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下游右岸,地處亞熱帶以南,屬南方水網地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面積為7779.12平方公里,市內主要河流有西江幹流、南江、新興江,另外還有黑河、建城河、南山河、泗綸河、集成河、千官河、羅旁河等28條集雨面積超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年均徑流量59.82億立方米,過境客水2235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可利用總量77.5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3000立方米;正常年用水量12.72億立方米。西江河流經鬱南、雲安、雲城,河段流程為95公里,全年可通行1000噸的客貨輪,是我國的黃金水道之一,對促進雲浮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歷史上的雲浮是一個“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地區。解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全市興建了大批水利設施,建有蓄水工程3748宗,其中中型水庫12宗,註冊登記的小(一)型水庫47宗、小(二)型水庫153宗,塘壩3266宗,總控制集雨面積為2898.14平方公里,總庫容6.46億立方米;引水工程1492宗,設計引水總流量為130.23立方米/秒;提水工程1006宗,裝機8356千瓦,設計提水流量14.68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105萬畝,旱澇保收面積81.05萬畝。建有堤圍171宗,其中萬畝堤圍3宗,千畝以上萬畝以下堤圍30宗,千畝以下堤圍141宗,總長395.26公里,捍衛耕地面積22.98萬畝。建有機電排灌站259宗,總裝機310台15623千瓦,排澇面積15.473萬畝。建有小水電站471處裝機擁有量為601台16.31萬千瓦,年均發電量4.82億千瓦時。這些水利設施形成了防洪、排澇、灌溉、發電的綜合水利工程體系,對解決雲浮市的乾旱和洪澇災害,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蓄、引水灌溉工程
全市現建有蓄水工程3478宗,其中中型水庫12宗,註冊登記的小(一)型水庫47宗,小(二)型水庫153宗,塘壩3266宗,總控制集雨面積為2898.14平方公里,總庫容6.46億立方米,保護人口110.6萬人;建有引水工程1492宗,其中萬畝以上9宗,千畝129宗,千畝以下1378宗,設計引水總流量為130.23立方米/秒,控制集雨面積5854.2平方公里;建有提水工程1006宗,裝機8356千瓦,分為電動灌溉工程、機械灌溉工程和水輪泵工程,設計提水流量14.68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積105萬畝,旱澇保收面積81.05萬畝。
小水電建設
水力是不污染環境、可循環使用的能源。雲浮市境內水力資源豐富,為小水電開發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按照省人大關於加快山區小水電建設議案和國務院“十五”期間建設全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中級)的要求,我市大力發展小水電,特別是羅定、新興、鬱南三個縣(市),充分利用當地的水力資源,大力發展小水電建設。近年來,雙東電站、北峰山電站、宋桂灘電站等一批具有蓄水、防洪、發電、供水、養殖等綜合利用的水電工程相繼建成,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羅定市、新興縣、鬱南縣分別被國務院定為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縣(中級),新興縣於2004年10月通過省政府組織的達標驗收,成為全省第一個“十五”水電農村電氣化達標縣,鬱南縣、羅定市將於2005年上半年竣工驗收。設市以來,全市小水電裝機擁有量為471處601台16.31萬千瓦,含配套柴油機小火電1.7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可達4.82億千瓦時,與小水電配套的供電網路的供電變壓器容量26.39萬千伏安,配套電變壓器容量39.87萬千伏安,高壓線路5128千米,低壓線路7702千米,全市水利系統小水電及其配套電網形成固定資產達12.41億元。
水利防災減災工程
全市建有堤圍171宗,其中萬畝堤圍3宗,千畝以上萬畝以下堤圍30宗,千畝以下堤圍141宗,總長395.26公里,主要分布在西江、南江、新興江沿岸,這些堤圍捍衛耕地面積22.98萬畝,保護人口45.49萬人。建有機電排灌站259宗,總裝機310台15623千瓦,排澇面積15.473萬畝,其中50千瓦以上91台11273千瓦。
設市以來,先後完成了白木大堤、連灘改河、建旁堤路主體工程和蓬遠河堤土堤工程,興建了市區南山河防洪工程和雲安縣城設防工程、新興縣城設防工程,萬畝堤圍和城市設防達五十年一遇以上防洪標準,連續取得95年、96年、97年和“98.6” 西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防洪抗災的勝利。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開展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重大決策,作為實施十大民心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我市納入省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項目13宗,其中城市防洪工程5宗,江海堤圍工程2宗,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6宗。五年內計畫投入13宗13.9億元,目前,我市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共13宗,計畫總投資8.43億元。已動工建設的有11宗,已完成5宗。累計完成投資3.3億元。在抓好防洪工程建設的同時,我市還進一步抓好三防辦公現代化的建設,市三防辦建立了對省防總和各縣(市、區)三防的無線通訊、微波通訊,開通了三防信息系統廣域網,建立了雲浮市三防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和衛星雲圖自動接收處理系統,為防災抗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水土保持
1986年,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第85號《關於進一步加強江河整治工作的議案》,全市各級黨政領導把水土保持工作作為水利建設的戰略工程來抓,先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99.44平方公里,建造攔沙壩638座、谷坊21533座,營造水保林44.609萬畝,種植經濟林和水果7.427萬畝,種草5.589萬畝。治理後植被覆蓋度由治理前的41.86%提高到63.86%,年均攔蓄泥沙234.227萬噸,保護農田19.475萬畝,復耕淤積地6498畝。南江、新興江流域共種水果43855畝,開挖魚塘35693畝,糧食畝產由治理前的440.6公斤提高到治理後的566.1公斤。當地農民通過搞種養,人均年收入由治理前的711.8元提高到治理後的1511元,收到了十分可喜的經濟效益。
水政執法
我市加強對《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和《廣東省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了的宣傳和執法力度,已成立的市水政監察支隊和各縣(市、區)水政監察大隊共5個。全市共發生水事案件134宗,處理了132宗;發生水事糾紛113宗,調解了81宗。全市實行河道采砂許可制度和取水許可證制度。廣大民眾的水法規觀念不斷提高,水事秩序明顯好轉,依法治水的法制環境逐步形成。
人畜飲水工程
我市農村160.2443萬人飲水困難,其中特別困難的有25.434萬人,一般困難的有39.9583萬人,飲水欠安全的有94.852萬人。為解決飲水難問題,省委、省政府將它作為“十項民心工程”之一來抓。市委、市政府要求按照“先急後緩”的原則,制定整體規劃,從2003年起用五年時間,投資2.6億元,先解決全市65.39萬人困難問題,至2010年,改善全市94.852萬人存在的飲水安全問題。我市已上報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共65宗,計畫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人數74.8萬多人。目前省已批准立項的項目共24宗23萬人(四批),待資金計畫下達後動工建設,另41宗51.8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項目已上報省待批。水庫移民工程著重解決移民的“四難”(住房難、飲水難、行路難、用電難)問題。我市各級政府、水庫移民部門高度重視,制定措施,落實資金,加強工程建設的管理,移民的“四難”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2003-2007年,共安排我市81條移民村的改造計畫,到目前為止,已安排計畫的81條村已有33條村全面完成,其餘移民村正在抓緊實施改造建設。已投入資金2528.7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