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名稱】《雲居復古》
【年代】明代
【作者】洪斷
【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雲居復古
【其一】
夙志雲居選佛場,登臨風雨倍淒涼①。
當年有客開高座,此日無人到上方②。
太史碑橫芳草夢,頭陀路滑蘚苔蒼③。
碧溪明月知多少?古木蕭蕭掛夕陽④。
【其二】
病骨扶筇程萬里,柔腸結屋幾千回⑥。
披雲躡磴穿峰頂,破浪中流墮石磯⑦。
三自輕生生不泯,殷勤留與後賢知⑧。
作品注釋
①夙志:平素的願望。選佛場:佛家開堂設戒之地。《景德傳燈錄·天然禪師》中載:天然禪師初習儒學,將入長安應舉。偶一禪客問曰:“仁者何往?”曰:“選官去。”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曰:“選佛當往何所?”禪客曰:“今江西馬大師出世,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
②有客:指前朝各代祖師大開法筵,接引僧眾。
③太史:指蘇東坡、黃庭堅等以文翰著稱的歷代前賢。頭陀:指唐代高僧司馬頭陀,三國魏司馬懿後裔。少出家於南嶽衡山。唐憲宗元和初(公元806年前後),行腳至建昌瑤田,見道容禪師,相攜登雲居山,支持道容禪師創立雲居叢林。圓寂於奉新百丈,遂葬其地。
④碧溪:源於雲居山最高峰五老峰麓,西南折流經龜山腳,北流經蓮花池,注入明月湖。全長數千米。明月即明月湖。坐落於趙州關西側,正對真如禪寺常住山門。原為一天然小池塘,面積僅畝余。後歷經拓展疏浚,面積漸增,水亦加深,湖水清澈,明如亮鏡。明末,建昌縣令蒲秉權於其下方出水口建石坊,刻“明月湖”三字。公元1957年初,虛雲和尚主持重新疏浚,於旁立字碑詩碑。現面積達十餘畝。
⑤誅茆句:謂鋤雜草砍荊棘而建造寺院。禪棲系禪和子棲隱之地即寺院。
⑥病骨句:謂斷公自己年老體病,拄杖奔波於北京江西之間。柔腸:本意為柔軟的心腸,多指女性的纏綿情意。此處則轉指衷腸、衷心。結屋:建造房屋。此房屋乃指寺廟建築物。
⑦披雲句:謂穿過雲霧攀越石磴直到峰頂。磴指石階。石磯:水邊突出的石灘。
⑧輕生:輕棄生命,即自尋其死。泯:盡,消滅。後賢:指後來的各代繼承者。
作品鑑賞
復古本意為恢復古代的制度或習俗。這裡主要指恢復古代的佛廟建築,當然也包括重建之後恢復寺廟的清規制度與弘法傳戒等事務。這兩首七言律詩是斷公在興復雲居山真如禪寺的過程中,回顧從初創到基本恢復,十餘載的艱辛困苦,有感而發。其一詳細介紹了雲居山千年道場雕蔽敗落的荒涼景象,寫得很詳盡,很細緻,感情沉鬱而又悲涼。其二主要是記敘斷公自己十餘年修復過程中所歷艱險,所遇困厄,痛定思痛,記憶猶新,既有感慨,更有自豪。
作者簡介
洪斷(1550-1621),明朝末年江西建昌雲居山僧。字諸緣,興陽詞禪師法嗣。俗姓張,真定藁城(今河北省藁城縣)人。年十四,日往柏林寺送供,得識遍融禪師,甚見愛重。年十五,蜀中法界、別傳二禪師教以念佛法門。年十七,禮崇效寺朝陽禪師剃度。乃發願苦行,隱河南伏牛山,苦研《法華經》。復游武當、終南、雲霧、峨眉、南嶽諸山,識見頗增,道德日進。年二十三,於南嶽依大千常潤師翁,授具戒。復參寶湖、大方等大德,求法問道。年三十以中貴邀請,入主北京萬佛堂古剎,得太后捐助,建成十方叢林,經營十餘年,成大道場。公元1592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年)晤紫柏真可,得知雲居山衰敗,發願修復。再得太后支持,建雲居方丈,任住持。重建大殿禪堂。太后又賜滲金毗盧舍那大佛與龍藏,雲居山得以中興。斷公兼主北京萬佛堂、江西雲居山二十年,南北奔走,往返經略。後囑徒分守本寺及各子孫廟,自回京養老,圓寂後葬西山。斷公學識淵博,工詩能文,沉勇堅定,意志果毅,誠為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