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黃耆(原變種)

雪地黃耆(原變種)

雪地黃耆(原變種),綱是屬於雙子葉植物綱,豆科,多年生草本,常密叢狀,被灰白色伏貼毛。莖斜上,稀匍匐,葉柄較葉軸短;托葉下部或達中部以上合生,分離部分三角形,小葉圓形或卵圓形,頂端鈍圓,兩面被灰白色伏貼毛。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雪地黃耆(原變種)AstragalusnivalisKar.etKir.var.nivalis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2(1)卷|| 豆科 LEGUMINOSAE|| 雪地組 Sect.HypsophilusBunge||雪地黃耆(原變種)AstragalusnivalisKar.etKir.var.nivalis

268a.雪地黃耆(原變種)圖版89:7-17 var.nivalis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常密叢狀,被灰白色伏貼毛。

斜上,稀匍匐,高8-25厘米。羽狀複葉有9-17片小葉,長2-5厘米;葉柄較葉軸短;托葉下部或達中部以上合生,分離部分三角形,長3-4毫米,被白毛,混生少量的黑毛;小葉圓形或卵圓形,長2-5毫米,頂端鈍圓,兩面被灰白色伏貼毛。總狀花序圓球形,生數花;總花梗與葉等長或長為葉的1-2倍,被白色毛,接近花序部分混生黑毛;苞片卵圓形,長2-3毫米,被白、黑色毛;花萼初期管狀,長8-11毫米,果期膨大成卵圓形,被伏貼或半開展的白毛和較少的黑毛,萼齒狹長三角形,先端鈍,長約1毫米,有黑色粗毛;花冠淡藍紫色;旗瓣長15-22毫米,瓣片長圓狀倒卵形,先端微凹,下部1/3處收狹成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瓣片長圓形,上部微開展,先端2裂,較瓣柄短,龍骨瓣較翼瓣短,瓣柄較瓣片長。莢果卵狀橢圓形,長5-6毫米,寬3.5毫米,薄革質,具短喙,有短柄,被開展的白毛和黑毛,假2室。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