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漢語漢字]

雷,漢語常用字,讀作léi,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是帶異性電的兩塊雲相接近時,因放電而放出的強大聲音。《說文》:“靁,陰陽薄動,雷雨生物者也。”後引申為打雷,又由打雷來比喻迅速;還可表示宏大如雷的聲音等。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字元表 字元表

雷,會意字。甲骨文(圖1)像閃電之形,中間的四個點先變為兩個口,又變為兩個田,表示閃電後發出的聲響。甲骨文(圖A)=“申,即‘電’,分杈的閃電乾枝”(圖U)+“兩個圓圈,即兩個輪子”(圖V),表示天空伴隨閃電發出滾動的巨響。古人以為伴隨閃電發生的滾動著的震天巨響,是因為天神戰車在天穹轟然馳過。有的甲骨文(圖L)將小圓圈(圖P)寫成“田”(圖B),明確“輪子”的形象。

金文閃電形變異,兩個田變為四個田。西周晚期(圖5),金文“雷”字加形符“雨”,表示天下雨時發生的現象。金文(圖C)將甲骨文字形中的兩個輪子(圖S)寫成四個輪子(圖D)。有的金文(圖E)將枝狀閃電(圖F)寫成(圖M)。有的金文(圖G)加“雨”(圖N),強調雷電的天象性質。

小篆(圖12)省略閃電形,又將四個田字簡化為三個。篆文(圖K)將金文字形中的(圖N)寫成(圖O),將金文字形中的(圖I)簡化成“畾”(圖J)。隸書、楷書筆畫化,把三個田字形簡省為一個。隸化後楷書(圖Q)將隸書字形中的(圖R)寫成(圖T)。楷書異體字“雷”把“畾”簡化成“田”。有的楷書異體字“畾”省去正體楷書字形中的“雨”。

古籍多以簡體的“雷”代替繁體的“靁”和大幅簡化的異體字“畾”。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léi名詞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巨響。thunder仲春,雷乃發聲,仲秋,雷始收聲。——《禮記·月令》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易·說卦》 陰陽相薄為雷。——《淮南子·墜形》 天下應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如雷如霆,徐方震驚。——《詩·大雅·常武》 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楊萬里《檄風伯》 雷火、雷光、雷吼
劇響,巨大聲響。rollofthunder雷霆乍起——唐·杜牧《阿房宮賦》
軍事上用的爆炸武器。mine地雷、水雷、魚雷
通“罍”,古酒器名。winevessel君於是造立禮器……雷、洗、觴、觚。——《隸釋·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
漢代諸侯國名。
姓。
動詞打雷。producethunder 故雷則掩耳。——《呂氏春秋·貴生》 無冬雷,地冬霆。——《管子·七臣七主》
lèi動詞通“礧”,古時作戰用以擊敵之石塊。
通“擂”,敲擊。knock 雷鼓大震。——《資治通鑑》 官家出遊雷大鼓,細乘犢車開後戶。——《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梁鉅鹿公主歌辭》 雷鼓

(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㗊部】

雷,眾口也。從四口。凡㗊之屬皆從㗊。讀若戢。一曰,呶。

說文解字注

【卷三】【㗊部】

雷,眾口也。從四口。凡㗊之屬皆從㗊。讀若戢。

阻立切。七部。

一曰,呶。

鍇曰:“呶,讙也。”鉉本作:又讀若呶。《集韻·五餚》不載此字。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部】

古文:䨓靁㗊

《唐韻》魯回切。《集韻》《韻會》《正韻》盧回切,音罍。《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從雨畾聲。象迴轉形。《易·說卦》:震為雷。《禮·月令》:仲春,雷乃發聲。

又《禮·曲禮》:毋雷同。註:雷之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人之言當各由已,不當然也。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左冥而右黔雷。註:黔雷,黔嬴也。天上造化神名。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註:雷鼓,八面鼓也。

又《韻會》:雷門,會稽城門,有大鼓,聲聞百里。《前漢·王尊傳》:毋持布鼓過雷門。

又《南部新書》:胡琴,大曰大忽雷,小曰小忽雷。

又山名。《書·禹貢》:壷口雷首。疏: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旣澤。傳:雷夏,澤名。

又漢侯國名。在東海。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外國名。《前漢·西域傳》:無雷國王冶盧城。

又州名。《韻會》:在廣西,其山為雷所震,水流為江。唐置雷州。

又姓也。《前漢·淮南王安傳》:郞中雷被。

又音纍。《楚辭·九歌》:駕龍輈兮乗雷,載雲旗兮委蛇。《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註: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按晉語注,雷有纍音,非止叶音也。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推石下也。

又《集韻》盧對切,音類。本作礧。或作壘礌檑。《埤蒼》:推石自高而下也。《周禮·秋官·職金注》:槍雷,椎槨之屬。《釋文》:劉音誄。沈云:當為礌,郞對反。《前漢·鼂錯傳·具藺石注》:如淳曰:藺石,城上雷石。師古曰:雷,來內反。

又《正字通》:擊鼓曰雷。《古樂府》:官家出遊雷大鼓。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篆書 篆書
隸書 隸書
草書 草書
行書 行書
楷書 楷書

(參考資料:)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聲符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擬音聲調
上古音系ruːl
廣韻魯回平聲
蒙古字韻luɛ̆去聲
中原音韻齊微合齊微陽平
洪武正韻 雷 雷 雷 類 盧回 力遂 七灰 七隊 灰 灰 平聲 去聲
分韻撮要第二十八魁賄誨陽平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