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蕭寺圖軸

范寬一生畫了大量的雪景山水畫,這幅《雪山蕭寺圖》就是他雪景山水畫的代表作。 《雪山蕭寺圖》沒有范寬的題款,詩塘上有王鐸的題識,畫上鈐有清嘉慶諸璽。 范寬的畫,初學李成,後又師荊浩。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
北宋,范寬,明人畫,誤題。
范寬一生畫了大量的雪景山水畫,這幅《雪山蕭寺圖》就是他雪景山水畫的代表作。
《雪山蕭寺圖》描繪的是大雪初晴、銀裝肅穆的巍巍大山。畫中雪山簇擁,讓觀賞者感到似乎有一股寒氣迎面襲來。畫中的古寺掩映於雪山寒林之中,表現了一種寂靜和荒寒的氣氛。山腳下,溪出深壑,水若有聲。山嶺上,寒樹叢生,蒼勁堅挺。同時,為了烘托雪天的氣氛,畫者又以水墨染出陰沉的天空。
《雪山蕭寺圖》是典型的北派山水風格,峰巒渾厚,氣勢雄強,用筆老硬蒼鬱,得山之風骨。另外,《雪景寒林圖》、《雪麓早行圖》等也是范寬此類風格的代表作。
《雪山蕭寺圖》沒有范寬的題款,詩塘上有王鐸的題識,畫上鈐有清嘉慶諸璽。徐邦達在《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中認為此圖“可能真跡”。雖然對是否為范寬之作,現在仍存在不同意見,但大部分學者都認為這是一幅水平高超、具有范寬繪畫特色的山水畫作品。
范寬,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北宋山水畫家。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北宋前期,仁宗天聖(1023—1031)年間尚在。宋人將其與關仝、李成並列,譽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范寬的畫,初學李成,後又師荊浩。但以范寬的性情而言,其畫風必定會自出一格。據《聖朝名畫評》記載:“(范寬)居山林間,常危坐終日,縱目四顧,以求其趣,雖雪月之際,必徘徊凝覽,以發思慮。”《宣和畫譜》說其“風儀峭古,進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這樣的一個人怎么會墨守成規呢?於是,他在師李成、荊浩後不久,便感悟到:“與其師人,不若師諸造化。”從此,他捨棄舊習,卜居終南、太華,徘徊於岩隈山麓間,飽覽煙雲變化、風月陰霽,心與物化,一寄筆端。從其作品《溪山行旅圖》中可以看出,他落筆雄偉老硬,有一種“凜凜然”之氣,寫出了山的“真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