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聖碑
雙聖碑:共有石碑兩塊(孔子誕生碑和孟子誕生碑),立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
由民國時期鄒縣(鄒城原名鄒縣)教育會會長張丕矩籌辦樹碑。兩碑尺寸相同,碑高三米三、寬一米一,碑上正書大字“孔子誕生聖地”、“孟子誕生聖地”,立碑時間“孔子誕生二千四百七十五年甲子”
雙聖碑來歷
雙聖碑原立於鄒縣火車站,面西並列,文革期間曾被原地推倒;至使孔子誕生碑的“誕”字中間稍有殘缺。後經鄒城市文管部門妥善管理,現保存完整。一九八七年三月四日,新火車站建成,將碑移於火車站廣場,面南並列。
碑文原是請中國孔教會總會長、書法家康有為書寫的。康有為曾來鄒縣拜謁孟廟,張丕矩當時在勸學所(相當於現今的教育局)任職,主持鄒縣孔教會,陪康有為遊覽、介紹鄒縣名勝古蹟,提出準備樹立孔孟誕生碑之事,並請求康有為書寫碑文。康有為立即表示贊同,俟後即郵來親筆題字。立碑時由於碑身高大,而康有為字型瘦小,與碑身不相稱,於是又商定邀請兗州的書法家王景禧書寫。
孔子誕生碑立於鄒城的原因
孔子生在鄒縣地界,既見於歷代所修志書,也有歷史文獻記載。
《史記-孔子世家》載“禱於尼丘得孔子”。相傳尼山宋家山頭北為孔子誕生地。尼山有孔子廟、夫子洞、觀川亭。尼山位於鄒縣縣城東北五十三華里,宋家山頭現仍屬鄒城田黃鄉管轄。
又據《史記》載:“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昌平鄉即現在尼山、昌平山之間魯原附近。昌平山稍東南有村莊名叫長莝,即古代的陬邑,並且是古邾國始封之地。《水經注》有“故邾婁之國曹姓也,叔梁紇之邑也”的記載。《太平寰宇記》稱古邾城即鄒城,是叔梁紇所治之邑。《紀要》謂《太平寰宇記》之古邾城莝城。《續山東考古錄》謂邾婁合讀即鄒莝。
鄒縣舊志謂今之魯原村即漢之昌平鄉,昌平山南有長莎村。1934年王獻唐所著《三邾疆邑圖考》載:“古陬邑固在鄒縣昌平附近,即今之昌平鄉”。其地兩面界魯。《左傳》載“魯伐邾,取訾婁”,訾婁即孔子所生之陬邑。陬鄒同音,故名縣以鄒,本從陬起,鄒山之義,原出邾婁,邾婁即鄒,鄒即陬。主。謂古人音讀有急聲、慢聲。急聲為訾婁、邾婁,慢聲為邾、婁、鄒。《論語》作鄹,《左傳》作郰,《孟子》作鄒,《史記》作陬,皆是同音通用。
若以鄒縣歷史區劃為依據,《左傳》魯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魯伐邾,取訾婁”。此地歸魯後,封孔子父叔梁紇為食邑,稱陬邑。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生孔子,地已歸魯,故孔子為魯人。《括地誌》、《輿地誌》、《太平寰宇記》諸書,皆謂漢朝鄒縣故城在昌平鄉,則長莝在漢代又屬鄒縣。《魏書-地形志》稱鄒縣有叔梁紇城。元代至順元年(公元1328年),尼山書院碑文記載尼山屬滕州鄒縣。明清兩代鄒縣舊志,從順天至宣統,長莝屬田黃社,昌平山一帶屬魯原社,民國時期屬鄒縣昌平區,或四區,或昌平鄉,或田黃鎮。抗日戰爭時期,長莝曾一度是鄒縣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一九四三年樹立的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碑文中有“長莝突圍”字句。一九六零年,尼山水庫建成後,將水庫西部的魯原、黃土等七個自然村劃歸曲阜縣;一九六八年十月將田黃公社長莝等十個大隊劃歸曲阜縣。至於息陬村明清時屬鄒縣夏侯社;民國時期屬鄒縣第三區,或昌平鄉,一九四九年解放後劃歸曲阜,同時也將孟子誕生地鳧村劃歸曲阜管轄。所以當時(1924年)把孔孟誕生碑樹在鄒縣是理所當然的。