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專家考察,雙面繡在宋代便已出現,但大多數用於日用品,如經帙,手帕等。即使是在近代四大名繡(湘 繡、蘇繡、粵繡、蜀繡),史上也難以欣賞到雙面繡的藝術品。
在四大名繡之一的湘繡中,無論平繡、織繡、網繡、結繡、打子繡、剪絨繡、立體繡、雙面繡、亂針繡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內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 從1958年長沙楚墓中出土的繡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就已有一定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為挽救、繼承、發展刺繡技藝採取了積極的保護措施,並相繼成功研發出雙面三異繡,雙面異色繡等。把中國畫的許多優良傳統移植到繡品上,巧妙地將我國傳統的繪畫、刺繡、詩詞、書法、金石各種藝術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了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繡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畫物象外形內質的特點,繡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在中國傳統手工藝中,中國四大名繡歷史悠久,比如蘇繡,建於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蘇繡實物。據有關史料記載,自宋代以後,蘇州刺繡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農村“家家養蠶,戶戶刺繡”,城內還出現了繡線巷、滾繡坊、錦繡坊、繡花弄等坊巷,可見蘇州刺繡之興盛。當時不僅有以刺繡為生的,而且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所謂“民間繡”、“閨閣繡”、“宮廷繡”的名稱也由此而來。清代蘇繡更是盛況空前,蘇州被稱為“繡市”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套用之廣,莫不超過前朝,山水、亭台、花鳥、人物,無所不能,無所不工。加上宮廷的大量需要,豪華富麗的繡品層出不窮。蘇繡後來吸收上海“顧繡”以及西洋畫的特點,創造出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
種類劃分
雙面繡按它的框架分類分為:外方內圓結構的、台屏結構的、圓型結構的和蛋型結構的。
按它的的尺寸分為:直徑為30圓的、直徑為20圓的、尺寸相乘的和方形的。
按它的框架成分分為:紫檀木框架的、雞翅木、花梨木框架的和白木框架的。
歷史發展
刺繡傳統針法之一。變體繡的一種。亦名“兩面光”。雙面繡在我國北宋時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解放後經蘇州刺繡藝人的鑽研改進,得到很大發展。現蘇州的雙面繡產品,多作為國家的禮展品,得到中外人士的高度讚揚。現湘繡、廣繡等亦有雙面繡生產。
刺繡要點
一、繡時將線尾剪齊,從上刺下,再在離針二三絲處起針,將線抽剩少許線尾,下針時將線尾壓住,連線幾次短針,將線尾藏沒,使正反兩面都不露線頭。
二、繡時把針垂直,不刺破反面的繡線。
三、掌握住排針:按次序非常均勻地排列針腳,不能疏密不當,才可使兩面相等。
四、藏頭,是將線尾隱藏在最後的針腳中,不能露出線頭。
工藝特點
雙面繡是在一塊底料上,一針同時繡出正反色彩一樣的圖案的一種繡法。它和單面繡不同:單面的繡法只求正面的工致,反面的針腳線路如何則可以不管;而兩面繡則要求正反兩面一樣整齊勻密。
雙面三異繡是在雙面異色的基礎上發明而成的,同時又是對雙面異色繡的發展。其特點是:繡品正反兩面異樣、異針、異色。即正反兩面對應部點陣圖樣不同,針法不同,色彩不同。它能使觀賞者能在一幅繡品上欣賞到不同圖案、不同針法、不同色彩的刺繡藝術形象。這種繡品,在蘇繡和中國刺繡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蘇繡講究花線的粗細,一根花線的1/2粗稱;一絨,1/12粗稱;一絲。劈絲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干份。注重合理用線和絲理的變化。還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及題材,不但靈活綜合運針,而且花線劈絲粗細合度,從而充分表現物體形象的質感。如繡金魚魚尾,用線要細,排針要虛,才能表現輕薄、透明感。繡魚身線條就要略粗,排針密,才能表現渾厚感。又如繡石頭、老樹梗等,線粗,排針不必過於均勻。再比如繡貓,根據對象毛絲變化規律掌握絲理,繡出來的貓毛茸茸地形萬言書逼真生動。蘇繡藝人善於總結經驗獨闢蹊徑,繼發繡、雙面繡之後,又相繼成功地創造雙面異色繡、雙面異色異樣繡等新作。蘇繡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就純欣賞的美術繡品來說,是以針代筆,積絲累線而成。技法、針法的特點也就是和色無跡、均勻熨貼、絲樓分明、毛片輕盈鬆快四名話。可以說蘇繡技藝是在繡制反映時代風貌的新作品中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提高的。
蘇繡工藝是以繡針引彩線,按事先設計的花紋和色彩,在絲綢、棉布等面料上刺綴運針,通過繡跡構成花樣、圖案、文字以取得藝術效果。心靈手巧的蘇州繡娘們,以針代筆,積絲累線,通過一針一線,花上數天或數年的時間,繡出形神兼備,配色秀雅,色澤文靜,針法靈活的作品。這些蘇繡用品不僅繡工精細,而且圖案花紋中含有喜慶、吉祥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藝術地位
在中國蘇繡藝術中,雙面繡是它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集中體現了蘇繡的技藝水平。 如今的雙面繡已發展為雙面異色、異形、異針的“三異繡”,把雙異繡技術發展到神奇莫測的境界。繡制“雙面異色繡”和“雙面三異繡”,技藝的難度就更高了,除了雙面繡的一般要求外,還要照顧到雙面針腳、絲縷,做到兩面色彩互不影響,針跡點滴不露,使兩面異色分明,天衣無縫。吳縣蘇繡藝人製作有酷似雕塑的雙面異色的立體繡,其代表作《雲龍騰飛》,用含金和銀的金線、銀線與真絲花線,一面繡成騰飛的金龍,另一面則為銀龍。蒸騰的雲霞,閃閃的群星,火紅的寶珠,都突兀在繡面上。既是繡品,又似雕塑,雙面繡高超絕倫的技藝,令人讚嘆不已。
象徵意義
雙面繡是蘇州最鮮活的象徵,細密的針腳、完美的構圖,溫婉動人的蘇州呈現的是粉牆黛瓦之外的絢麗五色。更重要的是,精緻靈巧的蘇州人巧穿時空用活脫脫的雙面繡展現出蘇州的前世今生,一面是傳統,一面是現代,或者,一面是經濟,一面是文化。而如同雙面繡的風景幽隱,小巷園林和崑曲評彈的風雅之地,現代蘇州凝聚著做大文化產業,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的厚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