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韻詩

雙韻詩

雙韻詩:一詩有兩個韻,均可停讀。包括“雙送韻”、“並韻體”。間韻詩和交鎖韻詩等都屬雙韻詩,律詩中,奇句多以仄聲煞尾,偶句多以平聲煞尾,故雙用韻體中,奇句壓仄聲韻,偶句壓平聲韻;轉韻的雙韻,又叫並韻體。

概述

1、間韻詩:又叫平仄兩韻詩、平仄通韻詩,一首詩間隔著押兩個韻,單句押仄韻,雙句押平韻,韻母都相同,即"aAaA"韻。

2、交鎖韻詩:又叫“交韻體”,與間韻詩近似,也是平仄兩韻,但間韻詩是平仄通韻,交鎖韻則平仄異韻,即“abab”韻。

3、並韻體詩:轉韻的雙韻,前幾句和後幾句的韻不同,這屬於轉韻即 “aabb”、“aabbaabb”等,或"aaaabbbb"等。

4、進退格:亦作“ 進退韻 ”,雙韻往復轉韻“aabbaabb”。律詩押韻時用不同韻部的字,一進(用甲韻)一退(用乙韻),又一進(用甲韻)又一退(用乙韻),這種輪流換用前後不同韻部字的押韻格式,稱為“進退格”。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轆轤韻者,雙出雙入。有進退韻者,一進一退。” 郭紹虞 校釋:“若律詩先二韻甲,次二韻乙,為轆轤格。兩韻間押,為進退格。”《詩人玉屑·詩體下·進退格》引 宋 黃朝英 《緗素雜記》:“ 鄭谷 與僧 齊己 、 黃損 等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格:一曰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葫蘆韻者,先二後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韻者,一進一退,失此則謬矣。”

名篇舉例

雙用韻詩

如蔡寬夫《詩話》引唐代章碣詩:

東南路盡吳江畔[仄],正是窮愁暮雨天[平]。

鷗鷺不嫌斜雨案[仄],波濤欺得送風船[平]。

偶逢島寺停帆看[仄],深羨漁翁下釣眠[平]。

今古若論英達算[仄],鴟夷高興固無邊[平]。

偶句“天”、“船”、“眠”、“邊”為平聲一先韻,奇句“畔”、“岸”、“看”、“算”為去聲十五翰韻,這是一首奇偶異韻的雙韻詩。

交鎖韻詩

交鎖韻詩最早見於《詩經·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不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再如韓元吉《交韻趙文鼎雨中》:

老病幽棲不厭閒,未須訊息夢長安。

一春意淡連牆竹,終日清香小檻蘭。

紅蕊便驚風裡盡,青林猶愜雨中看。

故人詩卷從頭讀,似酌芳樽為解顏。

再如 宋庠《和通判刁博士屬疾交韻》:

退食仍移疾,消煩尚偃床。

玉姿經毀潤,松色貫寒芳。

潄液仙池滿,觀心慧炬光。.

清魂同鶴警,妙數喜龜長。

且答毗城問,休回楚客腸。

定知靈氣復,新句有風霜。

進退格

如李賀《貴主征行樂》:

奚騎黃銅連鎖甲,羅旗香乾金畫葉。

中軍留醉河陽城,嬌嘶紫燕踏花行。

春營騎將如紅玉,走馬捎鞭上空綠。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帳未開分錦衣。

李賀詩首句“甲”屬入聲十七洽,“葉”屬入聲十六葉,由於“甲”韻是押在首句,所以可以與“葉”通押,此為一進;第二聯“城”、“行”屬下平八庚,此為一退;第三聯“玉”、“綠”屬入聲二沃,此為再一進;結聯“咿”、“衣”屬上平五微,此為再一退。

又如李賀《江南弄》: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巘紅嵯峨。

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貼寒玉

4、近人雙韻詩:朱自清則認為此體是章氏不成功的試驗,因為後人並無模仿此體的詩作。朱先生所論就古詩而言也許不錯,但對現代詩而言卻不盡然。如王力《漢語詩律學》所舉徐志摩的《他怕說出》所用韻字依次為“骾、喉、蜢、筱”、卞之琳《水分》韻字依次為“人、口、雲、後”等都是雙韻交替使用。馮至的《給秋心》則是:

我如今知道死和少年人,並沒有什麼密切關連。

在冬天我們不必區分,晝夜,晝夜都是一般疏淡。

反而是那些黑朱唇,時時潛伏著死的預感,

你像是一個燦爛的春,沈在夜裡寧靜而陰暗。

此詩正好八句,奇序句和偶序句也是分別押平、仄韻。因此若將詩中的自由句式調整隱括為整齊七言,則完全可與章碣的雙韻詩相提並論。因此從徐志摩、卞之琳、馮至等人的白話詩看來,雙韻的技巧雖然在古詩中應者寥寥,但在新詩中卻頗有遺響。尤其是馮至的《給秋心》,更可以看出雙韻的技巧對詩歌發展決非毫無意義

外國雙韻詩

英雄雙韻體

英雄雙韻體(heroic couplets):是一種英國詩歌形式。每行五個音步(pentameter),每個音步有兩個音節,採用輕音+重音的抑揚格(iambus)的格律形式,詩尾的押韻方式為aabb型。英語詩歌多數是以五音步抑揚格(iambic pentameter)的詩體形式寫成。

英雄雙韻體是一種英國古典詩體,由十音節雙韻詩體演化而來,每行五個音步,每個音步有兩個音節,第一個是輕音,第二個是重音。句式均衡、整齊、準確、簡潔、考究。

英雄雙韻體由第一位桂冠詩人約翰 德萊頓首創並命名,並領導了英國17-18世紀的詩風。有很多相關資料認為,最早廣泛使用英雄雙韻體的作家是喬叟,因此英雄雙韻體是喬叟創造的,這一回答並不全面,且有失偏頗。英雄雙韻體不是簡單的韻律概念,還是個風格與格式概念。喬叟確實寫過雙行體,卻從來沒有寫過英雄雙行體的詩。當時流行十音步雙行體decasyllbic couplet,在喬叟的詩中,經常能看到這種雙句押尾韻的形式,但這還不是英雄雙行體,只是十音步雙行體的句子而已。

(1)鼻祖: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

雙韻體最初是英國詩歌之父喬叟在他的 Legend of Good Women(《賢婦傳說》)一詩中使用的,但注意,喬叟時期的雙行體並不能嚴格地稱為英雄雙韻體,因為當時流行的是十音步雙行體(decasyllabic couplet),喬叟只是在詩中採用雙句押尾韻的形式:

A thóusand tímes háve I hérd men télle

That thér is jóye in héven, and péyne in hélle…

(2)集大成者:約翰·德萊頓 John Dryden亞歷山大·蒲柏 Alexander Pope

英國古典主義時期著名批評家和戲劇家、有“桂冠詩人”(The Poet Laureate)美譽的約翰·德萊頓是第一個創作這種體裁詩作的作家,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亞歷山大·蒲柏的詩歌也多用英雄雙韻體,這種詩歌形式使得他的詞句工整精練,很多都成為哲理格言。在翻譯英雄雙韻體詩歌時,也要注意句尾押韻問題:

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nk deep, or taste not the Pierian Spring.

There shallow draughts intoxicate the brain,

And drinking largely sobers us again.

(From An Essay on Criticism by Alexander Pope)

學識淺薄是一件危險的事,

潘利安靈泉要豪喝,否則勿嗜;

淺淺喝幾口會使大腦不清,

大量暢飲反會使我們清醒。

(節譯自亞歷山大·蒲柏《論批評》)

阿拉伯雙韻體詩

阿拉伯雙韻體詩特別是抒情詩,具有特殊的魔力,引起了本地基督徒的讚美,成為同化他們的有利因素。民歌體、雙韻體發展成的村歌體,作為一種詩歌體裁,還被廣泛地套用到基督教的讚美詩中。

現代黎巴嫩的民間詩人qawwālūn(能言者),他們能出口成章地創作民歌,他們的有些創作仍然被叫做民歌體和雙韻體。

如:小詩 ياايها الملك الذى عمّ الورى

ما فى الكريم له نطيرينظر

لو كان مثلك آخرك فى عصرنا

ما كان فى الدنيا فقير معسر

濟世拯民的國王, 無人比你更慷慨.

當代若有人如你, 世上就無窮與困.

這兩句詩也可以各刪去兩個音步(التفعيل),讀成:

ياايها الملك الذى . ما فى الكرام له نظير .

او كان مثله آخر . ما كان فى الدنيا فقير

偉偉一國王,慷慨無人比.

若有人如你,世上無窮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