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腎衰竭

簡介

“雙腎衰竭”即為“腎衰竭”。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

治療重點

1.治療造成腎衰竭的原因,如血液供應不足或有失血情況時,就會給予患者補充失去的體液及水分;若是有感染時則針對感染做進一步的治療。

2.因腎臟已失去功能,所以醫師會暫時利用透析治療的方式(即俗稱的洗腎),協助排除體內毒素及廢物;急性腎衰竭患者若未獲得適當的治療或無法控制,讓疾病由急性演變成慢性腎衰竭時,就可能因尿毒症而必須終生洗腎。(有關洗腎資料,請參閱尿毒症篇)

3.飲食控制,對腎衰竭的患者而言,因腎功能受到破壞,食物在吃進體內後,所產生的毒素及廢物,無法正常的排出體外,因此在飲食上就必需特別注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a.限制蛋白質:未洗腎的患者,因腎臟無法將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廢物排出,使腎衰竭的狀況更加嚴重,因此,會建議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但是若有洗腎時,則須注意,在洗腎時會造成體內蛋白質的流失,所以必須配合營養師的建議,以維持身體所需。

b.限制鈉的攝取:因鹽分含有較高的鈉含量,在腎衰竭患者體內若有過多的鈉,會引起體內水分的滯留,進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及加重腎衰竭的情況。但切勿使用低鈉鹽,因低鈉鹽含高量鉀離子。

c.限制鉀的攝取:體內鉀的堆積會造成肌肉無力,嚴重者更會引起心率不整進而造成心臟衰竭的產生。

d.限制磷的攝取:因體內過高的磷會造成鈣質的流失,因此醫生會利用藥物來協助控制血液中的磷含量,防止骨質疏鬆的產生。

e.水分的攝取:若攝取過多的水分,腎臟無法將其排除時,就會發生水腫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醫生會視個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時排除的水量,來決定水分攝取量的多寡,一般會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4.腎移植:有些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長期做透析治療時,在患者本身條件適合時,腎臟移植(換腎)可以為患者帶來較佳的生活品質;但換腎是個大工程,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已相當好,仍需做很多事前的評估,才能提高換腎成功的機率。

如果腎臟的損害尚處在早期階段,那么可以靠藥物和飲食得到控制,然而末期腎衰竭卻沒有康復的希望。對於慢性腎衰竭,只有兩種途徑可以治療,洗腎治療或者腎臟移植。腎臟移植是指通過手術,將器官捐獻者的腎臟移植到接受移植的病人體內的過程。腎臟的可能來源:家人、配偶、密友或者腦死亡並且生前簽字同意捐獻器官的人。當然,最匹配的腎臟通常來自接受移植者的兄弟姊妹,因為他們的基因配合的可能性最大。

腎臟移植是目前治療腎臟衰竭最好的方法,因為移植到病人體內的腎幾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腎臟的功能,讓病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不幸的是,並不是每位腎衰竭病人都有機會接受腎移植。這是因為可能沒有適合的腎臟或是願意捐獻腎臟的親戚,再或是因為腦死亡後的器官捐獻者的數目遠遠低於需求者的數量。病人要等到一個合適的腎臟進行腎移植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捐獻者的腎臟必須同病人的身體相匹配。這時,病人必須進行定期的洗腎治療以維持生命,直到可以通過移植手術獲得新的腎臟。洗腎是指通過過濾,有選擇地排除血液中的某些物質。也就是說,通過人工途徑將病人在腎衰竭後體內堆積的有毒廢物,水和鹽分排除掉,使病人的身體狀況恢復到健康狀態。目前採用的洗腎形式有兩種: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種特殊的機器代替腎臟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體的腹膜充當過濾器,排除體內毒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