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醪糟

雞蛋醪糟

雞蛋醪糟是一道經典的漢族小吃,醪糟又稱酒釀,醪糟是四川方言叫法。主料是醪糟和雞蛋。醪糟雞蛋的成品甘醇微熏。天寒時來一碗,暖暖人心。

基本信息

食品來源

雞蛋醪糟雞蛋醪糟

醪糟是流行於晉南、太原一帶的民間風味小吃,解放初還被評為太原十大名吃。醪糟的確是最初之酒,古以黍、秫為料,蒸煮發酵,“一宿而成”,汁渣同飲,故名醪醴,後流變為醪糟。

食品歷史

《周禮》“酒正”之“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其中事酒為糟未澄清分離的酒,即醪糟酒,也稱“濁酒”。可見醪糟之飲,晉地春秋時已成風氣,且開始熱喝,《史記》載“(趙襄子)與代王飲,告廚人曰,即酒酣樂,進熱啜”。晉時并州刺史劉琨與代王猗盧喜飲米酒(即醪糟酒),結為兄弟,才有後來收復晉陽故事。
隋唐盛行以黏稻(糯米)制醪糟,漸成現在醪糟之形,因色白又稱白酒,李白有“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的詩句。又因酒出時泛泡如綠蟻,白居易乃賦“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絕唱。
五代末期,相傳趙匡胤棄文習武,東渡黃河來到絳州,無錢無糧飢餓難耐。店家看他氣宇不凡,做醪糟給他受用。趙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說:“糟湯而已”。後來趙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湯”,請店家赴京再制,並說“糟湯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後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傳,沿襲至今,江北多稱醪糟,而江南多稱江米酒。

食品作法

“江南江北米,煮蒸廚屋裡,麩曲添釀勁,佳泉助香奇”。有好米,有佳泉,必出名優醪糟,山西自古以並、絳兩州與洪洞為最。并州有晉祠,祠流難老泉;洪洞廣勝寺,寺流霍山泉;絳州龍興寺,寺流鼓堆泉。三泉曾育名產江米,也釀出了名吃醪糟,加上工藝講究,因此風味獨特,百世流傳。醪糟工藝,講究有三:一是“出米”,大火蒸、冷水沖、仔細搓,馬虎不得;二是“放曲”,曲量有夏少、冬多、春秋中,各不相同;三是“釀時”,天數亦夏二、冬四、春秋三,久則必敗。如此制出的醪糟,才有“香甜可口金銀羹,健胃消食福壽湯”之基礎。

過去吃醪糟,要用特製的紅泥小火爐,風葫蘆吹起火苗後,坐上紫銅炒瓢,舀一勺發好的醪糟米胚,注水燒滾,加點兒紅糖,“甩”進土雞蛋穗,眨眼間滿鍋飄起淡黃的“桂花”。舀一匙,入口甘醇微醺,回味酒香沁脾。來一碗,天熱時解渴消暑,天寒時暖透心身。在晉南洪洞一帶,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廟會,以喝此醪糟為美。而在太原,有歌謠民諺“太原府三件寶,頭腦醪糟豆腐腦”,還有“海子邊醪糟王,美酒不及醪糟強”之俗語流傳,見證太原喝醪糟之俗根深而流長,可體悟于光遠先生《酒啦集》所述情真意切。
雞蛋醪糟在太原的市井間蹤影漸稀,偶有一嘗,便情思滿懷,猶聞一曲鏗鏘澎湃後明快淡雅的晉樂音符,猶讀一段風雲激盪後耕牧鄉野的晉史詩篇,在鼻翼間飄來的一縷歷久彌新的馨香中,期盼一切美好的復甦。

相關評價

九旬高齡的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念念不忘太原的雞蛋醪糟,在他的《酒啦集》中說:“經常吃這種‘酒’,是抗戰初期住在太原典膳所二號的時候。那時每天早晨都在胡同中從挑著擔子的人那裡買一碗醪糟雞蛋,真是既好吃又營養。天天吃這種早餐一個多月沒有變,一點不厭,反而越吃越想吃。從太原到武漢後改吃豆皮,也覺得很不錯,不過並沒有忘記太原的醪糟。後來有點知識,懂得醪糟是最古老的一種酒。原來就是古字里的那個‘醴’,是那種‘少曲多米,一宿而成’的江米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