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影碟
LD(雷射影碟)──1978年,世界上第一張雷射影碟(Laser VideoDISK,簡稱LD或LVD)問世,其出色的視聽效果令人驚嘆。LD首次實現了雷射與數位技術相結合的視頻、音頻信號的錄放,開創了視頻、音頻錄放數位化的新天地。
雷射影碟具有極高的記錄密度,它以一個個間斷的凹坑記錄信息,凹坑深0.1微米,寬0.4微米,對於30厘米的影碟,每面上的凹坑總數達145億個。影碟之所以看起來表面上色彩閃爍,正是入射光在這大量的凹坑上產生繞射光棚,使白色分解成五光十色光柵的緣故。它每面可錄放60分鐘的圖像與伴音,為了重現錄製的影音信息,播放時需用LD Player雷射影碟機。
CD─靜圖唱片
CD─Graphic(CD─靜圖唱片),簡稱CD─G.。這種唱片在直徑5英寸的碟盤上存貯70分鐘的靜止畫面、音樂及歌詞字幕。早期普通CD唱機上並不能放CD─G,只有在內裝圖形解碼器的CD─G專用機上播放才能通過電視機與音響重現立體聲音樂、歌詞字幕,近期的組合音響中已都帶有視頻輸出,已可兼容CD─GF、CD─F的音質、動態範圍、信噪比與LD機一樣,只是圖像是靜止的。
電視唱片
CD─V(電視唱片)。其全稱為CD─Video.又稱CD電視唱片。1987年荷蘭菲利普公司頒布了CD─V的標準,1988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CD─VPLAYER機。CD─V唱片是在碟片上記錄了20分鐘左右的數字音頻信息與5分鐘左右的帶數字立體聲伴音的NTSC制活動圖像模擬視頻信息(或6分鐘左右的PAL制帶數字立體聲伴音的活動圖像模擬視頻信息)。CD─V是錄有數字音頻加模擬視頻信息的唱碟(音像碟),活動的畫面比CD─G更為誘人。
CD視盤
VCD(CD視盤)──其全稱為Video─CD,它是1993年下半年才付諸實用的新技術,也稱CD視盤。VCD是採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1991年才最終認定的MPEG壓縮編碼技術的新秀,所以同樣5英寸直徑的碟盤(與CD─V,CD─G等一樣大),但可播放74分鐘的全螢幕幕、全動態、立體聲影片。由於經過數字圖像壓縮編碼處理,所以它在普通LD機上不能播放,除非是帶有數字圖象解碼器的影碟機才行。由於經過信息壓縮處理,所以放出的音頻雖與CD唱片一樣,但圖像比LD和CD─V要粗糙、模糊。但由於VCD唱片的製作成本小,價格遠遠低於LD(約五分之一),產品體積小(與CD唱片相似),所以在視聽系列產品上有很強的競爭力。VCD的視頻壓縮和解碼技術是由美國人發明的,通過壓縮把一部電影的動態圖像和聲音壓縮到1.2G信息容量左右的光碟中去,並通過數字解碼技術把壓縮的電子信號重新播放出來。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機(實驗用機)卻是由中國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於1992年12月研製成功的。1993年9月取名“萬燕”的第一代VCD機(產品)面世。短短几年VCD市場即達到巔峰狀態。另外,VCD糟也可在計算機上播放;使用在計算機上的CD視盤不僅可以存放、錄像等,它還可以存放電子遊戲。人們可以通過操作計算機來達到雙向交流,不但能看到精彩的畫面、聽到動聽的聲音,還可以參與其中扮演角色,從而給人們帶來了更大的樂趣。
數字視頻光碟機
DVD――全稱為Digital Video DISK數字視頻光碟機,它是1994年才誕生的新機種。從原理上來說,DVD與VCD沒有本質的不同,DVD也是對電影畫面進行視頻壓縮,將壓縮的圖像儲存在光碟上。播放時DVD影碟機對光碟上的數位訊號進行解碼,還原出圖像在顯示器上播放。但VCD糟只能單面使用,一張盤只能儲存640MK的信息,一部電影需要用2張或3張光碟才能儲存;VCD的解析度也較低,它的播放效果只不過和錄像帶的播放效果相近;VCD只有2個聲道,播放時並不能實現真正的立體聲。和VCD相比,DVD產品在各個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DVD光碟儲存的數據可以達到4G,一個DVD電影光碟可以儲存多部電影,大大方便了消費者攜帶,也降低了光碟的生產成本;DVD產品的解析度是VCD產品的4倍;DVD產品的電影具有8個聲道,DVD和VCD相比,播放效果上有了質的飛躍。
DVD的高清晰度也對其它配套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電視的清晰度應在800線以上,而目前我們一般的電視清晰度不過500線甚至更低;目前的電視機還無法實現DVD的多聲道立體聲效果。DVD要象VCD一樣普及還需要一段過程,不僅有上述原因,還有諸如價格、在DVD上放置的軟體、DVD光碟標準等等。但不管怎樣,DVD是VCD的下一代產品,它代表了數字視聽產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