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一九四九

難忘一九四九

《難忘一九四九》是2009年10月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難忘一九四九》內容簡介:我說過這樣的話,而且不止一次:政協文史資料是最好看的書。這不,又來了一本。“好看”這個詞,我估計,很難翻譯,宛如,“好吃”,“好聽”,只能會意,不能愣譯直翻。政協文史資料方面的書,皆屬於“好看”一類的,這本《難忘一九四九》就是新的一例。

我在政協里,北京市的和全國的,活動過多年,而且,多半是在文史資料委員會裡,還編過文史資料方面的刊物和書籍,對這方面的業務比較熟,我知道文史資料的可貴和可愛,也知道它的精深和博大。我以為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業,不論是對當代人,還是對子孫後代,都是有大功德的。

作者簡介

蘇峰,女,漢族,1978年生於湖南。法學碩士。現供職於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曾參與編著《1978大記憶》、《北京記憶》、《北京改革開放簡史》、《中國共產黨北京市重要會議概要》等。

王靜,女,漢族,1968年生於北京。管理學學士、管理諮詢師。現供職於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從事管理諮詢和文化歷史研究。

圖書目錄

流年珍記

父親只說:“她是我孩子們的母親”

父親的1949年:再為和平奔走

和談失敗留在北平

母親一行有驚無險來到北平

從“年初一”做起

我的丈夫周嘉彬

嘉彬與蔣緯國

我的1949年:從蘭州到成都再到香港

兩次領父命毅然回國

保育會、遺族學校與宋美齡

孔令儀問我:“你還回去嗎?

常懷念老父老母拉著手泡海水

痛失至愛至親的1976年

散居在中美兩國的親人們

我喜歡古的東西

看似尋常最艱辛風風雨雨總關情

我的家庭:長在經商世家

畢生實踐“實業救國”的伯父孫越崎

從哈爾濱到天津(1931-1937)

如果共產黨都是這樣正直的人,中國一定有希望(1938-1945)

既不去美國,也不去台灣(1946-1949)

見證政協會議的成立與發展(1949-2003)

1949年前後的“福興”麵粉廠

回首當年話艱辛

得其所哉——我與自忠國小

椅子胡同4號

父親在家的日子

與父親的最後一面

到後方去

在西安與張家崗

差點闖了禍

又來重慶:家祭無忘告乃翁

和馮玉祥將軍一起離渝還都

初辦自忠國小

學校遷回故居

堡壘·據點·周轉站

成為中共與民革的交叉黨員

得其所哉

別無選擇的選擇

西北軍的隨軍家屬

特殊的國小和中學

在濟南:我印象中的父親

蔣介石槍殺父親母親帶著我們這幫孩子

一家子輾轉逃亡

馮玉祥幫我上了武漢大學

我為什麼選擇留下來

我參了軍

張學良送的房子

我的抗美援朝經歷

不僅對敵宣傳,還要優待俘虜

教師·右派·民革

我們這一家子

選擇

父母都是普通人

無憂的童年:十九姑、八奶奶和“半空兒”

國破、家貧,立志“工業救國”

日據時代度日如年

朦朧的覺醒,重慶還是延安?

幻想破滅:民心盡失的政權

17歲的選擇:在張家口入黨

母親成為我的地下交通員

做地下工作差點被捕

時代潮流:我們的理想是蘇聯

被抓“壯丁”,父親救我脫險

看到自己的軍隊,我的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我們的制勝法寶就是“民主”

真理在手,所向披靡

“兩頭兒真”

難忘一九四九

我的國小與國中

我認識的第一位共產黨員

童年的北平記憶

愛讀書·看電影·學唱歌

14歲入黨

終於勝利

60年後再次交匯與溝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