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 雜色裸頰鯛
命名者Valenciennes,1830
中文別名雜色龍占
俗名 龍尖
科中文名龍占魚科
科號科名F377 Lethrinidae
模式種產地Massawa,Eritrea,RedSea;Suez
食用魚類 是
觀賞魚類 否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最大體長20cm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1-150公尺
同種異名
Lethrinellavariegata,Lethrinellavariegatus,Lethrinuslatifrons,Lethrinusminiatus,Lethrinussemicinctus,Lethrinusvariagatus
參考文獻
台灣魚類志(沈等,1993);TheLiveMarineResourcesoftheWesternCentralPacific,Vol.5(FAO,2001)Myers,RF1994
典藏標本
ASIZP0057657.FRIP00583.
英文名
Slenderemperor;Scavenger;variegatedemperor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延長而呈長橢圓形。吻長而尖,吻上緣與上頜間的角度為50°-65°。眼間隔微凸或平坦。眼大,位於近於頭背側。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後方側齒呈犬齒狀;上頜骨上緣平滑或稍呈鋸齒狀。頰部無鱗;胸鰭基部內側不具鱗;側線鱗數45-47;側線上鱗列數4.5;側線下鱗列數13-14。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9,第IV棘最長;臀鰭硬棘III,軟條8,第1軟條通常最長,但等於或短於軟條部之基底長;胸鰭軟條13;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尖型。體灰色至褐色,體腹面銀白,體側散布許多不規則斑駁;眼下通常有二條暗帶,一條延伸至口角,一條延伸至前鰓蓋下枝;另有一暗帶位於眼間隔。各鰭淡色或透明。以前所記載之長身龍占(Lethrinussemicinctus)為本種之誤鑒。
特點
背鰭Ⅹ-9;臀鰭Ⅲ-8;胸鰭12;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47。鰓耙4—5+5—6。標本體長155—230mm。體長為體高3.2—3.5倍,為頭長2.8—3.1倍。頭長為吻長2.1—2.3倍,為眼徑3.4—3.6倍。體長橢圓形,側扁。頭長大於體高。吻錐形。眼大,側上位。口中大,唇厚。體被櫛鱗。側線完全,與背緣並行。背鰭中部鰭棘與側線間有鱗4—41/2行。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連續,無明顯凹刻。尾鰭叉形。生活時體綠褐色,腹部銀灰色,頭部褐色;背鰭、臀鰭、胸鰭淺紅色,背鰭鰭膜邊緣紅色;胸鰭灰色;尾鰭淺紅,具幾條垂直細條紋。為西沙群島常見種類,美味食用魚。分布於中國南海諸島;非洲東岸至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群島海域。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軟深的岩礁區或珊瑚礁外緣砂泥地,幼魚一般活動於沿岸,主要分布的深度在1-150公尺。肉食性,以礁區的小魚或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非、紅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台灣分布於東沙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全年都可以捕撈到。
釣魚需知
魚種類別裸頰鯛科習性雜色裸頰鯛屬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岩礁及珊瑚叢中,主要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見於南海。
體重體長一般為15-25cm,重為300-500g。
釣場岩礁海域、珊瑚礁海區、岩礁海岸、碼頭防波樁附近。
釣法船釣底釣法、遠投竿遠拋底釣法、輕磯竿底釣法、延繩底釣法。
餌料小活蝦、小螃蟹、蝦肉、貝類肉、牛肉。
釣期1-12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科:裸頰鯛科Lethrinidae
屬:裸頰鯛屬Lethrinus
種:雜色裸頰鯛L.variegatus
二名法
Lethrinusvariegatus
(CuvieretValenciennes,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