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雜詩四首》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姓名】張說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雜詩四首
【其一】
抱薰心常焦,舉旆心常搖。
天長地自久,歡樂能幾朝。
君看西陵樹,歌舞為誰嬌。
![](/img/5/a7a/nBnauM3X1UDNwMTMzUzN0czM0MTMwIDMzMDMwADMwAjMxAzL1c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山閒苦積雨,木落悲時遽。
賞心凡幾人,良辰在何處。
觸石滿堂侈,灑我終夕慮。
客鳥懷主人,銜花未能去。
剖珠貴分明,琢玉思堅貞。
要君意如此,終始莫相輕。
【其三】
問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軒。
自言心遠俗,未始跡辭喧。
過蒙良時幸,側息吏途煩。
簪纓非宿好,文史棄前言。
夕臥北窗下,夢歸南山園。
白雲慚幽谷,清風愧泉源。
十年茲賞廢,佳期今復存。
掛冠謝朝侶,星駕別君門。
【其四】
默念群疑起,玄通百慮清。
初心滅陽艷,復見湛虛明。
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後生。
應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作者簡介
張說
(667—730)初盛唐之際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人。公元689年(永昌元年),舉賢良方正,授太子校書郎。因不肯依附張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欽州。唐中宗復位,召回,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公元711年(景雲二年)任宰相,監修國史。玄宗時封燕國公,任中書令。因與姚崇不和,貶為相州刺史,再貶岳州刺史。公元721年(開元九年),復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軍節度大使,官至右丞相兼中書令。張說掌文學之任共三十年。文筆雄健,才思敏捷,朝廷重要文誥,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尤其擅長於碑文、墓誌的寫作,其詩除應制奉和之作外,有不少佳作傳世。有《張燕公集》《燕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