在法國里昂隊效力過,其足球生涯始於阿根廷普拉滕塞隊,並曾入選...
退出法國隊 成長經歷 個人榮譽 職業生涯統計 特雷澤蓋意甲116球列表 -
巴羅克音樂
巴洛克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風格,這個時期出產的音樂作品就稱為巴洛克音樂,1600到1750年這150年間就叫做巴洛克時期,14至16世紀就是“文藝復興...
簡介 時代的音樂 之英 國 評價 音樂風格概述 -
色雷斯人
據歷史記載,色雷斯人是巴爾幹半島最早的居民之一,主要分布在現今的保加利亞、希臘、馬其頓、 羅馬尼亞和 土耳其等國境內。色雷斯人曾建立了達西亞王國和奧德里...
族群概述 起源 分布地區 人口 支系及部落 -
蓋世風
蓋世風(英語:gaishifeng)是廣州蓋世雲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12月29日推出的一個為智慧型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式,蓋世風支持...
簡介 使用介紹 發展歷程 發展前景 數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