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2031年,人類試圖阻止全球變暖的實驗失敗,極寒造成地球上絕大部分生命死亡。在冰河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所有人登上了一輛如同諾亞方舟的列車,列車依靠永動機繞著地球不停行駛。在這列車廂有著等級之分的列車上,飽受飢餓之苦、生活在惡劣環境的末節車廂的人們在革命領袖柯蒂斯的帶領下,為了生存一節車廂一節車廂的向前突進,掀起了一場向車頭進軍的“革命”。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柯蒂斯 | 克里斯·埃文斯 | 吳凌雲 | 革命領袖 |
南宮民秀 | 宋康昊 | 范哲琛 | 安保系統設計師 |
梅森 | 蒂爾達·斯文頓 | 馬曉驥 | 列車二把手 |
尤娜 | 高雅星 | 馬曉驥 | 在列車上出生的少女 |
吉列姆 | 約翰·赫特 | ---- | 列車上的先知 |
埃德加 | 傑米·貝爾 | 路知行 | 末節車廂的反抗者 |
威爾福德 | 艾德·哈里斯 | ---- | 列車獨裁者 |
安德魯 | 艾文·布萊納 | 崔曉東 | 末節車廂的無能父親 |
塔尼婭 |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 伍鳳春 | 末節車廂的熱血母親 |
格雷 | 盧克·帕斯夸尼洛 | ---- | 末節車廂的打架高手 |
克勞德 | 艾麗森·皮爾 | 張璐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朴贊郁Chan-wook Park、Robert Bernacchi、Dooho Choi、Tae-hun Lee、 David Minkowski 、Steven Nam、Tae-joon Park、Matthew Stillman、Tae-seong Jeong |
導演 | 奉俊昊Joon-ho Bong |
副導演(助理) | Jakub Dvorak 、 Robert Grayson 、Sallie Anne Hard |
編劇 | 奉俊昊Joon-ho Bong、 Benjamin Legrand 、Jacques Lob、Kelly Masterson |
攝影 | 洪慶彪Kyung-pyo Hong |
配樂 | 馬可·貝特拉米Marco Beltrami |
剪輯 | Steve M. Choe |
選角導演 | Jenny Jue、Johanna Ray |
藝術指導 | Ondrej Nekvasil |
美術設計 | Stefan Kovacik |
服裝設計 | Catherine George |
視覺特效 | Mark Breakspear 、維克托·穆勒Viktor Muller |
布景師 | Beata Brendtnerovà |
發行 | The Weinstein Company |
角色介紹
Curtis(克里斯·埃文斯 飾)
革命領袖
他是末節車廂起義的領導者,是位兼具霸氣與堅毅的英雄,他喊出了“我們不是列車奴隸”的口號。
南宮民秀(宋康昊 飾)
安保系統設計師
他是一名沉著幹練的“開鎖專家”,“我要打開緊閉的大門”是他的最大任務,雖然他衣衫襤褸,但他的眼神比任何人更充滿渴望。
Mason(蒂爾達·斯文頓 飾)
列車二把手
她是個乖張複雜的女性,身為列車上終極Boss的代言人,她的一襲皮草對應了末節車廂里人們殘破不堪的裹身布,更顯出她的冷漠與犀利,她日以繼夜地宣揚要效忠Wilford——列車上的獨裁者。
Edgar(傑米·貝爾 飾)
末節車廂的反抗者
“究竟要何時才能開戰呀?”正道出了這位少年鬥士的內心,他揣著熱血和鬥志,準備隨時開戰。
Tanya(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飾)
末節車廂的熱血母親
“我要奪回我被搶走的兒子”,這位絕望的母親雖已遭受了暴力,但還是手持武器,毫無怯意。
Andrew(艾文·布萊納 飾)
末節車廂的無能父親
“別碰我的孩子”,Andrew與大多數末節車廂的父親一樣失魂落魄,然而他卻決心要回自己的孩子。
Yona(高雅星 飾)
在列車上出生的少女
她被稱作“列車之女”,她在已經運行了17年並且還將繼續運轉下去的列車上長大,純潔的眼神透露出她對於列車外世界的好奇與嚮往。
Gilliam(約翰·赫特 飾)
列車上的先知
他是末節車廂的智者,但對馬上到來的起義和鬥爭,他顯得有些猶豫。
Wilford(艾德·哈里斯 飾)
列車獨裁者
這位終極Boss隱沒在黑暗中,他的側影透露著強大而神秘的威懾力,他強有力的灌輸給大家:“列車是永恆的”。
幕後花絮
維爾福德一角原本屬意達斯汀·霍夫曼,但很願意出演的達斯汀·霍夫曼因一些客觀原因未能成行。隨後該角色還考慮過克里夫托夫·沃肯和羅曼·波蘭斯基,最終落在了艾德·哈里斯身上。
蒂爾達·斯文頓零九年在釜山電影節和奉俊昊首次碰面,互為冬粉的二位後來再會坎城電影節並敲定一起拍片,於是便有了《雪國列車》的合作。片中曼森一角原為男性,後因蒂爾達的主動請纓改變為女性。
宋康昊角色名"南宮民秀"是奉俊昊導演為了讓外國人念起來吃力而選定的。高雅星角色名"尤娜"則出自聖經,《怪物》中宋康昊從怪物口中救出女兒正這個與聖經故事情節相似。
高雅星原本為電影的開頭和結尾錄製的旁白,但最終在剪輯的過程中被拿掉了。
北美發行方韋恩斯坦曾想大幅刪減影片,遭到製片方反對,雙方互不相讓令影片北美檔期遲遲未決。後經和解,導演將保留影片剪輯權,在不過度損傷影片長度的前提下,剪輯一個更適合北美市場的版本。
獲獎記錄
韓國電影青龍獎 |
|
大鐘獎 |
|
亞太電影節 |
|
評論家選擇獎 |
|
土星獎 |
|
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製作
幕後花絮
《雪國列車》是《漢江怪物》、《殺人回憶》導演奉俊昊執導的首部英文作品,而執導了好萊塢懸疑片《斯托克》的韓國名導朴贊郁則出任該片製片。
宋康昊在本片前與奉俊昊合作過《殺人回憶》、《漢江怪物》,還出演過朴贊郁的《我要復仇》和《蝙蝠》。
製片人朴贊郁在2010年10月釜山電影節透露,奉俊昊已經完成了影片劇本。影片於2012年4月16日在捷克正式開拍,7月14日殺青。
《雪國列車》是根據1986年在法國昂古萊姆國際漫畫節上獲得大獎的法國同名科幻漫畫改編拍攝,由韓國CJ E&M投資4000萬美元(約合2.7億人民幣)打造,是迄今韓國投資規模最大的影片。全片90%的場景在列車內拍攝,部分外景在捷克實地取景。
奉俊昊導演表示:“我這次是首次執導一部純英語的電影,而影片80%的演員都來自英語國家,投資達到了300-400億韓元,這讓我肩上負擔的壓力也很重,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一張白紙,我需要重頭學習。對於影片的拍攝方式,我還是傾向於採用傳統的拍攝方式。雖然也有運用到特殊技術的內容,但是《雪國列車》整體還是採用膠片方式拍攝,不考慮3D製作方案。雖然不知道《雪國列車》是否是我最後一部非3D電影,但是我這次還是要堅守在35mm的陣地上。”
2013年7月4日,《雪國列車》曝光三張全新劇照。除了主人公所處的列車尾箱內景外,影片情節和人物關係也可初見端倪。由好萊塢男星傑米·貝爾飾演的“反抗者”帶著末節車廂成員,紛紛手持武器怒目望向鏡頭,身後還站著奧克塔維亞·斯賓瑟飾演的末節車廂熱血母親,宋康昊飾演的鑰匙專家等,可以看出韓國女星高雅星也站在反抗者的佇列之中。而另一張劇照上則是戴著眼鏡氣質全變出演列車二把手的蒂爾達·斯文頓,她站在眾多身穿制服的列車員中表情複雜。兩組對抗勢力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一觸即發。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SnowPiercer |
Moho ,Films | |
Opus ,Pictures | |
Stillking,Films | |
韓國 , 希傑 ,娛樂株式會社 | |
發行公司 | The Weinstein Company LLC(2013) (theatrical) |
韓國希傑娛樂株式會社(2013)(all,media) | |
特技製作公司 | Method ,Studios(Vancouver) |
選角揭秘
2014年3月4日《雪國列車》曝光9張人物海報,眾星面容凝重,不同陣營之間的博弈一觸即發。此次《雪國類車》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實力派大牌明星,導演奉俊昊也揭秘了這些好萊塢明星們是如何被選中搭上這輛“末世列車”。
宋康昊高雅星《漢江怪物》後“父女”再度重逢
相信看過《漢江怪物》的觀眾們一定對宋康昊與高雅星這對“父女”組合記憶猶新,此次在《雪國列車》中,二人再次銀幕重逢,依然飾演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女。早在2010年劇本完成前,宋康昊與高雅星便已被奉俊昊導演“鎖定”出演《雪國列車》。
“美國隊長”與奉俊昊首次合作“一拍即合”
因為主演《美國隊長》而迅速躥紅的克里斯·埃文斯,當他與奉俊昊導演在洛杉磯見面的時候,就對《雪國列車》中反抗者首領柯蒂斯這一角色很感興趣,奉俊昊也覺得他就是飾演柯蒂斯的最佳人選。
“冰雪皇后”“情定”奉俊昊 合作夙願終達成
在《納尼亞傳奇》中飾演冰雪皇后的英國演員而蒂爾達·斯文頓的參演過程十分有趣。早在2009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她就找過奉俊昊導演,並明確表示:“看完《漢江怪物》之後,我就想跟你一起合作。”這件事也得到觀眾與媒體的持續關注。在後來的坎城電影節上兩人再次會晤,為隨後《雪國列車》的合作建立起信賴的基礎。這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也如願搭上了“雪國列車”。
影片評價
"雪國列車"試映獲媒體盛讚 寓意深刻視效極佳
由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漢江怪物》、《殺人的回憶》)、朴贊郁監製(《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的韓美法三國合拍科幻大片《雪國列車》舉辦了媒體試映會。試映活動結束後,大部分外媒均給出肯定評價,其中歐美媒體對影片特效及獨到風格予以盛讚,而韓國媒體則認為該片價值觀和故事性上依然帶有鮮明的奉俊昊烙印。
歐美評論方面,這部影片的獨到風格以及出色的視覺效果獲得的關注較多。著名的《綜藝》雜誌稱《雪國列車》是“一部野心勃勃、視效極佳、內涵豐富、非常令人滿意的未來史詩”,並且盛讚導演奉俊昊為“來自韓國的天才導演”。而以介紹優秀亞洲電影為主的Twitchfilm網站則認為“西方主流觀眾是否能接受這種黑暗殘忍的類型還未可知,不過奉俊昊已經以自己的方式擊敗了好萊塢。《雪國列車》講述了一個絕佳的末日科幻故事,是一次非常獨特和令人激動的觀影體驗。”
而在韓國本土,大部分媒體則趨向於結合奉俊昊整個電影生涯來綜合審視這部影片。韓國著名娛樂新聞網NEWSEN盛讚影片深度:“這是奉俊昊導演又一部兼具故事魅力和深度寓意的秀作,影片的驚異程度讓人再次對導演萌生敬意,像《雪國列車》一樣的影片短時間是不會再出現了。”除此之外,NEWSEN還將這部影片與奉俊昊以往的作品進行了比較:“故事框架充實穩固,且帶有豐富的戲劇衝突,這一點甚至比奉導的前作做的更好。特別是動作、美術、服裝、布景甚至聲音的處理都接近完美,對於冰河期列車外的冰凍雪原的展現也十分卓越。”另一家韓國著名娛樂網站TVDaily也盛讚本片“不單單是一部高水準的娛樂大片,同時還傳遞出深刻的主題”,並特別點評了本片的動作場面:“如同製片人朴贊郁作品《老男孩》中的一段‘榔頭突圍’經典長鏡頭一般,奉俊昊導演在《雪國列車》中創造了另一段極具‘奉氏風格’的斧頭決鬥場面,其慘烈程度相比前者有過之而不不及。”
與此同時,韓國媒體也注意到了《雪國列車》面對全球觀眾的目的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首爾經濟》就明確指出:“《雪國列車》承載了奉俊昊導演一貫鍾情的顛復性的價值觀,但卻丟掉了他最為吸引人幽默感,僅剩下些真摯寓意不免讓人有些乏味。這也許正是影片將在167個國家上映的全球化戰略使然。”
上映首日,《雪國列車》在韓國最大的入口網站NAVER的網友評分為7.53,較低於專家評分7.89。有不少網友為該片給出了10分的評價,並紛紛留言道:“奉俊昊通過《雪國列車》創造了一個新世界”,“影片飽含了刺痛人心的沉重、冷靜而透徹的隱喻,將奉俊昊風格一以貫之”。而也有不少網友對影片表現出些許遺憾“這部影片不具備典型的商業元素,看的並不開心”,“宋康昊、高雅星的戲份比想像的要少很多”,“影片的結尾過於模稜兩可”,“英語對白看的有些吃力”。
而韓國影評人、電影記者給出的評價相對普通觀眾則更側重於對影片深意的剖析“《雪國列車》是奉俊昊講述的最無情的一個故事”,“以夢幻的手法化解人類的醜惡,這便是奉俊昊導演的魔力”。總體來看,影片在韓國觀眾中的口碑不差,但較為沉重的基調,難以完全消化理解的中心命題多少會對飽受商業娛樂大片洗禮的韓國觀眾的觀影快感造成影響。
發行信息
票房紀錄 | |
最高首日票房紀錄 | 60萬觀影人次(後被電影《 鳴梁 》打破) |
累計票房 | |
總票房 | 935萬0194觀影人次 |
國家/地區 | 上映日期 | 備註 |
---|---|---|
中國 | 2014年3月17日 | |
中國台灣 | 2013年12月6日 | |
中國香港 | 2013年11月28日 | |
韓國 | 2013年8月1日 | |
法國 | 2013年9月7日 | 杜維爾美國電影節 |
法國 | 2013年10月30日 | |
泰國 | 2013年12月5日 | |
越南 | 2013年12月6日 | |
愛沙尼亞 | 2013年12月20日 | |
菲律賓 | 2014年1月29日 | |
阿聯 | 2014年1月30日 | |
德國 | 2014年2月7日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日本 | 2014年2月7日 | |
瑞典 | 2014年2月14日 | |
義大利 | 2014年2月27日 | |
比利時 | 2014年3月12日 | |
德國 | 2014年4月3日 | |
荷蘭 | 2014年4月3日 | |
希臘 | 2014年4月17日 | |
克羅埃西亞 | 2014年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