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方言
中文拼音:wen
韓文名稱:문
羅馬拼音:Monn
粵語拼音:man4(文明)、man6(文過飾非)、man1(1、「文man4」的異讀字;2、在粵語中用作貨幣單位,即「元」)
海南話拼音:vunz
基本釋義
1.事物錯綜複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錦。
2.刺畫花紋:~身。
3.記錄語言的符號:~字;~盲;以~害辭。
4.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憑。~藝。~體。~典。~苑。~獻(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采(a.文辭、文藝方面的才華;b.錯雜艷麗的色彩)。
5.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水~。
7.舊時指禮節儀式:以~化人。繁~縟節(過多的禮節儀式)。
8.文華辭采,與“質”、“情”相對:~質彬彬。
9.溫和:~火。~靜。~雅。
10.指非軍事的:~職。~治武功(指禮樂教化和軍事功績)。
11.指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552~言。~白間雜。
12.專指社會科學:~科。
13.掩飾:~過飾非。
14.量詞,指舊時小銅錢:一~不名。
15.姓。
16.皇帝諡號,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如漢文帝。
漢字演變
《廣韻》無分切,上。
文字 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漢字演變如左圖所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與字形比較:
中華字源
“文”字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作“文字”、“文飾”、“文武”、“天文”等義。其實這些都是“文”字的引申義。“文”字的本義應該是“文身”。
從上列甲骨文字形來看,“文”字像站立著的一個“人”,突出他的胸部,胸前“會有花紋”。它是個象形字,義指“文身”。金文的字形與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樣。小篆的字形走上了線條化,“人”站立的樣子沒變,只是胸前的“花紋”消失了,這與漢字的發展趨向簡化有一定的關係。楷體字形沿襲了小篆的形體。
《說文解字》里說:“文,錯畫也,象交文。”意思是說“文”字的本義是指“交錯畫的花紋”。在上古時期,我們的先人有“文身”的習慣,古書中也多有記載,如《禮記·王制》中說:“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也。”《莊子·逍遙遊》中說:“越人斷髮文身。”這裡的“文”字都是指“文身”。那么古代東夷之人為什麼要在自己的身上刺紋呢?《史記集解》里說:因為那裡的人們經常在水中活動,所以要剪掉頭髮,在身上刺上花紋,就像蛟龍的兒子,這樣在水中就可以免遭侵害。但“文”字的這一本義並沒有始終保持下來,而是不斷地被引申出其他含義,如由“文身”引申出“花紋”、“紋路”義,《新序·雜事》里說“屋室雕文以寫龍”,就是說在房屋裡雕刻出龍的花紋來。《莊子·馬蹄》里說:“五色不亂,孰為文采?”《楚辭·九章·桔頌》里說:“青黃雜糅,文章爛兮。”這裡的“文采”、“文章”(不是今天“文章”的含義)都是指顏色錯雜而形成的花紋。在這一意義上後人寫作“紋”字。我們今天講的“水文”、“天文”的“文”字也是指自然界中某些呈“紋路”狀的現象。由於“花紋”魅力悅目,又由此引申出“文采”的意思來,如我們現在經常還用的一個成語叫“文質彬彬”,這個“文”字指的就是“文采”,“質”是指“實質”,“彬彬”指“文”和“質”配合得很好,用來形容舉止文雅,態度從容不迫。此外“文”字指“文采”的還有如“文情並茂”、“文採風流”、“文如春華”等等。後由“文采”、“文章”又引申出指有各種儀節組成的禮樂制度等一類古代文化,如《論語·子罕》里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周文王死了以後,一切文化遺產不都在我這裡嗎?至於“文物”、“文辭”、“文武”等詞中的“文”字的含義都用的是“文”字的引申義,這裡就不一一講了。
詳細字義
〈名〉
1.右圖是“文”字的甲骨文圖片,資料來源:徐無聞主編:《甲金篆隸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文”字的甲骨文字繪畫的像一個正面的“大人”,寓意“大象有形”、“象形”;特別放大了胸部,並在胸部畫了“心”,含義是“外界客體在心裏面的整體影像、整體寫真、整體素描、整體速寫”。
許慎《說文解字》把“文”解釋為“錯畫也”,意思是“對事物形象進行整體素描,筆畫交錯,相聯相絡,不可解構”,這與他說的獨體為文、合體為字的話的意思是一致的。“說文解字”這個書名就表示了“文”只能“說”,而“字”則可“解”的意思。“文”是客觀事物外在形象的速寫收腹帶,是人類進一步了解事物內在性質的基礎,所以它是“字”的父母,“字”是“文”的孩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文字部】文 ·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眾彩,以成錦繡。合集眾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注》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又《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又《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注》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又《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注》文,猶美也,善也。
又《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注》有文辭也。
又《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注》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注》言其文案整密也。
又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又《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又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又《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又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又《韻補》葉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為仁。《張衡·西京賦》都邑遊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又葉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常用詞組
1.文本 wénběn
同一檔案的不同語言或不同措詞的本子。
2.文化 wénhuà
(1)考古學上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
(2)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3)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3.文筆 wénbǐ
(1)寫作的技巧;文章的風格。
(2)指文章。
4.文靜 wénjìng
文雅閒靜。
5.文采 wéncǎi
(1)文藝方面的才華。
(2)文辭。
6.文科 wénkē
科舉制時以經學考選文士之科,別於武舉而言。教學上指歷史、哲學、文學、語言、經濟等學科。
7.文庫 wénkù
指叢書(多用做叢書名)。如《小學生文庫》。
8.文稿 wéngǎo
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後確定的稿件。
9.文豪wénháo
傑出的大作家。如一代文豪。
10.文房 wénfáng
(1)書房。借指筆、墨、紙、硯文房四寶。
(2)官府掌管文書的地方。
相關成語
不名一文(bù míng yī wén)
解釋:名:占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窮困。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16章:“老兄明白,弟半生書劍飄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示例:他的生活狀況已經困難到了~的地步。
不直一文(bù zhí yī wén)
解釋: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車軌共文(chē guǐ gòng wén)
解釋:文:文字。車軌統一,文字一致。比喻統一一致。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示例:執珪柱國,尚不輕授,況~,四溟同宅。★南朝·梁·江淹《蕭驃騎讓封表》
車同軌, 書同文(chē tóng guǐ,shū tóng wén)
解釋: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同軌:全國車轍闊狹相同。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
出處:《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地下修文(dì xià xiū wén)
解釋:舊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處:《太平御覽》卷八八引王隱《晉書》:“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顏淵、卜商今見在為修文郎。”
示例:~著作郎,生前飢處倒空牆。★唐·司空圖《狂題》詩
典冊高文(diǎn cè gāo wén)
解釋: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出處: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二卷:“《五代史》:‘黃……。’則典冊高文亦用之矣。”
示例:~的文物價值不可輕視。
爾雅 溫文(ěr yǎ wēn wén)
解釋: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出處: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生得眉清目秀,爾雅溫文,且又性情蘊藉,聰穎過人。”
泛濫博文(fàn làn bó wén)
解釋:泛濫:太寬泛;博文:文句繁多。內容太寬泛,語句繁多。
出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泛濫博文,則多而久之。”
橫僿不文(héng sài bù wén)
解釋:僿,粗鄙。粗鄙沒有文化。
出處:康有為《大同書》辛部第十三章:“當太平之世,地地相等,無有都會、鄉邑之殊……無據亂世,學校全聚京都,而鄉邑則皆橫僿不文之俗。”
厚貌深文(hòu mào shēn wén)
解釋:外貌厚道,內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出處:清·陳夢雷《絕交書》:“指天誓日,厚貌深文,足以動人。”
文韜武略(wén tāo wǔ lüè)
解釋:韜:指《六韜》,古代兵書,內容分文、武、龍、虎、豹、犬六韜;略:指《三略》,古代兵書,凡三卷。比喻用兵的謀略。
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七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
近義詞:文武雙全、王文韜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文武雙全(wén wǔ shuāng quán)
解釋: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出自:《舊唐書·李光弼傳》:“蘊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才。”
近義詞:文韜武略、王文武
示例:此人姓姜,名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智勇足備,真當世之英傑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
文的詞組:文化 文墨 文筆 術文 文連 徵文 文郎 符文 文虎 文啟 文語 文姓 文冕 文馬 文少 文投 文妖 文奎
相關名人
魏文侯 | 趙文卓 | 宇文泰 | 許冠文 | 李文 |
鄭秀文 | 趙文瑄 | 黃文歡 | 唐文龍 | 竇文濤 |
宋文驄 | 范文程 | 潘裕文 | 宋子文 | 潘基文 |
柏文 | 鄧文迪 | 羅文 | 滿文軍 | 谷文澤 |
甲骨文釋義
甲骨文“文”字,是兩排契齒文的交差、交錯,每排契齒文由兩根或三根橫線(齒)組成。雙排契齒文是代表一對(朋)契的比對成功,完全相合,左右契是並排放置的,兩排契齒文也是平行的。
“文”字兩排契齒文的交錯,似乎是在展示一對契在做對比時,尚未完全並列相合之前,相互之間存在夾角的狀態。此時,比對者的注意力就會放在左右契的齒文上,以便於和儘快完成比對,檢測能否相合。
對左右契的齒文進行對比,是為檢測雙方是否誠信。左右齒文能夠完全重合,表示雙方都是誠信的。不能完全重合,則表示至少一方不誠信,做了假。因此,“文”是對誠信的記錄。重要的不在文本身,而在其記錄和承載的誠信。
也正是為強調內在的誠信,還有少數的甲骨文個例,在“文”字中間空白位置加了一個心的符號,成為帶心之文。而在後來的金文“文”中,帶心則成為常態。有些甚至以心為主,把心的符號畫的大大的,很誇張。見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