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0年代,麗江粑粑已到春城安營紮寨,名聲大震。其火腿粑粑是麗江粑粑發展到高層次小康型的品種。往上追溯,最初是火烤粑粑,是將光麵餅烙制一面定型後再用燒熱的石板烙熟;繼而又進入鐵鍋氣汗粑粑。即將光麵餅放入凸底鐵鍋烙制一面後,取出餅,就鍋放入少許冷水,將烙制餅翻扣,罩在水上,蓋嚴鍋蓋,待水氣乾,餅即熟。
由此可見,麗江粑粑歷史悠久,當今健在七旬老人李鶴清師傅就是家傳制此餅的第三代傳人。
火腿粑粑,色澤金黃,多層相疊,外脆里嫩,噴香酥脆,甜中有鹹,非常爽口。
原料:
主料:二級麵粉500克。
配料:火腿末150克。
調料:焙芝麻、白糖、瓜籽仁、核桃仁各50克,小蘇打、大鹼各1.5克,熟豬油200克,熟菜籽油5克,溫水350毫升。
製法:
(1)麵粉入搪瓷盆,小蘇打、大鹼用溫水溶化後倒入麵粉盆中,加溫水和成稍軟的麵團,蓋上潔淨濕布,置半小時待用。將白糖、芝麻、瓜籽仁、核桃仁混合拌成餡心。
(2)用大理石石板,抹上菜籽油。取麵團均分成80克重的小劑若干個,搓成圓條;再擀成扁圓形長條,抹上豬油,撒上火腿末;用手從一頭拉長卷緊成圓筒狀,再將兩頭搭攏,用掌心輕輕接扁,包入餡心,收口捏緊,用掌心輕輕地按一下製成生坯。
(3)平鍋上火,注入豬油,放入生坯,徐徐煎成金黃色即熟。
相關詞條
-
雲南麗江
麗江歷史文化遺存眾多。較著名的有麗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國寺、普濟寺、玉峰寺、指雲寺、興化寺、靈照寺及北嶽廟、白沙古建築群、三聖宮、龍泉寺……。從中可見中...
建置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麗江粑粑
位於祖國西南邊疆的麗江,居住著勤勞的納西族人民。納西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多種食品,其中尤以麗江粑粑聞名滇西一帶,素有“麗江粑粑鶴慶酒”之稱。
簡介 原料 食材 調料 製法 -
麗江火腿粑粑
麗江火腿粑粑是一款美味麵食,主要原料有麵粉等,這道麵食色澤金黃,多層相疊,外脆里嫩,噴香酥脆,甜中有鹹,非常爽口。
概述 原料 製法 -
雲南麗江[雲南省轄地級市]
麗江歷史文化遺存眾多。較著名的有麗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國寺、普濟寺、玉峰寺、指雲寺、興化寺、靈照寺及北嶽廟、白沙古建築群、三聖宮、龍泉寺……。從中可見中...
建置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麗江[雲南省轄地級市]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線部位,東經100.25,北緯26.86,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
建置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麗江[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里。 麗江古城內的...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建築布局 主要景點 歷史文化 -
麗江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線部位,東經100.25,北緯26.86,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
基本概述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
麗江自助游
麗江自助游是一項針對麗江古城而設計的自主旅行方式,自己設計旅遊路線,安排旅途中的一切,自由、主動、深刻、充滿艱辛和詩意,利用現代文明帶來的便捷,卻又不受...
麗江自助游因素 麗江風俗 攻略 麗江語言 麗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